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近日股市回暖、成交量放大,A股市場迎來如火如荼的“春季行情”,上證綜指近日更是一舉收復3000點整數關口,這是繼去年6月15日上證綜指跌破3000點後,時隔近9個月重新站上3000點。

從今年1月4日創下本輪調整的2440低點後,A股在短短兩個月實現600點的大反彈,也讓不少主動權益基金收益大分化,績優基金和表現不佳的基金收益率首尾相差超過60%。

業績首尾相差64%

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分化

在大盤指數重回3000點,大盤指數收益歸零的同時,部分主動權益基金展現出出色的投資能力,爲投資者帶來不錯的收益。

Wind數據顯示,從去年6月15日到今年3月4日大盤指數歸零區間,全市場2390只主動權益基金(包含主動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區間收益率爲-1.68%,與大盤漲跌幅度基本一致。

然而,部分主動管理能力較強的基金仍舊走出獨立行情,斬獲了超額收益。數據顯示,截至3月4日收盤,從去年6月15日以來收益率超過20%的主動權益基金有32只。其中,收益率最高爲前海開源景鑫A,該只基金以38.8%收益率位居主動權益基金首位。

從基金公司賺錢能力來看,前海開源基金在此輪股市調整中可謂收穫滿滿。32只收益率超20%的基金中,前海開源旗下基金就有14只產品入圍,佔比超過4成。除了前海開源旗下基金外,華安媒體互聯網、金鷹信息產業A、永贏惠添利等基金也在本輪“過山車”行情中收穫30%以上的收益率。

而前海開源此輪斬獲,來源於去年9月底投決會做出的全面加倉的決定。

去年9月底,前海開源基金聯席董事長王宏遠建議公司召開投決會,認爲貿易摩擦的利空實際上已經出盡,A股市場迎來了難得的轉機,並針對不同契約、不同風險特徵的基金制定了不同的策略,但總體上做多方向非常明確。

除了部分穿越牛熊的賺錢基金,還有不少虧錢基金目前仍未“收復失地”。

從整體主動權益基金數據看,在股市“過山車”區間,滬指大盤歸零,而仍舊虧損的主動權益基金還有1347只,佔比爲56%,這也意味着在此區間仍有接近6成的基金並沒有收復去年跌破3000點後虧損的“失地”。

在股市“過山車”行情中,虧損超過20%的基金還有12只,這些虧錢基金的去年二季度到四季度持股倉位分別爲82%、85%、69%,呈現先加倉後減倉的趨勢,或爲躲避股市加速調整風險,但也失去了後市股市反彈的收益。其中,表現最差的基金虧損幅度達到25%,落後領頭羊60個百分點。

績優基金中混基靠加倉

股基靠行業

在本輪“過山車”行情中,混合型基金賺錢主要靠逆市加倉,而股票型基金賺錢主要靠跟對行業。

從數據來看,收益率超20%的混合型基金中,逆市加倉是基金收益的重要來源。收益率超20%的30只混合型基金,去年二季報到四季報的持股倉位分別是32%、40%、74%。隨着股市下跌,這些績優基金呈現出越跌越買、低點不斷加倉的特點,在隨後的股市反彈中,率先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

混合型基金加倉最明顯的還是前海開源基金,該公司旗下5只產品皆在半年內從0加倉到9成以上倉位,其中有4只產品是2018年新成立的基金,在加倉上相對更具優勢。

倉位上的靈活配置是混合型基金的優勢,但在主動股票型基金中,由於對持股倉位有固定的要求,除了次新基金在成立初期有倉位的調整優勢外,已經成立多年的基金只能在持倉結構上“做文章”。

從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排名看,排名靠前的股基多數是跟蹤信息電子、農業、金融等強勢上漲板塊的基金,行業主題的“風口”成爲這些高倉位基金迅速彌補虧損,並創造不俗收益的重要因素。

談及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大分化,盈虧差異加大的原因,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分析,公募權益基金近年來在A股話語權每況愈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賺錢效應的缺失。雖然一些權益基金做的不錯,但是投資者需要憑運氣才能選到;而且投資者在擇時方面無法避免人性弱點,容易在高點買進,短期業績不佳也會導致短期申贖頻繁,這對基金經理在投資佈局的規劃也會產生影響。

北京一位券商系公募副總也表示,從公募基金整體收益率情況看,不少主動權益基金穿越牛熊,體現了很好的賺錢效應,也體現了公募在投資研究上的價值。

但這位券商系公募副總也稱,“從另一方面看,公募基金的相對收益考覈機制、基金持股限制等要求,也讓許多基金在下跌中缺乏有效的控制回撤的辦法,未來要想更好體現公募基金的價值,還需要在基金中體現絕對收益的理念,爲投資者賺錢纔是硬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