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房佩燕 姚波

北京時間3月1日凌晨,MSCI又宣佈了一項重磅利好!將增加中國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從5%增加至20%,具體分三步實施。

對於這一次調整,業內測算對A股市場將帶來約5000億元的增量資金,那麼它將對A股產生怎樣的影響,有哪些個股率先獲益?我們逐個解讀。

1

5%至20%,421只股票將受益

3月1日,明晟公司(MSCI)宣佈:將擴大中國A股在MSCI全球基準指數中的納入因子至20%(當前爲5%)。

這將分三步實施:

步驟 1: 作爲 2019 年 5 月的半年度指數審議的一部份,MSCI 會把指數中的現有的中國大盤 A股納入因子從 5%增加至 10%,同時以 10%的納入因子納入中國創業板大盤 A 股。

步驟 2:作爲 2019 年 8 月的季度指數審議的一部份,MSCI 會把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 A 股納入因子從 10%增加至 15%。

步驟 3:作爲 2019 年 11 月的半年度指數審議的一部份,MSCI 會把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 A 股納入因子從 15%增加至 20%,同時將中國中盤 A 股(包括符合條件的創業板股票)以 20%的納入因子納入 MSCI 指數。

完成此三步實施後, MSCI 新興市場指數的預計成分股中有 253 只中國大盤 A 股和 168 只中國中盤 A 股(其中包括了 27 只創業板股票);這些 A 股在此指數中的預計權重約 3.3% 。

MSCI表示,諮詢期間收集的反饋意見表明,國際機構投資者更傾向於分三個步驟增加中國大盤 A 股的權重,而不是 MSCI 原先提出的兩步建議。主要的考慮是爲了減輕指數調倉執行期間的潛在交易壓力。此外,相當一部分的投資者還建議,中盤 A 股應在大盤 A 股權重增加的時候一起納入 MSCI 指數,從而更加順暢的實施大中盤 A 股的有序納入。最後,將創業板加入符合 MSCI 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規則的證券交易所名單的提議獲得了投資者的廣泛認可。

MSCI概念大盤股:

不考慮新納入股票,根據當前的行業分佈來看,非銀金融股票數量最多,佔比達到12.3%,其次是銀行和醫藥生物。而輕工行業當前沒有股票被納入。

2

將帶來約5000億增量資金

此次 MSCI 擴容的方案,MSCI將A股的納入因子從5%提升至20%,業內測算對A股市場帶來的增量資金在5000億左右,具體來看是4000億到6000億之間。

華創證券則估計,這將給 A 股帶來610億美元(約 4135.80 億人民幣)的增量資金。其中2019年5月、8月和2020 年5 月分別有229.70億美元(約人民幣1557.37億人民幣)、242.70 億美元(約1645.51 億人民幣)和 137.60 億美元(約 932.93 億人民幣)的新增資金。

上海申毅投資CEO申毅估計4000多億的流入是必然的。申毅向記者分析,去年主動基金可能沒有加倉中國,低配了;隨着這次擴容,主動基金必然加倉。“MSCI對標基金分兩種,一種是被動的指數基金,哪一天納入就哪一天進入;還有一種是主動基金,考覈基準是這個指數,這類隨時可以加倉和減倉,但這不能完全確定,空間很大。比如去年MSCI加入,預計有1000億資金的湧入,但最後湧入的遠遠沒有1000億,因爲被動的100多億是加倉了,主動的決定不加倉,相當於低配了中國。但是中國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里大概45%的權重,那麼5%即納入比例爲2.5%,主動基金2.5%的低配是可以接受的,現在變成20%,權重就超9%了,如果還低配,在主動基金裏,考覈基準的偏差會很大,所以主動基金是必跟的,不跟是不可能的,除非對中國有重大的負面判斷。所以這一波上去,被動是必加的。”

招商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白海峯表示,預期實際將爲A股帶來1000-1500億美元左右的增量資金。“之前明晟公司預計5%的納入因子會帶來22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流入,但其實我們四季度最新統計的數據是已經達到了460億美元。此外,這5%納入因子所帶來的增量資金中主動資金約佔80%至85%,說明境外機構投資者對A股的看法要遠比國內投資者更加樂觀,主動地超配了A股市場。明晟預料納入因子提高到20%後,預計將吸引逾800億美元資金流入。但事實上,自A股納入MSCI以來,外資流入量、主動資金佔比及MSCI納入權重的提升速度均遠超市場預期,因此,我們預計納入因子提升到20%所帶來的增量資金很可能會再次超過市場預期。”

創金合信基金指數策略投資研究部執行總監陳龍根據MSCI披露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全球市場指數這兩大主要指數的主被動資產管理規模估算,此次權重提升,將新增約660億美元(合約4400億元人民幣)的海外資金進入A股市場。

3

創業板和中盤股備受關注

此次變動中,吸引市場眼球的還有一點,擴容後創業板股票和中盤股被納入符合條件的股票池。這意味着符合條件的中小型A股公司也將進入外資投資的範圍,進一步激發中小股票市場活力。

具體來看,MSCI文件表示包括168只中國中盤股(其中包括了27只創業板股票)。

“互聯互通機制已被實踐證實是投資 A 股市場的可靠渠道。中國 A 股以 5%的納入因子初始納入 MSCI指數的成功實施爲國際機構投資者提供了正面的體驗,並促成了他們進一步增加對中國大陸股票市場投資的興趣。” MSCI 董事總經理兼 MSCI 指數政策委員會主席 Remy Briand 先生表示。“中國監管機構對繼續改善市場準入條件的堅定承諾是贏得國際機構投資者支持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此承諾的例證之一是最近幾個月來 A 股停牌數量已顯著減少。”

4

對股市提振效果:首次納入>首次擴容>二次擴容>完全納入

華創證券綜合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地區(以韓國和臺灣地區爲例)股市納入MSCI過程中市場表現,以及 A 股納入 MSCI 階段的市場表現,發現納入 MSCI 短期內利好股市,增強對海外資金的吸引力,但是提振效果隨着納入因子比例的提高而削弱。對股市的提振效果來看,首次納入>首次擴容>二次擴容>完全納入。

目前 A 股納入 MSCI 共經歷了兩個階段:2018 年6月1日,MSCI 首次納入因子爲2.5%;2018 年 9 月 1 日,A 股納入因子提升至 5%。從股市走勢來看,MSCI 擴容後的一個月內 A 股有所上漲,但提振作用隨納入比例提高而削弱。數據來看,首次納入上證綜指一週內下跌-0.26%,一個月內上漲 7.41%;首次擴容一週內下跌-0.84%,一個月內上漲 3.53%。

從資金流入來看,A 股納入 MSCI 增加了對海外資金的吸引力,但是隨着納入比例的提高,利好消息逐漸被市場消化,對海外資金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從數據來看,首次納入一週內北上資金淨流入74.88 億元,一個月內淨流入151.39 億元;首次擴容一週內北上資金淨流入-8.55 億元,一個月內淨流入113.12 億元。

5

MSCI納入A股的歷程

其實,從2013年開始,A股已經四次連續4年被列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觀察名單之中,終於在2017年6月拿到了“准入證”。

2018年6月1日,A股正式以納入2.5%比例納入MSCI;9月A股正式以5%的比例納入MSCI。

2018年9月,MSCI發佈《MSCI進一步增加A股在MSCI指數中權重展開諮詢》,此次諮詢結果將在2019年3月1日之前公佈,MSCI 計劃諮詢的內容主要包括:

(1)提高A股在MSCI比例的納入因子:將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從5%提高至20%,於2019年 5 月半年度指數評審和2019年8月季度指數評審分步實施,每次提高7.5%。

(2)納入創業板符合條件的股票:從2019年5月半年度指數評審開始,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市場加入符合條件的證券交易所名單。

(3)納入中盤A股:在2020年5月半年度指數評審時,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中盤A股。

2019年3月1日,MSCI宣佈:將擴大中國A股在MSCI全球基準指數中的納入因子至20%,並分3步走。

6

方星海:今年6000億外資將流入A股

而在今年1月12日的第二十三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預計,今年外資流入A股的資金量有望達到6000億元。

方星海指出,去年資本市場在開放方面邁了很大一步,無論是機構入駐還是引入境外資金;無論是股市、債市還是期貨市場,對外開放都邁出了很大一步。

從機構角度,證監會將對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三大類機構全面開放,外資持股可以佔比51%,3年以後外資可以100%控股。2018年11月,瑞銀證券成爲首家外資擁有51%的合資券商。方星海表示,現在已有若干家美資、日資、歐資的大型國際投行正在獲得51%的股權過程中,兩年以後股權融資可達到100%。

在資金流入方面,外資通過滬深港通淨流入A股的額度在大幅度增加。“去年淨流入A股達3000億元,今年預計會進一步增加,6000億元應該是可以預期的。”方星海稱,將A股納入MSCI指數成份股的比例從5%提高到20%,吸引外資是非常大的。富時羅素指數也宣佈將A股納入,納入比例是25%。最近道瓊斯也宣佈納入A股,大概能帶來150億美元資金進入A股。總體算了算,相對於2018年,今年的股市可以期待。

此外,3月27日下午方星海表示,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是證監會重點推進的工作,今年在對外開放將在更高層次、更廣範圍、更多方式引進來,走出去,中國資本市場規模增長很快,對全球機構有很強吸引力,引進來有很大的優勢,在走出去方面,還在初步階段,產品要率先走出去。能夠讓中國資本市場惠及世界經濟發展,促進全球金融市場健康發展。

7

外資持續流入,將與國內機構勢均力敵

從去年12月底開始,外資就在持續淨流入,而到了2019年初資金流入呈現加速趨勢。截至2月28日,今年以來,北上資金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已經持續流入1210.80億元,其中滬股通今年流入634.87億元,深股通今年流入575.93億元。單單2月份就流入了603.92億元。可見外資從去年底到今年初一直在買入A股。

國信證券整理數據,整體來看外資對A股的佈局戰線已經持續了三個多季度。

其中外資佈局A股的力度在2019年年初有所增強,1 月開始資金流入呈現加速趨勢。

從外資持股市值佔A股總市值的比重看,雖然整體目前仍是不到2%的水平,但該比例持續上升,說明外資持續佈局 A 股的思路始終沒變,其在 A 股市場上的“話語權” 也是與日俱增。如果我們只看主動型偏股基金的倉位,按照這個趨勢,2019 年外資持股佔比很可能會與國內機構勢均力敵。

對此,創金合信基金認爲,當前外資持續進入A股,與A股本身估值便宜和納入MSCI所帶來的增量資金預期均有關係。經過2018年的深度下跌,2018年末A股整體估值(PE)僅有12倍,遠低於美國標普500的20倍,對於秉持價值投資理念的海外投資者來說,A股的吸引力不斷提升;而伴隨着A股逐步納入MSCI全球指數體系,跟蹤相關MSCI指數的龐大資金,尤其是被動的指數基金,將不得不跟隨納入的步驟進入A股市場,並逐步提高投資金額。

招商基金則表示,回頭看年初以來A股市場的上漲,就會看到有些是A股熟悉的味道,而另一些已經悄然發生了結構性改變。這一波上漲中,很多過去熟悉的板塊輪動,比如5G、消費電子、農林牧漁、非銀金融等都出現了快速甚至跳空上漲,但更應該看到,一些符合國際投資者“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責任投資”標準的標的都取得了較大漲幅。未來無論市場短期內以什麼樣的風格進行演繹,長期來看,在A股確定的國際化趨勢下,價值投資都是投資者最專業最理性的選擇。

8

外資重視家用電器、食品飲料等消費股

行業上看,外資機構重視家用電器、食品飲料等消費股,偏好金融以及電子醫藥生物等行業,上述行業投資市值佔總投資市值近七成;此外,對於食品飲料、家用電器、休閒服務和建築材料這幾個行業來說,外資相對國內機構享有具有較強的“定價權”。

因此,在此次 MSCI 擴容過程中,國信證券認爲上述行業或將受益於外資的持續流入。

對於個股的佈局,外資依然遵循其特有的風格偏好,從統計情況來看,外資更青睞行業龍頭公司。對於部分A股龍頭公司,外資的成交金額已經接近半數或以上,而且該比例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這意味着外資對這些股票的定價權越來越強勢,這些行業龍頭也將繼續受益於 MSCI 擴容帶來的外資流入。

9

公私募重視MSCI擴容,將利好A股市場

招商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白海峯表示,如果將明晟20%納入因子帶來的資金量與今年北上外資和富時納入A股帶來的增量資金加總,估計今年外資在A股的資金量可能會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與國內公募基金、保險基金兩大機構投資者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這樣看來,A股市場機構化、國際化的趨勢已然非常顯著,這是一個勢不可擋的必然趨勢,當然也會對A股市場風格、估值定價等各方面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創金合信基金指數策略投資研究部執行總監陳龍認爲,對A股市場有兩方面影響,一是納入比例擴大,當前納入比例爲5%,MSCI擬提議擴大到20%,相當於增加15%,這意味着將新增約660億美元的海外資金進入A股市場,爲A股向上提供新動能。二是納入股票範圍擴大,考慮納入中盤股和創業板股票,這意味着符合條件的中小型A股公司也將進入外資投資的範圍,進一步激發中小股票市場活力。

此外,申毅表示,隨着MSCI指數的發佈,市場多了一層投資的維度,給了很多機構被動的發展,即從主動選股向量化轉移,這是國際市場近20年的發展方向趨勢,中國今後20年的方向也是這個。

10

公私募已積極佈局

在佈局上,申毅在這一塊也做了較早和深入的佈局。一方面是推出對標MSCI的策略指數,另一方面是發相關產品。“之前已經和華證指數公司合作發佈的國內第一條對標MSCI的指數,叫華證-申毅大盤多因子量化增強策略指數,這是第一個私募發佈策略指數,如果對標多了,和投資人的合作會更加寬泛。這個指數有意識地選取了大盤,考覈基準是跑贏MSCI中國指數,非常受配置類機構歡迎。”

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志向記者表示,公司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佈局,也有考慮MSCI擴容這些因素的。MSCI對其投資會造成一定影響,外資投資是會偏向優質藍籌,中歐瑞博在投資時也會平衡配置成長股和優質藍籌。

白海峯則表示,2018年4月,公司率先佈局了業內首隻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基金——招商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基金A/C。與其它MSCI中國A股相關的綜合型指數相比,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是唯一一隻及時跟蹤A股被納入MSCI進度的指數,其成分股大概率直接受益於這一重大國際利好,能夠更便捷、快速、精準地捕捉A股“入摩”所帶來的投資機會。該指數涵蓋了A股市場衆多優質大盤藍籌股,主要集中在A股主板大市值的金融、地產、消費和科技四大板塊的行業龍頭,兼顧藍籌和價值成長雙輪驅動,將是未來外資流入的主要標的。自該基金成立以來,通過精細化專業管理把組合回撤控制在最小範圍內,超額收益明顯。

平安基金ETF指數投資部總監成鈞告訴記者,目前平安基金旗下有平安MSCI中國A股國際ETF和聯接基金、平安MSCI中國A股國際低波ETF,共計3只產品,其中平安MSCI中國A股國際ETF被動跟蹤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是跟蹤該指數的基金中規模最大的一隻。平安MSCI中國A股國際低波ETF則是在跟蹤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的基礎上,使用低波動因子策略的Smart Beta ETF。

陳龍則表示,目前創金合信基金旗下有一隻MSCI主題基金,成立於2018年2月7日,跟蹤標的指數是 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該指數一開始即按照納入A股的最終範圍來設計,不僅包含目前已納入的大盤股,也包含了未來可能納入的中小股票。因此,當MSCI擴大納入範圍時,創金合信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基金沒有集中調整持倉的壓力,可以給投資者帶來更加穩定的業績;並且,創金合信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基金已經提前建倉未來可能納入的中小股票,將受益於其他MSCI主題基金新建倉中小股票所帶來的市場影響。

高溪資產執行董事陳繼豪的策略是目前先看反彈的延續性,倉位控制在5成左右,加以必要的對沖。畢竟現在漲幅較大,市場需要調整。“MSCI的進來會關注,但他們不會影響我們原有的策略。外資在年初以來持續資金淨流入,已經表明看好新興市場的發展前景。我們有理由堅信,中國股市一定會走出牛市行情。”

你一輩子交190多萬五險一金!退休幾年能回本?算完驚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算過,從畢業工作一直到退休,每個月繳納的五險一金和個稅,加起來一共有多少錢嗎?七七幫你算了一下,貌似可以整套房了……關注“七七讀財”告訴你交了這麼多錢,在你退休幾年後能回本呢?

七七讀財

se7enmone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