摘要:如果有人在游泳的水域中发生吃水,溺水现象,岸边的人一定要及时救援,将溺水者迅速拉回岸边。一到暑假,很多市民朋友都会带着家人、孩子去游泳,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提醒大家,一定要去安全的水域游玩。

一到暑假,很多市民朋友都会带着家人、孩子去游泳,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提醒大家,一定要去安全的水域游玩。

但是一到暑假,溺水事件就频频发生:

案例一:

广州的男孩小彭今年15岁,前几天他和同学约在小区的泳池游泳,却意外溺水身亡。小彭的父亲赶到现场时,孩子已经没有了呼吸。

小彭的同学说,岸上的救生员说当时不让潜水,我就踢了下他,结果他没有反应。

最后我叫了他,他却没有意识了,心肺复苏也没有救醒。由于涉事区域是监控盲区,无法弄清小彭的溺水原因。

案例二:

7月11号,辽宁台安6名学生期末考试后河中戏水不幸全部溺水身亡。

暑期游泳安全到底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了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

全民健身中心的游泳救生员山红表示,如果去野外游泳,必须要会两种泳姿,可以连续游30分钟,游一千米以上才可以。

如果在外面游泳发生危险,第一不要惊慌,因为你要是挣扎,会对你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发生了事故,可以把自己的脸和鼻子露出水面来,这样别人发现你不正常就可能去救你。

救生员提醒,如果选择户外公开水域去游泳,一定要量力而行。在公开的水域里游泳,像修一个拦河坝把水蓄起来的这种水库,地形非常复杂,会有石头或者各种石头的缝隙,还有水草树枝非常的危险,建议咱们还是不要去那种地方游泳,如果要游泳还是要去正规的游泳场所。

如果有人在游泳的水域中发生吃水,溺水现象,岸边的人一定要及时救援,将溺水者迅速拉回岸边。

“第一种就是可以用竹竿把他拉到岸边来,随手的杆子、树枝、衣服也好,快速地递给他 把他拉过来,这样就能保证他的安全了。”

“如果有人发生危险,需要下水救援,一定要从背后把他推到岸上,不要想着拉着他,因为你要是拉着他,有可能会造成你俩一起沉下去。”

而在游泳过程中,发现一个人突然之间没有了意识,没有了呼吸和脉搏,就要对溺水者及时施救,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先判断溺水者是否有意识,问他是否可以说话,然后要清理他口腔中的异物,打开他的呼吸道。如果说他没有呼吸了,要检测一下他的脉搏,颈部下一寸处,然后进行胸脉按压。左手从胸骨正中位置,身体垂直用腰背发力,然后每分钟100到120下 连续不停的按压,一直等到120救援人到来,等到他心脏跳起来,在对溺水者进行控水。

正值暑期,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在游泳馆内学习游泳,而防溺水的知识孩子要懂得,家长更要有一定的了解。

游泳馆都有浅水区、深水区。浅水是1米2,深水是1米8,会游泳的来了以后也要先分清区域,热身然后适应好水温以后从浅水区下水,再游到深水区,儿童的话要带着浮漂、泳圈,一定要让儿童在浅水区域活动,不能去深水区。

再者游泳者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自己疲劳、饮酒、或者太饿太饱这个时候都不适合下水,有些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市民有症状后抓紧就医。

在选择游泳的区域上,救生员建议大家一定要选择安全的水域,室内安全设施齐全还有救生员和相关的救援设施,所以是最佳的游泳场地。

如果不幸溺水,那么谁来负责?记者也咨询了法律工作者。室外的话,应该是子女监护人的责任多一些,如果在游泳馆内,出现了问题相关的负责人和孩子监护人都有相应的民事承担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