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位於東京都臺東區的上野公園內。在常設展品中,除了有松方幸次郎的收藏品,還包括了後來購入的從文藝復興時期到20世紀初的西洋美術作品,共收藏了4400件繪畫、雕塑作品,如莫奈的《睡蓮》、羅丹的《思想者》《加萊義民》《地獄之門》、魯本斯的《豐饒》、雷諾阿的《阿爾及利亞風格的巴黎舞女》以及以高更爲首的後印象派畫家的繪畫作品。像國立西洋美術館這樣能夠參觀到Old Master(18世紀前的偉大畫家)作品的美術館在日本屈指可數,不論是作品的重要性還是數量,都屬亞洲之冠。

一百年的時間,他讓日本多了一項世界遺產

盤點日本近年來的重要文化事件,一定會包含國立西洋美術館 (The National Museum of Western Art)申遺成功這件大事。

2016 年7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上又多了7個國家17個設施。其中日本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成爲了日本國內第20項世界遺產(文化遺產16項,自然遺產4項),也是首項位於東京都內的世界文化遺產。

東京都人至今仍然記得當時的盛況:美術館所在的東京上野公園附近,隨處可見慶祝海報;一些書店內也擺出了世界文化遺產、建築等相關書籍; 著名的NHK電視臺還特地拍攝了探索西洋美術館的節目。

美術館外觀

一個美術館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爲何會有如此大的社會反響?這還要從一百年前一位日本企業家的執念與努力開始講起。

松方幸次郎(Kojiro Matsukata),是明治時期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松方正義(Masayoshi Matsukata)之子,耶魯大學法學博士,1896年成爲日本川崎重工下屬企業川崎造船廠的第一任社長。

不僅是實業家、官二代,松方幸次郎更是一名收藏家,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開始在歐洲大規模收購藝術品,尤其是在1916年以後的十年間,幾次訪問歐洲,經常光顧美術館,獲得了大量的藝術品,從繪畫雕塑、傢俱到掛毯,藏品數量超過一萬件,是當時全球最出色的私人收藏家之一。他原本計劃將這些藝術品運回日本, 建立私人美術館,讓日本的年輕藝術家可以“擴展全球藝術的視野”。

美術館內部

誰想事與願違,受1927年經濟危機影響,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川崎造船廠破產。松方幸次郎作爲社長辭職謝罪,被迫抵押全部家產給公司。至於苦心經營的收藏品,他將其中約8000件日本浮世繪在內的藏品帶回日本衝抵債務;400件藏品交由法國羅丹博物館負責人Léonce Bénédite保管; 最後一部分藏品保存於倫敦的一間倉庫中——這間倉庫在1939年失火,所有藝術品被燒燬一空。

二戰結束,法國將羅丹博物館中的400件藏品作爲“敵產” (Enemy property)查封,1951年根據《舊金山和約》將藏品收歸國有。1959年法國政府以“創建一座由法國建築師設計的美術館”爲條件向日本歸還370件“松方藏品”,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因此動工修建。如今的國立西洋美術館就是在松方收藏品的基礎上,後再由不少民間人士的捐贈而形成。

美術館展示廳

松方幸次郎讓日本的年輕藝術家可以“擴展全球藝術視野”的夢想最終還是實現了,儘管不是他最初設想的那樣。而且,世界文化遺產的這項榮譽,也是命運給予他的特殊饋贈。

若阿基姆· 帕蒂尼爾 在逃亡埃及的途中休息 木板油畫 31×38cm 約1515年

保羅·委羅內塞 聖凱瑟琳的神祕婚姻 布面油畫 84×100cm 約1547年

而像松方幸次郎這樣,喜歡收藏世界頂級藝術品的日本著名企業家絕非個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日本“現代化”的一個途徑——日本明治維新後一直崇尚西方科學、文化、藝術,通過收藏西方藝術品,似乎也讓日本有機會能夠進入“西方”、“現代”的遊戲,獲得平等的一席之地。

獨步亞洲的收藏品

國立西洋美術館的常設展品中,除了有松方幸次郎的收藏品,還包括了後來購入的一些從文藝復興時期到20世紀初的西洋美術作品,共收藏了4400件繪畫、雕塑作品。你會看到世界頂級藝術家的大作,如莫奈的《睡蓮》、羅丹的《思想者》《加萊義民》《地獄之門》、魯本斯的《豐饒》、雷諾阿的《阿爾及利亞風格的巴黎舞女》以及以高更爲首的後印象派畫家的繪畫作品。像國立西洋美術館這樣能夠參觀到Old Master(18世紀前的偉大畫家)的作品的美術館在日本屈指可數,不論是作品的重要性還是數量,都屬亞洲之冠。

小彼得·勃魯蓋爾 有捕鳥器的冬天風景 木板油畫 56.8×40.6cm 年代不詳

館內的鎮館之寶,當屬法國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的畫作《睡蓮》。莫奈癡迷於表現日光照射和四季更替在自然景象上產生的種種效果,因此常常反覆描繪同一場景。在這《睡蓮》系列的油畫中,莫奈側重的是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因爲油彩描繪下來的,不是所見的物體本身,而是畫家觀看的過程。他特別建造了一個玻璃牆式花園工作室,將畫架裝上滑輪,以便根據睡蓮池塘光影的變化更好地進行調整。莫奈這一生,共計創作了近300幅以睡蓮爲主題的作品,其中收藏於國立西洋美術館的這一幅《睡蓮》,創作於1916年,這幅晚期的睡蓮作品,具有壁畫的大小,創造了別樣的裝飾效果,也具有自然神祕主義的氛圍。據說,這是松方幸次郎親自從莫奈手中購得的。

莫奈 睡蓮 布面油畫
 201×200.5cm 1916年

當年,松方幸次郎向莫奈求購的《睡蓮》系列不止於這一幅,近百年來幾經流轉,有的展於人前,有的湮沒世間,也有的重見天日。就在今年,一幅尺寸爲2×4.2米(長 × 寬)的精緻油畫在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被發現,並將回到國立西洋美術館的懷抱。這幅名爲《睡蓮:柳樹倒影》(Water Lilies: Reflections of a Willow Tree) 的精美油畫創作於1916年,描繪了鮮豔的花朵在湖面上漂浮蕩漾的景象,是知名繪畫系列“睡蓮”的研習畫作,由松方幸次郎於1921年從莫奈手中購得。但是,如今它經過了幾十年的顛沛流離,其中一半已被損壞。國立西洋美術館的負責人表示,有必要對這幅布面油畫精品進行極其細緻的修復,計劃在2019年6月修復工作結束後,向公衆公開展示莫奈的經典名畫。

保羅·希涅克 聖特羅佩港口 布面油畫 161.5×131cm 1901-1902年

奧古斯特·羅丹 地獄之門

奧古斯特·羅丹 思想者(擴大版)

資料顯示,松方幸次郎的各類藏品超過一萬件,以一人之力收藏的藝術珍品,抵得上四十分之一個盧浮宮。

倫敦泰特不列顛美術館(Tate Britain)曾經公佈過一份松方幸次郎的遺失藏品清單。這份清單發現於2016年2月,寫在15張A4大小的紙上,記載着 1939年在火災中燒燬的松方幸次郎收藏藝術品名錄,詳細記錄了953件作品的名稱、藝術家姓名以及每件作品的估價,一共有255幅油畫、82幅素描、554幅版畫、17件雕塑和數件傢俱。其中包括多幅莫奈和梵高的油畫,以及羅丹的雕塑作品。

松方幸次郎收藏品的遭遇不禁讓人暢想,假如它們全部完好無損地呈現於世人面前,那將是怎樣的一種盛況呢?

一座無限成長的美術館

松方幸次郎的收藏,與後來日本民間人士的捐贈,使得國立西洋美術館內的藏品多達 4400多件。然而,除了豐富的藏品,僅就國立西洋美術館這個建築本身來說,它也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當年,法國政府同意歸還松方藏品的條件就是“創建一座由法國建築師設計的美術館”。於是,設計國立西洋美術館的重任,就落到了法國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肩上。

喬凡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羅 海軍上將維託·比薩尼 布面油畫 72×41cm 約1743年

勒·柯布西耶(1887-1965),20 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被認爲是功能主義建築的泰斗。他提出的“新建築五點”(底層架空,屋頂花園,自由平面,橫向長窗和自由立面),對 20 世紀城市規劃產生極大影響。世界上一些大城市都有以柯布西耶命名的街道和紀念館,包括巴黎的柯布西耶大街。

克羅德·洛林 森林之神塞堤瑞和女神的舞蹈 布面油畫 125×98cm 1646年

埃爾·格列柯 十字架上的基督布面油畫 61×95.5cm 年代不詳

而在“柯布西耶意識”的發展史中,日本建築不容忽視:從直系弟子前川國男等三人,再到次弟子丹下健三,直至楨文彥、坂本一成、伊東豐雄、長谷川逸子,再到後來自學柯布西耶理論起家的“清水混凝土大師”安藤忠雄,還有以柯布西耶建築構成爲研究基礎的妹島和世,這一行人已經是近代日本建築史本身了。

柯布西耶設計國立西洋美術館的經歷,堪稱傳奇,甚至超乎了他本人的預期。這裏,“設計”的涵義指單純的建築設計,而結構設計以及施工等,則交由勒·柯布西耶在日本的三個弟子來管理。具體來說,前川國男負責建設的全部內容,包括構造和設備等,而坂倉準三、吉阪隆正則是深化了柯布西耶草圖中的方案,以其中的 “模數”爲依據確定了所有的尺寸。

柯布西耶的設計,讓使用者首先進入美術館的中心,再由一條螺旋向外的動線組織參觀者到達展示空間的每一個角落; 如果在未來有展品增設的可能,美術館還能延續這種螺旋的姿態繼續向外擴張......這種以黃金螺旋線的樣式,彷彿鸚鵡螺一般可以無限向外發展的美術館體系,被柯布西耶稱爲“無限成長的建築(Musée à croissance illimitée)”的模型,最早出現在1939年他的一張草圖上。

亨利·方丹-拉圖爾 咖啡、花、水果 布面油畫 51.5×59.1cm 1865年

丹蒂·加布裏埃爾·羅塞蒂 愛之杯 木板油畫45.7×66.0cm 1867

無限成長的美術館並非單純地向外盤旋,而是在內部形成四條向四方發散的通路,將建築的整體構成有力地統一起來,將底層架空引導人們來到建築的最中央,從而使動線由建築的最內部展開,進而瓦解傳統觀念上建築與環境、與人之間的邏輯關係。在當時,這是建築學上超前的觀念與創舉。

未來,在這座“無限成長”的國立西洋美術館裏,依然會有如松方幸次郎那樣擁有無限動力的前行者爲“擴展全球藝術視野”的宏偉目標孜孜以求,依然會有無限的世界藝術藏品源源不斷地補充進來,存世久遠。而一代又一代的觀者,也將在這些藝術傑作中感受人類智慧帶來的無限震撼與感動。

誠如美學家朱光潛先生在其名作《談美》中所說:“悠悠的過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們所以還能認識出來這漆黑的天空者,全賴思想家和藝術家所散佈的幾點星光。朋友,讓我們珍重這幾點星光!讓我們也努力散佈幾點星光去照耀和那過去一般漆黑的未來。”

讓-巴蒂斯·卡米耶·柯洛 拿坡里海邊的回憶 布面油畫 84×175cm 1870-72年

保羅·高更 在海邊的布列塔尼女孩 布面油畫73.6×92.5cm 1889

保羅·塞尚 蓬圖瓦茲的橋和水壩 布面油畫59.1×72.1cm 1881

文森·梵高 玫瑰 布面油畫41.3×33cm 1889

撰文/杜崢

圖片提供/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

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

地址: 東京都臺東區上野公園 7-7

開放時間: 9:00-17:30( 週日 - 週四 )

9:00~21:00(週五、週六 )

閉館前 30 分鐘停止入場

開館時間偶有延長,詳見官方網站。

閉館日: 週一(如遇假日,則次日閉館),元旦假期

網址: http://www.nmwa.go.jp/en/

- end -

ISSUE026

郭靜

18610119068

楊揚

1581024216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