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國農曆的秋分。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在每年的公曆9月23日前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按農曆來分,“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爲秋季終止。

秋分時節,氣溫逐漸變涼,氣候變得比較乾燥,容易出現秋燥、便祕。在這個時節的飲食,依然要遵循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的總體原則,同時建議經常喫點山藥等薯類食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喫薯類50-100克。

薯類包括紅薯、馬鈴薯、山藥、芋頭等。薯類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C、鐵和鈣,薯類中含有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等,有助於腸道蠕動,防治便祕。

研究顯示,增加薯類的攝入可降低便祕的發病風險,可以降低大便乾硬、排便困難的發生率。

山藥屬於薯類,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包括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鈣、磷、鉀、鈉、鎂、鐵、鋅、銅等多種礦物質,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山藥有多個品種,知名度較高的有鐵棍山藥和淮山藥。鐵棍山藥主要產於河南、山東一帶,與普通山藥相比,毛須多、色白、水分少、粘度大,體質堅重,入水久煮不散。淮山藥又名水山藥,主要產自江蘇、安徽等地,它的莖通常帶紫紅色。細毛山藥根呈圓柱形,皮薄,表面有細毛,黃色;有黃褐色斑痣;肉質細白。另外還有麻山藥、靈芝山藥以及從日本引進的大和長芋山藥。

山藥的喫法有多種,包括生喫、蒸、煮、燉、炒、炸等。

1、生喫:洗淨直接喫,看着白、喫着脆,也可以涼拌食用。

2、蒸:很省事,做熟了直接喫就可以,也可以沾點白糖或蜂蜜佐味;或做成藍莓山藥。

3、煮:可以熬粥,熬小米粥、大米粥或雜糧粥時都可以放一點山藥,也可以做成山藥南瓜粥。

4、燉:可以和肉類燉在一起,排骨山藥、烏雞山藥,也可以和土豆、豆角等做成亂燉。

5、炒:可以單獨清炒,也可以和木耳一起炒,一白一黑,對比鮮明,口感不錯;還可以做成山藥炒肉片。

6、炸:拔絲山藥最有名,還有蜜汁山藥。

從健康的角度考慮,建議多采用生喫、蒸煮燉的方式,少用炸的方式。因爲經過油炸,會增加食物中能量的含量。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

馬冠生博士

·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 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委員

·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

· 九三學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

· 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 2017年科學傳播獎獲得者

· 2015年十大科學傳播人

· 2013年中國健康年度總評榜健康傳播風尚人物

· 2012年科學傳播年度人物

版權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