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擊戰是二戰時期法西斯德國最常用的戰術,其中的典型戰例就是閃擊波蘭,這一戰役只用了36天就拿下了波蘭全國,要知道的是,當時的波蘭在歐洲的軍事實力也是不弱的,只用了36天,可以看出閃擊戰是高效而又快速的戰術手段,但是爲何前期有效到了後期就沒有效果了呢?

首先要從戰術上來分析,閃擊戰講求的是速度和火力打擊,全面的利用海陸空的有效打擊手段,用強大的火力快速的擊潰敵方的心理防線,可以說,閃擊戰不僅打的是速度,火力,戰術,同時還有心理,雖然很多國家的軍事實力相當的強悍,但是戰士的心理素質可能不是那麼的強,在重火力打擊下,心理防線被擊潰也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前期的法西斯德國進攻態勢猛烈,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對方堅持防守的話,閃擊戰肯定就會失效,就如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一樣。閃擊戰的一大特點是有效的運用裝甲車和坦克來進行作戰,這些機械作戰需要的是什麼?需要的是空間,例如平原丘陵一類的地方,但是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就不一樣了,這場戰役在瞭解歷史的人並不陌生,因爲這場戰役是巷戰,也就是說,德軍的空間被壓縮了,坦克和裝甲車在這裏根本就沒有作用,於是德軍就不得不用士兵來進行鋪路,這一拖就拖到了冬天,蘇聯的冬天是非常冷的,對於衣着相對單薄的德軍就遭罪了,很多德軍士兵是穿着蘇軍屍體的衣服在作戰。

也就是說對抗閃擊戰,士兵的毅力是很重要的,其次就是後勤補給,後勤補給很重要,正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好的補給,士兵很難有堅強的意志,德軍後來的閃擊戰之所以失效這一點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孤軍深入的情況下打閃擊戰,缺少了後勤補給,戰爭的物資短缺的部隊,對抗物資充足的部隊,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打得贏。

然後就是諜戰了,很多的情報都來源於間諜,這些間諜爲戰爭的勝利也有卓越的貢獻,例如在北非戰場上沙漠之狐隆美爾和沙漠之鼠蒙哥馬利的作戰,雖然隆美爾的軍隊數量和裝備數量都不佔優勢,但是起先在北非戰場上我們看到的是德軍節節勝利,這個時候蒙哥馬利還沒來到北非戰場,後來蒙哥馬利來到北非戰場之後,在一次戰役中,潛藏着敵方的間諜突然傳來消息,報告了敵方的軍事部署,而與此同時的隆美爾還矇在鼓裏,於是蒙哥馬利制定了針對性的部署,最後德軍失敗了。

閃擊戰雖然前期非常的快速有效,但是也有很大的缺陷,一個是對方士兵的意志力,另一個是己方部隊的補給線,如果對方的意志力堅定,閃擊戰很難奏效,如果己方的補給線供應不上,閃擊戰也很難奏效,這就是爲什麼歐洲內部打得是快速有效,到了亞洲和非洲就節節失利的原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