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1歲褚時健走完傳奇一生,遺體告別儀式預計3月9日舉行

澎湃新聞記者 王萬春

3月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褚時健的妻子馬靜芬處獲悉,褚時健於3月5日13時20分在玉溪市人民醫院去世。

當晚10時許,據褚橙莊園新聞中心負責人向澎湃新聞透露,經褚時健家屬馬靜芬、褚一斌等人商量,暫定3月6日至8日舉行簡單的靈堂祭拜,正式的遺體告別儀式將在3月9日舉行。

早年被稱作“中國菸草大王”的褚時健,曾先後擔任雲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和玉溪紅塔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在經歷了獲刑、減刑以及保外就醫後,74歲高齡的他又自主創業打造品牌“褚橙”,成爲一代“果王”。

2017年9月13日,有假消息稱褚時健去世。那時他還向媒體闢謠說,“以我的感覺,再活個八九年,隨便活活。”但已進入耄耋之年的褚時健,終究沒能跑過時間,2019年3月5日,老人走完傳奇一生,享年91歲。

“煙王”隕落

出生於玉溪市農民家庭的褚時健,在1979年他51歲時擔任了玉溪捲菸廠廠長。此前,作爲紅塔集團前身的玉溪捲菸廠曾一度瀕臨倒閉。

此後,褚時健先後擔任了雲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和玉溪紅塔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

1990年,62歲的褚時健被評爲中國十大企業家之一;1994年,褚時健當選全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成爲名副其實的“中國菸草大王”。

中新網公開報道顯示,從1979年至1994年,褚時健將“紅塔山”一個破破爛爛的小菸廠打造成爲一個“印鈔機器”,成功打造價值332億元的中國品牌,紅塔山香菸在中國家喻戶曉,使玉溪捲菸廠成爲亞洲第一的現代化大型菸草企業。至1998年左右,該企業的固定資產已達70億元,年創利稅200億元,在菸草企業中規模居世界第五。

褚時健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有一年,玉溪菸廠的財政收入佔國家財政收入的六千分之一,所以中央的四大報紙聯繫發表了10篇報道,叫作“民族工業的樣板”,“我到玉溪菸廠是四五千人,這放在別的地方要一萬多人才能創造這麼多(財富)”。

據上述媒體報道,褚時健回憶,當時,菸廠的錢用不完,資金剩餘多,開始搞交通、能源,瀾滄江的六級電站,從玉溪到昆明的高速公路,紅塔集團都是出錢建設,是第一家參與的企業。

上世紀90年代,一封匿名舉報信使“一代煙王”被調查並走向人生低谷。1999年1月,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貪污罪、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數罪併罰,判處褚時健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這一年他已71歲。

  “果王”勵志

2002年,因患嚴重糖尿病保外就醫的褚時健,和妻子馬靜芬在玉溪市新平縣哀牢山承包了兩個山頭種橙子開始第二次創業。

褚橙莊園辦公室主任林安曾向《中國經營報》表示,“那時褚時健身無分文,是新加坡華人華僑資助了他。”第二次創業的褚時健已74歲。

褚時健回憶,橙子剛種了兩年,王石前往看望時,土還是紅紅的,“他說,你們兩位七八十歲了還來找這個苦差事幹。”

據《齊魯晚報》報道,褚時健的滿頭白髮與創業的豪情,在那一刻觸動了王石,“你想象一下,一個75歲的老人,戴一個大墨鏡,穿着破圓領衫,興致勃勃地跟我談論橙子掛果是什麼情景。雖然他境況不佳,但他作爲企業家的胸懷呼之欲出。我當時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樣的挫折、到了他那個年紀,我會想什麼?我知道,我一定不會像他那樣勇敢。”

比褚時健小5歲的馬靜芬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回憶,彼時他們搭了個棚子住,根本沒有房子,工人住棚子,她老兩口也住棚子,“簡單到什麼程度,就是抬起頭來可以看到天,當時沒想到能做到什麼程度,只是想怎麼活下去的問題。”

起初,他們種植的橙子並不太好,要麼不結果子,要麼往下掉果子,要麼口味不酸不甜。褚時健回憶,剛開始時種植了34萬棵果樹,因爲太密的緣故果子不好,後來一邊砍樹,一邊增產,又和技術人員改變肥料配比方法。

在《褚時健傳》收錄的《種橙十年》中褚時健自述,“我從小數學並不好,但我心裏總在盤賬,對數字敏感得很,其實種橙我也是從頭開始學起,樣樣都要自己翻書看”。

在褚時健84歲時,和電商本來生活合作,他的“褚橙”進入北京市場,開始在大江南北銷售,他的果園年產橙子8000噸,利潤超過3000萬元,成爲“中國橙王”。

紅星新聞報道顯示,馬靜芬稱,在褚橙大賣之前,她沒資格叫馬靜芬,她只是個家庭主婦,只是褚馬氏,“褚時健對我好,我就感覺好;對我不好,我就哭鬧。覺得活着沒意思。”但現在不同,“哪怕他對我不好,我也能活下去。因爲,我有我的事業。”她稱不會退休,一直要幹到閉眼的那一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