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假期,在連雲區墟溝街道西園社區的一戶人家中,總會湧進很多孩子,他們端坐在桌子、長凳前,手握毛筆,跟着一位滿頭白髮的耄耋老人一同學習書法。這樣的假日書法課,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年。本着對教書的熱愛,多年來,81歲的房同莊不僅堅持義務爲社區和社區大學教授書法,對慕名而來求學的陌生人也從不拒絕,所教的學生多達兩三千人。不僅如此,他的老伴孫曉霞退休後,也憑着自己剪紙的特長義務教授居民學習剪紙。這對熱心公益的老夫妻,憑着自己的特長,把退休後的時間都奉獻在爲他人服務中,受到鄰里的敬重。

20多年來義務教社區孩子學習書法

敲開西園社區一戶普通居民住宅,不算寬敞的客廳內,沙發上、茶几上到處擺放着寫好的書法作品以及剪紙。“活到老,寫到老。”房同莊說,小時候,他上過兩年私塾,書法的基本功都是那兩年在私塾練出來的。閒來無事時,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練習書法。1952年,房同莊成爲一名語文教師,先後任教於原李莊小學、徐圩小學以及連雲中學。

上世紀80年代,房同莊所在的連雲中學要開設書法興趣班,房同莊“當仁不讓”地成爲書法老師。爲了提高教學技能,更好地爲學生們上課,房同莊還專門前往北京齊白石藝術函授學院進修了兩年,才正式開始書法教學,直到1996年從連雲中學退休。

“當了一輩子教師,總覺得捨不得學生,退休後乾脆繼續教孩子學習書法吧,發揮餘熱。”房同莊回憶,22年前剛退休時,周圍不少學生家長登門拜訪,想讓孩子跟着他一起學習書法,他不忍心拒絕學生。從那時起,他乾脆在家辦起了暑期免費書法班。家中不到20平方米的客廳內,就成了他教授孩子們書法的教室,從黑板、板凳到教材,全是房同莊自己一手置辦。“只要想學、願意來的,我都會接收。”房同莊說,家中學生最多時有20多人,熙熙攘攘,很是熱鬧。這麼多年下來,他已經伴隨了數百名學生度過了快樂的暑期。

不僅如此,這麼多年來,也會有一些成年人甚至老年人登門拜訪房同莊,向他學習書法。對於這些請求,哪怕是陌生人,房同莊也十分歡迎。這麼多年來,房同莊已是桃李滿天下,教過的學生多達兩三千人。

夫唱婦隨

老伴孫曉霞義務教授剪紙20多年

多年來,對於房同莊熱心公益的事情,老伴孫曉霞不僅十分支持,也一起加入了進來。因爲孫曉霞的母親擅長剪紙,受母親影響,孫曉霞也十分擅長剪紙,她的許多剪紙作品都曾經在市級比賽中獲得大獎。

“你教孩子書法,我也可以教孩子們剪紙和摺紙啊!”20年前,孫曉霞看到老伴房同莊給孩子們上書法課,她也萌生了開設剪紙課的想法,但是苦於家中已被書法課堂佔用,沒有多餘的地方再開設剪紙課堂。但是,孫曉霞也沒有放棄,最終在鄰居的幫助下,她借到了一間寬敞的車庫。從那以後,社區剪紙課堂也正式開課了。

“我的學生中有小學生也有家長和老人,更像親子課堂。”孫曉霞說,社區剪紙課堂開課後,很多家長將孩子送了過來,後來不少家長也加入其中,拿起紅紙和剪刀,和孩子們一起學習。

2014年,連雲區墟溝街道籌辦社區大學,準備開設書法、剪紙、繪畫等課程。墟溝街道相關負責人找到了房同莊,希望他能夠幫忙一起籌備師資力量,雖然當時已年過七旬,但房同莊欣然答應下來,和老伴孫曉霞分別擔任書法和剪紙的老師。在他的努力下,他還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找齊了其他十幾門課程的志願者老師。當年3月份,墟溝街道社區大學正式開學,首期學員達到300名。

言傳身教 5個子女都很優秀

“忠厚傳家遠,詩書濟世長”。因爲言傳身教,房同莊和孫曉霞夫婦擁有一個和睦的大家庭。身爲退休教師的夫婦倆,在教育子女方面也頗有心得。除了言傳身教,在子女們很小的時候,房同莊就立下“不許撒謊、不許佔便宜、喫虧是福”的家規家訓。爲了讓五個子女能夠感同身受,從小到大,房同莊還經常給孩子講歷史故事,讓子女深受教育。

此外,爲了讓子女們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嚴格要求自己,房同莊老人還利用自己的書法特長,書寫了五幅諸葛亮的《誡子書》,分別送到子女們的家裏,並要求掛在家中顯要位置,時刻警醒自己。

今年9月24日中秋節,按照慣例,房同莊和孫曉霞夫婦和子女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中秋佳節。但在歡聚的時刻,房同莊還不忘向子女們提出兩點要求:“一是平安,二是和睦。”這麼多年來,對於這樣的場景,房同莊的子女們早已不再陌生。每逢節假日,子女們回家看望房同莊,他都會利用這樣的機會,給子女們敲敲警鐘。如今,在他的影響下,子女們都過着幸福平靜的生活。(張笑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