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跨境旅游、消费成为消费者重要的生活方式。根据文化部和旅游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4972万人次,相比往年同期增长14.7%。

过去十年,伴随我国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及其签证业务不断优化支持,出境旅游规模平稳上升。中国银联副总裁7月15日指出,当前,中国出境人群对消费支付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征,发卡银行、旅游企业、商户等相关各方纷纷加大在跨境支付领域的投入

其实近年来,跨境支付早已成为银联、支付宝、微信竞争的新战场。比如,支付宝和微信覆盖的国家和地区分别达到27个和13个,合作商家高达十几万家;而银联卡全球受理网络已延伸至174个国家和地区,覆盖超过5500万家商户和290万台ATM。

而在7月15日,银联在跨境业务方面又有了新的布局,其当天宣布其当天宣布联合商业银行推出首款银联跨境返现卡,其中,工、农、中、建、交、招商、平安、兴业、广发等9家银行首批发行该产品,且后续银联将联合更多商业银行发行该卡。

对此,蔡剑波表示,近年来为了适应国人处境旅游发展新趋势,银联从发卡受理、移动支付、优惠体系建设等多方面不断提高跨境支付服务水平。跨境返现卡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在境外消费返现的核心功能基础上,叠加多种权益;二是实现卡产品和移动支付有机结合,满足持卡人多样化支付需求;三是境外商户通过受理此卡,可自动纳入银联优惠体系,吸引更多持卡人。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第三方支付行业转型专题评点》中认为,随着国内优质C端流量的消耗殆尽,支付业务模式创新和转型迫在眉睫。而国外广阔的市场空间正成为支付“走出去”的动力。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在报告中分析,目前国内的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普及率高,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并购、参股方式出海是大趋势,而中小型机构也有可能在细分市场,通过设立当地新公司获取支付牌照来实现出海。预计未来跨境出海趋势会更加显著。

截至2019年上半年拥有跨境支付牌子的企业已经达到30家,目前主要以跨境电商、出境旅游、留学教育为主要业务。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张争夺,竞争也任意加剧。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不少支付机构也因为开展跨境支付违规问题被罚。

此外值得提醒的是,跨境支付并非只有成熟市场,增大最为迅猛的反而是东南亚等新型市场。在新兴市场中,技术手段、监管法规、市场理念、商业模式等各方面发展成熟度都远不及中国。对于商户真实性的管理以及洗钱等违法行为的防范没有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倘若不对跨境业务进行严格监管,就很有可能致使风险流动蔓延至境内,对国内的金融安全构成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