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是現在門診一個常見的治療方法,尤其是兒科。今早我纔看到同學發了孩子做霧化的照片,昨天文章中的那位寶媽也提到醫生讓孩子做長期霧化。

別霧化了,副作用很大,咳嗽應該這麼治!

爲什麼霧化這麼流行?

一方面,因爲現在國家大力抵制輸液,給霧化讓出了空間。另一方面,霧化具有快速見效的優點。

以下截圖摘自丁香醫生的科普文章。

別霧化了,副作用很大,咳嗽應該這麼治!

爲什麼霧化具有這麼好的療效?

我瞭解之後,倒吸一口涼氣。難怪現在的孩子,體質越來越差。咱們先看看霧化究竟是何方神聖。

別霧化了,副作用很大,咳嗽應該這麼治!

霧化,其實就是把藥物變成霧氣,然後吸入呼吸道。這裏面通常有四種東西:

1.糖皮質激素:用於控制炎症

2.支氣管舒張劑:用於緩解症狀

3.黏液融解劑:用於祛痰

4.生理鹽水:用於溼潤呼吸道

原來用上了激素,難怪見效快。當年有不少危重的非典病人用了大量激素,撿回性命,卻得了股骨頭壞死。激素的副作用舉世皆知,但這是情非得已。如今一個小小的咳嗽就用上了激素,無異於高射炮打蚊子。

有醫生認爲,局部用激素,短期用激素不會有太大副作用。確實沒錯,但是反覆用、長期用,累積起來的副作用不就非常可觀了嗎?

我們的寶寶,從小就開始用激素,從小用到大,體質會有什麼變化,各位寶媽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

支氣管舒張劑,能把支氣管擴張了。發炎腫脹的呼吸道擴大了,自然就不咳了。但是,這並沒有解決咳嗽的原因,只是把症狀壓制住了。

別霧化了,副作用很大,咳嗽應該這麼治!

最後這個所謂的祛痰劑,其實是一種類似清潔劑的化學品,像洗潔精清潔油污一樣把痰洗掉。把洗潔精吸進肺裏,痰是沒有了,但是副作用大家可以想想。

霧化因爲快速解決了孩子的咳嗽問題,讓寶媽們放下了心頭大石,深得歡心。但是這個方法,是以犧牲孩子的身體爲代價的,本質上也沒有治好咳嗽,只是把症狀掩蓋了而已。

在沒有根治方法的情況下,霧化不失爲一種治標的辦法。所以,那位寶媽的孩子纔會被醫生建議長期做霧化。

別霧化了,副作用很大,咳嗽應該這麼治!

這就是霧化的真相!

順着這個話題,我和大家談談應該怎麼正確認識咳嗽。如果對咳嗽的認識不到位,就會犯很大的錯誤。

炒菜的時候被油煙嗆到了,咳個不停,怎麼辦?

咳出來就好了,肯定不會喫止咳藥,傻瓜都不這麼幹。然而,現實中稍微咳嗽多了,大家就想喫藥,把這個咳給止住了。

其實咳嗽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因爲肺不舒服了、不通暢,所以要咳出來。跟我們打噴嚏一樣,衣服沒穿夠被冷到了,就打噴嚏。

打噴嚏是把寒氣排出去,咳嗽也一樣的,就是要把外面進入肺的壞東西給趕出去。這個認識不到位,就會在錯誤的思想指導下,瞎治,越治越壞。

第一,咳嗽是個保護性反應;

第二,咳嗽是肺引起的,肺是主氣的,治療關鍵是調肺;

第三,咳嗽長期不好,要向五臟來求。

考慮到第一條,病好了一半,至少不會盲目喫藥;考慮到第二條,就好得差不多了;考慮到第三條,就知道向五臟求。

別霧化了,副作用很大,咳嗽應該這麼治!

臨牀上一些厲害的中醫治咳嗽,很少用止咳藥,比如川貝,而是用桔梗。桔梗是順咳的,幫助病人好好地咳,嗓子乾的人痰也出來了,排得很舒暢。這個肺的通道打開以後呢,什麼胸悶、氣喘啥的毛病,基本就解決了。

大多數咳嗽長期不好的,與心臟有關係。心臟就像太陽,肺像大氣層,心臟的熱量輻射整個肺,把肺給暖起來,肺的寒氣就排出去了。如果心臟的熱量不夠,背心就是涼的。哮喘病人的背就是冰涼的,像背個冰塊一樣。

前面那個孩子一跑就咳嗽,大概就是跑動之後心臟熱量起來了,促使肺把寒氣咳出去。但是心臟功能又不太好,所以一直都沒把寒氣咳完。再加上家長可能以爲跑是咳嗽的原因,不讓他跑了,以至於雪上加霜。其實,說不定讓孩子多跑跑,多曬太陽,這咳嗽就好了。

把心臟功能恢復,把陽氣調起來,讓胸腔發熱、背心發熱,肺裏面的寒氣受熱自然就散去了。就跟天上烏雲蓋頂,太陽昇起來,烏雲就消散了。

如果不從心臟去治療,咳嗽永遠治療不好。

別霧化了,副作用很大,咳嗽應該這麼治!

中醫建議背心發涼的病人,哮喘的病人,經常喫一點紅參。其實不是因爲紅參的止咳效果好,而是紅參大補元氣,強心脈,能把心臟的元氣扶起來,讓火力稍微旺盛一點。所以,有些老人家常年咳嗽不好,喫點紅參就好些了,就是這個原因。

如果調完心臟呢,這個咳嗽還不好,那麼就要看脾臟。

上面說了心臟是太陽,肺是大氣層,那脾臟就是土地。你這土地沒有水分,空氣就會很乾燥,天上也沒有云朵。如果脾出了問題,身體的水液就沒法送給肺,肺就會幹燥冒火,就會咳嗽。

治療咳嗽,基本上把握好心、脾、肺,80%以上的都會治癒。剩下的就是肝和腎的問題,相對較少。如果真的是腎出了問題,那麼咳起來尿都憋不住,會尿溼褲子的。

臨牀上比較好的中醫治咳嗽,包括哮喘,就是這麼一個思路,把患者的心臟調好,脾胃調好,病就好得差不多了。但是,很多小孩還是不能徹底好,爲什麼?

因爲管不住嘴啊!

比如說大夫調好他的心臟了,他覺得沒事了,又可以喫雪糕冰棍、喝冷飲了,大人也不管着。一受冷,心臟又傷了,白搞一趟。調好脾胃的小孩,咳嗽治好之後,蘋果、香蕉、梨,生冷的水果挨個喫,又把脾胃傷了,又咳起來。反反覆覆,治了又咳,咳了又治,沒個盡頭。

所以,咳嗽的病因,最終還是要歸到飲食起居上去。

別霧化了,副作用很大,咳嗽應該這麼治!

很多病跟咳嗽一樣,治好之後又復發,肯定有原因,身體不會無緣無故生病的。

歸根到底,是我們的心靜不下來,很多欲望一直糾纏我們。總想喫點涼的,總想熬夜看看手機,總想喝點酒應酬一下,這樣身體就陷入了一個怪圈。

如果你仔細想,就會發現所有病的根源都到心上去了。

既然我們要治病,那麼就要從根上抓起,也就是從心出發。把每個環節做好,然後醫生的治療介入以後,就會事半功倍,好得快也不會復發,活得也舒服。

昨天我去找給治鼻炎的大夫複診,他說看了好幾個效果都不好,因爲這些人不肯喫薑,生活上不配合。我可是老老實實地該喫薑喫薑,所以好得快。

醫生治好了咳嗽以後,把脾胃調調,把心臟調調,不要喫涼的,多幹點體力活,多活動,不是大汗淋漓地運動,接接地氣,曬曬太陽。說實話,幹體力活勝過很多藥。

近一年來,我對中醫很感興趣,我學習就想達到一個最高的高度。你光讓我學幾個藥方,治治感冒、發燒、咳嗽啥的,學點治病的方法,我就不樂意。我想達到的目標,就是能不生病,少生病,把病消滅在萌芽狀態。

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

既然病是從心裏來的,那麼治病就要先治心。病好了,就要養生,養生要先養心,養心要先養德。德,就是要順天道,上天給你什麼本能,讓你做啥,你就做啥。做到了這些,身體還會不好嗎?還會生病嗎?

現在我們再回頭看孩子爲什麼會咳嗽?

肺不好、心臟不好、脾胃不好,總而言之身體不好。身體爲啥不好啊?

孩子來到世上是張白紙,他就是按照本能活命的。所以活該他要活動啊,要喝母乳啊,要曬太陽啊,要去泥土裏打滾啊,要弄得渾身髒兮兮的啊,要去適應各種微生物啊。按照這個程序走,他的身體才能鍛鍊成長,抵抗力纔會高啊。

但是現代社會,不允許小孩子這麼做啊,生活全是各種應該。很多父母看了很多育兒書,關注很多育兒號,看很多醫生的科普,照貓畫虎,全靠理論養孩子。孩子出現什麼問題了,就非常驚慌失措,醫生說啥就是啥,科普說啥就是啥,也不調查清楚,就讓孩子做霧化。很捨得花錢,就是不用心學,導致孩子身體越來越差,生病越來越頻繁。

那麼家長要孩子身體好,首先自己要要求自己!別給孩子那麼多“應該”乾的事,讓他們幹“活該”乾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