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联合村已流转土地150亩,100亩已建成风景苗木基地,50亩发展了中药材,预计带动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可带动贫困户45户196人增收脱贫。联合村无特色产业,于是,黄勇巧借全县“三变”改革的东风,通过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黄勇(左一)在茶园了解茶叶生长情况。

近日,在商南县过风楼镇联合村:通畅的水泥村道、漂亮的太阳能灯、整齐的移民小区、干净的农家院落,处处洋溢着和谐文明之风。而这一切变化都凝聚着联合村党支部书记黄勇的心血与汗水。

去年4月,30岁的黄勇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初期,面对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想改变却没钱的实际情况,黄勇积极走访入户、征求意见。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他决定从“改变观念”和“改进基础设施”两方面入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说干就干,黄勇立即着手制订了《村规民约》,并对全村群众开展种植、养殖、实用技能等方面培训。随后,他又先后和县农业、交通、林业、国土等部门协商,整合涉农资金和帮扶部门资金,为村上修建蓄水池9座,铺设管道16公里,解决了村民吃水问题;危房改造19户47人,解决了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增设变压器1台,农网改造21公里,确保了用电全面覆盖;新建了村部和标准化卫生室,硬化了村文化广场,改善了群众的就医和文娱条件,这一系列举措都令村民赞不绝口。

贫困户谭家学说:“村容村貌变好了,水、电、路都通了,黄书记给我们后辈子孙造了大福。”

人心齐了,生活条件也好了,如何让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就成了重中之重。联合村无特色产业,于是,黄勇巧借全县“三变”改革的东风,通过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我们村的产业结构,主要是长中短期结合。长期产业是400亩的茶园。中期产业主要是风景苗木,目前村上已经发展了100亩,一年以后我们的2万多株苗木卖出去之后,集体经济最少在50万元。短期产业主要是今年才发展的漆树,目前已经发展了15亩30万株,苗子长出来以后给贫困户免费发放一部分,剩下的作为村上的集体经济大力发展。”黄勇说。

目前,联合村已流转土地150亩,100亩已建成风景苗木基地,50亩发展了中药材,预计带动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可带动贫困户45户196人增收脱贫。

贫困户裴天贵说:“养猪场有分红,茶厂也有分红,我们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如今联合村已经整村脱贫。面对未来,黄勇说:“下一步我们将主要发展集体经济,把村民捆绑在产业链上,提高收入,确保不返贫。努力把联合村打造成村美、业兴、民乐的小康村。”(记者 武强 通讯员 杜金晖 孙雪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