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仁術也。仁人君子,必篤於情。作爲第二臨牀醫學院的一員,用真情服務社會、回報社會早已是每一位同學心中的準繩。近日,第二臨牀醫學院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用實際行動溫暖着每一個人。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

9月20號下午,學生們與一羣“星星”相遇了。這些“星星”,便是人們常常扼腕的自閉症、腦癱、唐氏綜合症……的孩子們。可是,也許你還不曾見過那種純粹的笑容,彷彿逆風而行,向陽而生。

在第二臨牀醫學院團委與學生科老師的支持下,15級臨牀11班團支部相約某兒童教育心,順利開展了“手牽手,心連心”關愛特殊兒童公益慰問捐贈活動。

蘭州大學第二臨牀醫學院組織學生開展“送溫暖”系列活動

在班主任張思功老師的號召和各位同學的積極響應,以及團支部連續多日的聯繫和準備下,大家和那些笑容燦爛的孩子們共同度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下午。這個短短的下午,會讓學生銘記多年,記住那些如天使般純粹的笑容,仿若陽光溫暖而和煦,拂去心中塵埃。通過和孩子們一起做超輕黏土遊戲,並且和孩子們近距離相處,陪伴孩子們製做着各種自己喜歡的玩具。看着一件件色彩絢麗、充滿想象的作品,讓我們由衷的感到欣慰。

孩子們急需一批發聲訓練器具,全班上下集體出力,共同集資1000多元,給孩子們購買了急需物資,希望能對孩子們的恢復和學習有所幫助。在特教中心的展示欄裏,學生們看到了來自其他組織的捐助。還有愛心人士爲孩子們建立的庇護工場“星島27號”,希望孩子們在成年之後,能夠學會簡單的技能,能夠自力更生。現在,有很多人已經關注到了這一特殊羣體,給予了他們許多溫暖與關愛。

蘭州大學第二臨牀醫學院組織學生開展“送溫暖”系列活動

也許你會遇到這些孩子們,會看到一些你不認同的動作或行爲,請你不要驚訝,也不要逃避,因爲也許就是那個不經意的動作,那種細微的不認可,便會傷到孩子們接觸外界的勇氣。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愛心人士能夠注意到這一羣體,能夠給予他們一些溫暖,讓他們有勇氣,有力量去自力更生,去融入這個社會。每一顆“星星”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寶,稍微走近一點點,你便能看清那璀璨星光,溫暖而純粹。

白衣初加身,蘭大二院行

9月23日下午,2017級臨牀一班以“小手拉大手,禁毒一起走”爲主題的班會活動在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順利進行。臨牀一班班主任尚軼老師和全體同學共同參加了本次活動。

活動開始,尚老師在會議室從毒品的性質、分類以及常見的毒品幾個方面向同學們詳細講解了毒品相關知識。她特別強調,現在許多毒品借用奶粉咖啡等外包裝,稍不注意可能就會沾染上,同學們在外一定要多加防範。關於大學生如何預防毒品的問題,老師指出,學生們要克服好奇心、增強自制力,同時要慎重交友,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發現周圍有人在接觸毒品並且勸解無效,一定要及時報警,以防情況惡化。會議最後,全體同學一同觀看了禁毒宣傳視頻,對本次會議進行了一個總結。

蘭州大學第二臨牀醫學院組織學生開展“送溫暖”系列活動

會議結束後,同學們身穿白大褂,帶上醫用消毒口罩,尚老師一邊向同學們介紹二院普外科的基本情況,一邊帶領下大家有序地參觀了普外科一病區。在病房裏,老師親切地詢問了每位患者的身體狀況,同時用手去觸摸以便更全面地瞭解患者的恢復情況。老師一邊檢查一邊給同學們講着一些簡單的知識,讓同學們對臨牀診治有了些初步瞭解。隨後,尚老師帶領同學們參觀了護士站和配藥室,讓同學們對整個病區的設施和病房的分佈有了更詳細的瞭解。

蘭州大學第二臨牀醫學院組織學生開展“送溫暖”系列活動

這次班會活動,讓同學們受益匪淺。大家不僅學習到了相關禁毒知識,提高了識毒、防毒、拒毒能力,同時,通過近距離接觸正在一線忙碌的醫生和病牀上待治療的患者,深刻意識到臨牀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巨大差別。尚老師在活動的最後強調,一定要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同時做好實踐工作,纔可以當一個好醫生,不負患者和家屬的囑託。她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能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在學習上更加認真刻苦,做一個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年。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託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其德能仁恕博愛,其智能宣暢曲解,貫微達幽,不失細小,如此乃謂良醫。蘭州大學第二臨牀醫學院,我們一直在路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