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群为了这个世界默默奉献的人,他们耐得住寂寞、抛得开名利,战胜无数困难,成就了令人敬仰的事业。

经过岁月的涤荡,热搜榜上的事情很多都已经被遗忘,但是我们不愿意忘记他们。因为他们的故事是我们精神食粮。

中国天眼之父

南仁东

今天是中国天眼落成启用2周年,它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由天文学家南仁东提出。

南仁东,1945年出生在吉林省辽源市,毕业于清华大学,198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

1993年,在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多国科学家一致认为,全球电波环境持续恶化,建造新一代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讯息的射电望远镜刻不容缓。

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听后激情澎湃:咱们也建一个吧,直径500米。而那时,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直径不到30米。

FAST建造之难,超出了南仁东的想象。

为了选出性价比最高的天眼台址,南仁东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几乎踏遍了贵州大山里的所有洼地,这一找就是12年。

天文学、力学、机械、结构、电子学、测量与控制……FAST涉及学科之广,也令人却步。为了FAST,不懂岩土工程的南仁东曾花费了一个月时间专门学习相关知识。

因为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南仁东舍不得给自己放假。

两年前,南仁东被确诊为肺癌,但直到逝世前几个月,他仍在坚持参加FAST的工程例会。

2017年9月15日,天眼启用将满一年时,72岁的南仁东与世长辞。他让这个当初没多少人看好的梦想,最终成为国家骄傲。

雪中炭火

赵家和

不轻易折断、热值高、杂质低,是人们判断一块好木炭的标准。而已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家和,这位有着51年党龄的平凡共产党员,就这样做了一辈子雪中炭火」。

1977年负责筹建电化教育中心,1979年被调到科研处干管理,1985年51岁的他又再次「转行」,负责清华第一个非理工科学院,经管学院的筹建。三次调动,都是因为学校建了新专业或新机构,需要有人去开垦拓荒。

赵家和一起开创经管学院的老战友邵斌感叹:以他的聪明,留在无线电系,奔个院士不是没可能。可让转他就转,一点折扣都不打。

对自己,赵家和节俭几近悭吝,一美元买的化纤毛衣他穿了10多年。

家里十几年从来没变样,房间里最值钱的物件,还是几年前学生送来的液晶电视,在现今社会中已显得脱节。

退休后他被深圳一知名企业聘为顾问,待遇优厚,可他还自带铺盖、炊具,租住在普通的民房里。

人人都知道这位老教授很节俭,但却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从2006年开始,这个一直在教学生追求边际效用最大化的金融学教授,默默做了一笔大投资:倾毕生投资所得资助西部贫困高中生,却决不允许泄露半点儿他的个人信息。

助学走上正轨,赵家和却在例行体检中查出了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向脊椎和脑部转移。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赵老的家人做出了惊人的决定:保守治疗,并捐出全部积蓄,而且谋划成立基金会,让助学更规范长久。

2012年,赵家和先生逝世。生前,他隐姓埋名,捐出1500多万,救助了2204名贫寒学子。人们却只知道,一位退休的清华大学老教授走了……

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在最后时刻,眉目舒展,仅仅说了一句:我已经做了我认为最好的安排,求仁求得,了无遗憾。

专职消防员

金浩

今年中秋,在舟山枸杞岛上,36岁的专职消防员金浩依旧坚守岗位。

他是岛上唯一一名消防员,过去5年,凭借一人之力,守护着小岛的平安。

除了一个人查隐患,一个人训练,一个人进火场,都是他的工作常态。

五年前,金浩从30多公里外的老家嵊泗菜园镇,来到了枸杞乡消防队。那时队里招了七八个年轻人,最终只有他一个人留下了。

5年下来,金浩成功处置火灾47起,救援船只3艘,营救人员4名,接群众求助66起……

这一串数字看似简单,可对金浩来说,每一次处置都不简单。浑身留下了几十处伤痕。

凭着潜水、开直升飞机等技能,不少企业老总向他伸出「橄榄枝」,最后,金浩都回绝了。他说,做什么工作都比这个岗位赚得多,但这份工作需要他,就有责任把它做好。

正是他们的默默奉献,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鲁迅曾经说过,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今天,让我们帮助这些人上热搜吧!

素材来源:人民网、光明日报、新华网

图片来源:新华网、百度百科、@人民网微博

编辑:丹丹

往期精彩内容传送门

你见过同「肝」共苦的爱情吗?

生活中,没有什么事不可挽回的

坚守,在我所站立的地方

穿越到70岁,还有勇气谈梦想吗?

敬一丹 | 在变化的时代,做一个记录者

70后对话90后 | 为什么要在吉林创业

工匠精神|吉林电台全媒体制造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