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标题下“关中往事”订阅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或收藏

三过村位于涝店镇北偏东1.5公里。相传,此地就是大禹的家所在地,大禹当年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就发生在这个地方,因此得名“三过村”。村东原有禹王庙。

上古时期神农代一部以天文、历法、农事、占卜等为主洋洋八万言的“百科全书”《连山易》记载:“颛顼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五代孙鲧(gun),封于崇”。《地輿志》记载:“鄠(户),古崇国也。”《史记》记载:“鲧(gun)仕尧,治水九年,功用不成。舜摄位,殛(ji,杀死的意思)鲧于羽山,而举其子禹以代。禹痛父罔功,克自勤励,八年间三过其门而不入”。由此可以推断,三过村是大禹父母的居住地,也就是大禹的家。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一则因为敬业,二则吸取他父亲的教训,如果无功也会被舜帝杀掉。

清康熙《户县志》、《关中胜迹图》、清乾隆《户县新志》、民国《重修户县志》均记载此地为“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户县乡土志》引古籍说:禹治沣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禹一心为公,三次路过家门也没有回家看看临产和产后的妻子,后世将此传为千古美谈。禹的家便在此村。得名“三过村”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考绩地理历史,《史记•集解》: “崇国盖在丰、镐之间。” 户县就是古崇国。《连山易》:“鲧封于崇。鲧,禹父。 说明户县是禹父亲鲧的封地,是禹父亲的长期生活居住地,禹生长于户县无疑。《史记•夏本纪》:“禹以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说明户县的有扈氏也是禹的后人。《史记•夏本纪》:“启与有扈大战于甘之野。”的记载。有扈氏、启均为大禹的儿子,为大禹死后的王位继承,大战于户县的甘河、甘峪口一带。宋•《长安志》沣水下注:“昔尧时洪水,而沣水亦滥为害,禹治之使入渭,东注于河,禹之功也。”说明大禹为官后治理了户县的沣河。《诗经》有大禹治理沣河“沣水东注,是禹之绩”的上古水利史。大禹治理过涝河,《山海经》中有“牛首之山,涝水出焉”的山水记述;这说明,户县是禹父鲧的封地。禹诞生并长期生活与户县,禹成年后治理了户县的沣河、渭河。禹将户县又封于其子有扈氏。禹死后,禹子启得到王位,禹子有扈氏不服,两子大战与户县的甘河一带。所以传说的真实性很大。

了解更多户县村子介绍,关注【户县微生活】微信:hxwshq

回复“村名”即可查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