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新晉的寶媽們都知道,餵奶是個最煩心的事兒,盲目的餵奶方式導致寶寶吐奶着實讓人心疼,今天給各位媽咪們分享一下餵奶心得,收好了,以後就不用擔心喂寶寶時,寶寶吐奶了。

1.奶瓶與嘴45°

餵奶時,將奶瓶與嘴傾斜到45°左右,使得奶汁充滿奶瓶前部,避免空氣間隔的進入。倘若寶寶吮吸過程中速度太快,可每隔15~20口是移開奶嘴,通過輕拍寶寶背部排除多餘的空氣,緩解下再喝。

2.先換尿布後餵奶

在這裏提醒下各位媽咪,在寶寶餵奶的時候若是撞上了換尿布,按摩,撫摸,洗澡等情況的情況,先把這些在餵奶之前做好,因爲寶寶喂完奶後肚子飽飽的,假如你在這個過程中對寶寶左翻右翻,寶寶吐奶是必然的。

3.掌握好餵奶的時間間隔

一般乳汁在胃內排空時間約爲2~3小時,所以每隔3小時左右喂1次奶比較合理。媽媽平時得注意寶寶的食用量,不要餵奶過於頻繁,要切記寶寶喫進乳汁的時間,判斷寶寶的奶量,頻繁的餵奶會引起胃部飽脹,以至吐奶。

4.採用適宜的餵奶姿勢

媽咪平時抱着寶寶餵奶的時候姿勢要注意了,避免寶寶躺着的時候餵奶,躺着餵奶的寶貝稍一晃動便易造成奶汁向食管迴流而吐奶。所以抱着寶寶餵奶時保持寶寶覺得舒服適合的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於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使胃部分騰空。

5.注意寶貝喫奶的口型

媽咪在餵奶時請注意寶寶喫奶的口型,在餵奶過程中並不是把乳頭塞進寶寶就完事了,而且要將整個乳頭和大部分乳暈都塞入寶貝的口中,這樣就避免空氣在寶寶在吮吸乳汁的過程中的進入。

若是空氣吸入過多,在胃內與奶汁混合,氣體上排(噯氣)時會將奶汁一齊帶出,容易造成寶貝吐奶。

6.餵奶後不要急於把寶貝放下

寶寶在餵奶的過程中別讓寶寶喝的太過着急,可以間隔的拍一次嗝;寶寶喝飽奶後不要平躺放在牀上,而應將寶貝豎直抱起,讓他趴在肩上,輕拍背部,主要是把吮吸過程中吸進去的空氣通過打嗝的方式排出來。之後再讓寶寶躺下就不容易打嗝了。

7.喫完奶後宜右側臥

寶貝在喫飽後,睡姿以右側臥位爲宜,因右側臥位時胃的賁門口位置較高,幽門口的位置在下方,乳汁較易通過胃的幽門口進入小腸,可防止吐奶。如果仰臥時發生吐奶,吐出來的奶液易反吸入鼻腔甚至氣管,輕者會引起肺炎,重者可出現呼吸道窒息。

8.排出鼻腔阻塞

這一點媽咪們必須要謹慎了,在餵奶時要檢查下寶寶鼻腔是否阻塞,如果是,好先清潔鼻腔再餵奶,避免寶貝喫奶時,嘴巴、鼻子都堵住而難受;喂完奶後媽咪們不要急着逗寶寶大笑,否則容易導致寶寶吐奶,應當讓寶寶緩解消化後再陪玩。

9.選擇合適大小的奶嘴孔

在選購奶嘴孔的時候媽咪要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來挑選,過小的奶嘴孔寶寶會吮吸費力,容易導致空氣與乳汁一起吸入,引起吐奶;奶嘴孔過大,寶貝吮吸時容易被搶着而引起咳嗽。

嬰兒吐奶,普遍會持續到六個月,有的寶寶會延續到一歲左右。“吐奶”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真是一場意外的驚嚇。

不僅如此,寶寶還會把衣服、牀單全部吐髒,有的媽媽嫌麻煩,沒有及時給寶寶清潔更換,殘留在寶寶身邊的奶漬還會散發出一股酸溜溜的味道,寶寶聞後會引發二次吐奶。所以,吐奶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階段,媽媽在幫助寶寶躲過難關時,自己可不能躲懶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