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利堅合衆國於1776年7月4日建國到今年僅有短短的242年,可也正是這個僅有242年曆史的國家,卻在制度設計,文化魅力和後來的各種機緣巧合(俗稱狗屎運,這個將來有機會單獨寫一篇作詳解)中,成爲世界老大,直到今日依舊保持着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

此次筆者想通過兩位美國總統截然不同的遭遇,“克林頓連任”和“尼克松下臺”來討論一下美國人普遍的認同的是非觀。

私德不檢:克林頓偷情

簡單介紹一下克林頓偷情。

威廉•傑斐遜•克林頓,是美國第42任(第52屆、第53屆)總統。他老婆是不久前差點成爲美國總統的希拉里。1998年,克林頓同白宮女實習生莫尼卡•萊溫斯基的性醜聞被曝光,受到司法部門調查。共和黨並在國會提出了彈劾議案,但定罪未獲通過。

這件醜聞被媒體翻覆爆炒的時候,總統的桃色新聞也成了大家街頭巷尾,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後來這件事情還被捅到美國法院那裏,竟然還有模有樣地開審了。法官也是一點不給總統留情面,怎麼做的?什麼時候做的?在那兒做的?

經過反覆詢問和調查得知,如下基本事實:

1、萊文斯基自願的,兩人是自願發生的性關係。

2、地點在白宮。

3、希拉里在白宮的時候也有,而且是用“咬”的。

4、沒了….

其他都好說,唯獨這個在白宮啪啪啪,是違法的。爲啥嘞?美國總統是國家僱的,發工資的,白宮是其辦公場所,老闆是人民。老闆花錢買房子僱你幹活,你卻在“老闆給你買的房子裏”並且是在“法定辦公時間”打炮。這個是不能容忍的。好在認罪態度誠懇,犯罪情節輕微。散了,散了。

這就是美國民衆的真實態度:你和誰打炮,怎麼打的炮,這事你老婆都不管,更不關我的事。但是你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花了納稅人的錢,那特麼就饒不了你!好在確實也沒花納稅人的錢,兩個人打的是感情跑,沒有金錢糾葛。這事兒就這麼在世界媒體面前“現眼”了一波以後,就這麼過去了。

克林頓的總統自然還是接着幹。平心而論,克林頓在位執政的兩屆還是不錯的。期間美國失業率大降,科技行業爆發增長,經濟近乎到了獨孤求敗的感覺,一直延續至今。國際政治上無論在亞洲還是歐洲,都極有作爲。亞洲的就不細說了,在歐洲成功搞定南斯拉夫,獨立科索沃。等等吧,從美國利益角度考慮,他確實做的很好。

公德敗壞:尼克松醜聞

簡單說一下迫使尼克松辭職的“水門事件”。

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爲了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James W. McCord, Jr.)爲首的5人闖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由於此事,尼克松於1974年8月8日宣佈將於次日辭職,從而成爲美國曆史上首位因醜聞而辭職的總統。

簡單點說,就是裝了竊聽。按照尼克松當時辯解的說法,所有的監控竊聽,都是合法和必須的,爲了國家安全。當年羅斯福總統也這麼幹,後來好多任總統都這麼幹。

這個事情在我所認識的人羣裏,都不會當回事。竊聽就竊聽,監控就監控。都是爲了我們好是吧。但是美國人可不這麼想,美利堅合衆國的法律並沒有特麼的賦予總統這種權利。

剛開始報出“水門事件”的時候,美國的輿論已經開始譴責總統,不過也還是有些支持總統的聲音。這時候檢察機關組成的“水門事件調查小組”掌握了尼克松更大的問題,證據顯示尼克松從1971年開始,就在到處裝竊聽系統了。那法院這邊要求總統交出竊聽的資料,尼克松用自己手中的權利,總統行政特權爲由,就是一波硬剛。三權分立嘛,誰怕誰!

問題的爆發點是尼克松最後終於被逼得有點惱火,就下令免去調查水門事件的特別檢察官考克斯的職務。玩歸玩,你這麼搞就玩大了。隨機美國各大電視媒體馬上中斷當前節目,搶先報道這一爆炸新聞:總統濫用權力罷免檢察官職務!干預司法!美國最黑暗的時刻要到來了嗎?

美國媒體罵美國總統罵得還賊起勁,更是將他和“阿道夫希特勒”相提並論,輿情催生民意,民意衍生抗議,抗議導致投票,種種壓力讓衆議院決定彈劾總統。

終於,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在同僚的建議和美國民衆的歡呼雀躍下宣佈辭職。

總結:

對於克林頓而言,喜歡約炮偷情是你自己的事,希拉里都不管,我更管不着。我只看我選你當了總統後,生活水平和收入提高沒。提高了都好說,沒提高你滾蛋!同樣地對於尼克松而言,非法監聽也就算了,居然還敢濫用職權掩蓋事實。檢察官是你想罷免就罷免的麼?什麼理由呢?調查了你麼?而且還利用職務便利,動用美國FBI情報機構幫你擦屁股。你這是想當魏忠賢,隻手遮天的節奏啊!這個要是由着你折騰下去,我大美利堅豈非國將不國?

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美國人的是非觀和他們看待、處理問題的方式,公私分明(當然這裏面有深層的文化基因,有機會再專門解讀)。媒體把問題暴露的很充分,責任也細分得很清楚。民衆有自己獨立的判斷:克林頓私事私了,到時候自己去給希拉里跪搓衣板。尼克松可就要公事公了了,瞎幾把搞,趕緊滾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