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麪包財經

原標題:遠大控股:擬1.65億收購虧損資產,自身經營現金流承壓 

於2019年7月12日,遠大控股(000626.SZ)發佈《關於收購東莞飛亞達寰球華吉潤油脂有限公司100%股權的公告》,公司擬以自有資金收購FGV Holdings Berhad持有的東莞飛亞達100%股權。本次收購總價爲1.65億元人民幣,該收購總價包括收購股權的對價及清償東莞飛亞達向FGV Capital Sdn Bhd借款的本金和所有應付利息。

以下爲本次交易概況:

據公告可知,遠大控股和東莞飛亞達主營均爲大宗商品,本次收購是否能夠產生協同效應,幫助遠大股份發展自身業務,提升公司的市場價值?

東莞飛亞達連續虧損,經營性現金流爲負

首先了解一下收購標的公司:東莞飛亞達從事棕櫚油的加工銷售,集保稅中轉、倉儲、加工及包裝等功能於一體,屬於大宗商品棕櫚油行業產業。具體業務包括:農副食品加工,食品製造,農、林、牧產品批發,食品批發零售,包裝倉儲服務等。

根據天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出具的“天衡審字[2019]02259號”《東莞飛亞達寰球華吉潤油脂有限公司2018年度及2019年1-5月財務報表審計報告》,東莞飛亞達財務情況如下表:

截止到2019年5月31日,東莞飛亞達的資產總額約2.24億元,淨資產約1.1億元,較2018年期末均有下降。

在經營業績方面,東莞飛亞達於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5.78億元,淨利潤虧損2302萬元,經營性活動現金淨流出367萬元。到2019年5月31日爲止,經營業績依舊沒有好轉,淨利潤虧損284萬元,經營性活動現金淨流出約306萬元。

根據公告信息,東莞飛亞達的經營業務可分爲四個部分,分別是棕櫚油銷售,加工收入,倉儲收入,其他業務。於2018年,棕櫚油銷售實現營業收入5.5億元、加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96萬元、倉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2493萬元、其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7萬元。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審計報告中,東莞飛亞達管理層對於公司的可持續經營假設是基於公司擁有充足的營運資金。而根據財報信息,在2018年東莞飛亞達擁有流動資產約6618萬元,而流動負債則有1.23億元,遠遠大於流動資產,營運資金爲負。

同樣的經營問題,遠大股份收購原因幾何?

接下來看一下收購方:遠大控股是一家以大宗商品貿易爲主營的企業,經營主體爲全資子公司遠大物產集團有限公司。遠大物產主營石油化工、能源化工、金屬、農產品等大宗商品貿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從傳統的現貨貿易商發展成爲大宗商品交易商。

在經營業績方面,從2014年到2017年,遠大股份的營業收入穩定增長,但在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0億元,相比去年下降34.97%。關於收入的減少,公司在年報中給出的解釋是:由於2018年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受國內宏觀調控去槓桿緊貨幣和中美貿易戰升級等不利因素影響,遠大控股主營大宗商品的市場需求相對低迷,價格總體較上一年度呈現小幅下降通道中的大幅波動,一定程度上導致公司銷售收入同比減少。

下面看一下利潤情況。除2016年外,遠大股份近些年的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均發生較爲嚴重的虧損,於2017年和2018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額分別爲2.75億元和2.8億元。2019年一季度,扣非後歸母淨利潤扭虧爲盈,金額約1983萬元。最新披露的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遠大控股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4300萬~5000萬,同比增長216%-234%。

從現金流來看,經營性活動除2016年發生少量現金流入以外,其餘各年均爲現金淨流出。尤其是2018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10.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46.69%,年報給出的主要原因是本期公司銷售收入減少。其次,公司認爲爲了應對合同履行風險而付出的人力物力也間接導致了經營性現金流的惡化。

這樣看來,東莞飛亞達和遠大股份似乎有同樣的利潤虧損和經營性現金流問題。

最後來對比一下雙方已披露的財務數據,截止至2018年年末,遠大股份擁有總資產約69.6億元,是東莞飛亞達總資產的29.4倍;淨資產爲27億元,是東莞飛亞達23.7倍;收入規模更是遠超東莞飛亞達約114.3倍。從營運能力來看,遠大控股的總資產週轉率約是東莞飛亞達的4倍,即遠大控股對於資產的使用效率可能更高,資產投資的效益也可能更好。

那麼,無論是公司規模還是營運能力、盈利能力,東莞飛亞達都是遠不能夠爲遠大控股帶來顯著提升,那此次背後收購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收購是否能幫助遠大股份戰略發展,值得關注

據公告顯示,本次收購東莞飛亞達主要有三個戰略目的:一是拓展棕櫚油精煉分提加工業務、包裝油與終端分銷業務。二是利用其倉儲優勢,實現貿易與倉儲的良性配合。三是有助於拓展下游客戶,提高公司聲譽。

從公司的經營業務上看,收購東莞飛亞達確實能夠符合公司當前推進貿易服務化,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的發展戰略。但值得注意的是,東莞飛亞達的倉儲業務和加工業務並不是其核心業務,而且加工類業務在2018年營業利潤虧損較爲嚴重。因此,東莞飛亞達的棕櫚油加工技術是否真的能夠幫助遠大股份拓展精煉加工類業務以及滿足下游企業對於供應品的加工需求,仍有待驗證。

本次支付收購對價的資金來源於遠大控股的自有資金,不涉及募集資金項目。根據2019年一季度報告顯示,遠大股份的貨幣資金有29.8億元,本次收購總價爲1.65億元,佔遠大股份貨幣資金的5.5%。似乎支付本次收購的對價並不會對遠大股份造成太多的資金壓力。

就資本結構來看,遠大股份流動負債有47.54億元,非流動負債有6.08億元,資產負債率爲66.32%,流動比率爲1.62。收購東莞飛亞達將會增加1.1億元左右的流動負債,對遠大股份的資本結構和流動性影響較小。

此次收購東莞飛亞達是否真的能夠爲遠大股份提供新的增長點,值得後續關注。(WGX)

東莞飛亞達 遠大股份 遠大控股 東莞 飛亞達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