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 | 廣告合作請聯繫微信號ng8787878

泗縣,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古稱虹縣、泗州,位於安徽省東北部,東鄰泗洪,西接靈璧,南連五河、固鎮,北至東北與睢寧、宿遷毗鄰。總面積1787平方千米。

截至2016年,泗縣下轄12鎮、3鄉,常住總人口83.9萬人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1.3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4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5.3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7.09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爲28.3:32.3:39.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0568元。 [3]

泗縣歷史悠久,早在夏朝即始建制,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泗州戲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境內有自然秀美的“虹鄉八景”、楚漢之爭的古戰場——霸王城古蹟遺址、隋唐大運河通濟渠遺址等歷史古蹟。泗縣境內大屬暖溫帶半溫潤季風氣候,適於各類農作物生長,尤其是農林牧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年日照時數爲2284至2495小時,日照率52%至57%,年氣溫14℃,年均無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56%。氣候資源較爲優越,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主要氣象災害有旱、澇、風、霜、凍、冰雹等。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長,春季天氣多變,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潮頻襲。

“貧困戶貧困戶,政府就差給你立個牌位給你供着”。

近日,雲南昭通蕎山鎮合管辦一位工作人員的朋友圈,掀起軒然大波。有人反感其言論,“有辱罵歧視貧困戶之嫌”,有人則心有慼慼,稱“話糙理不糙,反映了扶貧工作的尷尬”。目前,當地紀委及監察委已介入。

事實到底如何?根據公開材料,大概如下:有貧困戶來這位公職人員工作的“合管辦”報銷醫療費用,但票據過期無法辦理。可該貧困戶堅稱看病沒錢,他只好上報領導,結果被告知“對待貧困戶要人性化處理”,最終這些票據全部報銷。當事人稱,經歷此事深感政府的扶貧政策之好,故想發朋友圈誇一下,但沒想到因措辭不當引起誤會。

公職人員的一言一行,包括在社交網絡的言論,某種程度上都代表了黨和政府的形象,當事人作爲公職人員,在朋友圈這般“暢所欲言”確實欠妥。

但“給貧困戶立牌位供着”引發爭議,也是因爲戳中部分現實痛點。這些年,扶貧工作進入攻堅期,越來越多貧困戶摘掉窮帽。但其中也有不少糟心事,最突出便是個別貧困戶年富力強卻四體不勤,“坐在門口曬太陽,等着政府送小康”。而一些幹部急於求成,不搞調研、不查家底,便搞“大水漫灌”式扶貧,也給了一些鑽營者以空間,有貧困戶甚至理直氣壯認爲“扶貧是幹部的事”,自己活得再差也有政府兜底。

前段時間,有媒體報道某些貧困戶每天不是打麻將,就是喝小酒,甚至還威脅扶貧幹部“我脫不了貧,你就交不了差”,讓人頗爲無奈。無獨有偶。前些日子一篇署名爲“某貧困縣小學生”的作文《我的理想》在網絡上熱傳。文中,這位小朋友繪聲繪色寫道“我長大後一定要成爲一個貧困戶。”而促使其立此“大志”的原因竟然是,一些貧困戶“什麼也不幹,就能享受各種扶持、優待”,讓人“欣羨”。

扶而不起、幫而不富、助而不強。種種奇葩事,讓人啼笑皆非,卻提出了一個嚴肅課題:扶貧更要先“扶志”,致富必須先“治心”。

脫貧攻堅戰中,政府再怎麼幫扶也是外力,如果自身不努力,再多的資金、再好的政策,只能養出懶漢。相較於 “送牛送羊送政策”,更要涵養勞動致富、自力更生的志氣。與其“給貧困戶立牌位供着”,莫如刨根問底、精準施策,讓擺脫貧困的內外動力同頻共振,才能最終讓好事辦出好效果。

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