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第一次设计折弯机模具的时候,我被钣金折弯时的回弹问题所困扰。我搜寻网上的资料,找到了一个公式和一张不同材料的回弹系数表格。我将数据带进去计算出了模具实际参考的角度值,最终模具制作好后却发现角度不对。 公式表格都没有错,那问题出在哪里?

我反复读文档、搜寻相关帖子,最后看到了一句话“折弯机模具的角度看应该是不断试出来的”,我才知道自己忽略了许多其他因素,比如工件的材料是否如数据表格中的那么纯,加工环境温度的影响等等,这也是我们设计时需要关注的。

减少回弹的优化建议:由于回弹角与材料的屈服点成正比,与弹性模量E成反比。为了减少需要高精度的金属板的回弹,低碳钢应首先考虑。‘相对弯曲半径越大,变形程度越小,回弹角就越大。’这个概念十分重要。在材料属性允许的情况下,应选择较小的弯曲半径以提高精度。特别注意要避免设计大弧度,会对生产和质量控制影响很大。

关于计算模具角度的公式与材料表格网上有许多文档,需要了解的可以查询一下。

折弯机加工工件时不可避免的回弹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