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幾天後,當韓永亮上門看望老人時,老人拉着他的手激動地說:“我原來怕生病沒人知道,睡覺時不敢關門,門口每天都用絲巾塞着,怕門自動關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韓永亮立即爲古麗巴哈爾·吐爾迪做了檢查,發現腸梗阻不能排除,隨即決定送老人去醫院。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RAHal4gTBiXv\"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勝利峯上空那顆永亮的星\"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韓永亮爲古麗巴哈爾·吐爾迪按摩治療腿傷。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位於天山北麓、海拔1700餘米的伊吾縣城風光秀麗,白天藍天白雲,晚上繁星似錦。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入夜,韓永亮散完步,照例沿着通往勝利峯的步道爬到半山腰,坐在大石頭上舉頭望天,尋找浩瀚夜空中的一顆顆星星。他說,如果把經歷近三年援疆生涯的自己比作夜空中的星星,他很想做永亮的那一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援疆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他把一個科室變成一個病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韓永亮是河南省第九批援疆醫生,援疆之前是濮陽市中醫院康復科副主任。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吾縣人民醫院原本沒有中醫科室。2017年2月,他和李運峯兩位援疆中醫的到來填補了這個空白。醫院專門成立了中醫維吾爾醫科,讓他擔任科室副主任,從此開始了他的援疆生涯。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科室的辦公與治療都擠在20餘平方米的房子內,除了他和李運峯之外的4個人中,3個是剛畢業的學生,1個是從超聲波科轉來的,這讓他感到了壓力。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性格要強的他和自己較上了勁兒。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科室成立的第二天起,韓永亮每天起早貪黑,從病房設計到儀器購置,從人員培養到制度建立,從病歷書寫到治療手法,他都是親力親爲,不敢有絲毫馬虎。當得知濮陽市中醫院已經啓用6S管理後,他馬上聯繫,很快把這項先進的管理制度運用到新建的科室,使整個科室一開始就擁有了高水平的管理平臺。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人都強,科室才強。韓永亮傾其所學,從鍼灸、推拿等基本功開始,把自己精通的針刀、神經阻滯、埋線、頸腰椎復位手法治療、鍼灸鬆解治療等“祕籍”,手把手地傳授給他帶的2個徒弟,還把他們送到濮陽市中醫院學習。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韓老師平時笑眯眯的,非常和藹,但教我們推拿、鍼灸技術時卻非常嚴厲。有一點做不到位,他都要求我們反覆做上好多遍才罷休。沒想到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我們能單獨頂崗了。”徒弟藺文瑞說。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東天山腳下的草黃了又綠,韓永亮的科室也一天天壯大起來,無論是門診接診量還是住院人數都成了全醫院最多的,昔日小小的科室也變成了經常需要加牀才能滿足需求的大病區。每月的各項考評,中醫維吾爾醫病區都穩拿全院第一。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冬夜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他背起維吾爾族親戚去就醫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12月21日夜,伊吾縣的氣溫已經降至零下27攝氏度,寒冷讓夜晚變得尤爲寂靜。剛剛睡着的韓永亮被手機鈴聲叫醒。他接通電話,裏面傳來一個焦急的聲音:“韓大夫,快過來,你的親戚古麗巴哈爾·吐爾迪大媽生病了,她一直喊你的名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獨自一人居住的維吾爾族老人古麗巴哈爾·吐爾迪今年已經61歲了,她幼年時因爲車禍導致右手殘疾。多年前,無兒無女的古麗巴哈爾·吐爾迪離婚了,平時生病了都是韓永亮跑前跑後,爲老人做飯送藥。老人也把韓永亮當作自己的親弟弟對待。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放下電話已是凌晨2時,韓永亮迅速穿上衣服,衝出房間。可屋外哈氣成冰,步行到古麗巴哈爾·吐爾迪家大約需要半個小時,爲節約時間,韓永亮決定騎電動車過去。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茫茫夜色裏,頂風騎行的韓永亮很快發覺自己的胳膊、腿被凍得麻木不聽使喚,但最終還是順利抵達古麗巴哈爾·吐爾迪居住的小區。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進小區後,我遠遠就看見古麗巴哈爾·吐爾迪家裏燈光亮着,也聽到一些慌亂的聲響。”韓永亮立即衝了進去,看見老人在牀上痛苦地呻吟着,鄰居聚集在周圍卻束手無策。此時的古麗巴哈爾·吐爾迪,見到韓永亮就如同見到救星一般。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韓永亮立即爲古麗巴哈爾·吐爾迪做了檢查,發現腸梗阻不能排除,隨即決定送老人去醫院。看到老人痛得不能走路,韓永亮二話沒說,背起老人就往伊吾縣人民醫院趕。一路上,韓永亮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冷風一吹,額頭上都結了冰。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醫院後,韓永亮陪着老人做了CT等檢查,又陪伴老人做了灌腸治療,老人腹痛這才慢慢緩解。可韓永亮還是不放心,爲老人辦理住院手續後,一直在醫院照顧老人。兩天兩夜,等古麗巴哈爾·吐爾迪痊癒後,韓永亮才放心地把老人送回了家。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是在2017年3月參加‘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時和古麗巴哈爾·吐爾迪結成親戚的。當時老人手裏緊緊抱着一頂維吾爾族帽子,一見到我就笑着把帽子塞到了我的懷裏。”韓永亮說,從那時起,他就覺得自己在新疆有了一個家,多了一位姐姐。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幾天後,當韓永亮上門看望老人時,老人拉着他的手激動地說:“我原來怕生病沒人知道,睡覺時不敢關門,門口每天都用絲巾塞着,怕門自動關上。現在好了,有了我的醫生弟弟,我可以放心睡覺,門口再也不用塞絲巾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情懷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他用愛心仁心詮釋着醫生的天職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穿城而過的伊吾河奔流不息,清澈的河水養育着這片土地上的一方人。韓永亮援疆的日子也像伊吾河的河水一樣,日復一日地流淌着。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吾縣氣候寒冷,當地很多人都患上了膝關節炎、腰椎病、頸椎病等疾病,韓永亮獨創的中醫鍼灸和維吾爾醫中草藥結合的治療方式,便有了用武之地。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吾縣秀水苑社區90歲的維吾爾族老人夥加尼亞孜患頸椎骨質增生,發作起來疼痛難忍。老人的孩子在外地工作,每次都是獨自一人到醫院看病。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7月的一天,夥加尼亞孜到醫院,一邊囔囔,一邊比畫着在臀部打針。經過護士翻譯,韓永亮才明白,以前他到此治療,醫生給他注射過消炎鎮痛液,老人記成了“青黴素”。韓永亮和老人解釋,老人耳背聽不清。最後,韓永亮對老人進行了仔細檢查,並免費給他做了穴位注射和鍼灸、推拿理療。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週後,護士告訴正在查病房的韓永亮:“那位聽不見、解釋不清的老人又來了。”韓永亮停下手頭的工作,急忙跑了出去。夥加尼亞孜一見到韓永亮,就緊緊抓住他的手,用含糊不清的話語說個沒完。護士在一旁翻譯說,老人的頸椎不疼了,他是專門過來感謝援疆醫生的。不過,韓永亮還是聽懂了老人最後說的那句“亞克西”。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解除患者的病痛是醫生的天職,患者的一句‘謝謝’就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這是韓永亮每次召集科室醫護人員開會時常說的一句話。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越來越多的患者在韓永亮的精心治療下獲得痊癒,韓永亮在伊吾縣羣衆中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吾鎮大石頭村50歲的阿依古麗·沙依木患肩周炎、肩椎病多年,每到晚上就被病痛折磨得睡不着覺。2018年冬天,韓永亮在大石頭村義診時瞭解到這一情況後,鼓勵她到伊吾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第二天,阿依古麗·沙依木住院後,韓永亮針對她的病情制訂了周密的治療方案,每天爲她做一次鍼灸,還採取理療、牽引等多種治療手段綜合施治。半個月後,阿依古麗·沙依木痊癒出院。回到村裏,她逢人就說:“我疼痛了這麼多年,不知道到哪兒看。還是援疆醫生厲害,一下子就把我的病治好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近三年孤獨、單調的援疆生活裏,韓永亮把無私的愛都傾注到了這裏的患者身上,對數千公里外的家人卻虧欠太多。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春節,韓永亮的奶奶因肺性腦病住進了醫院。農曆臘月二十九,奶奶病情突然加重,因呼吸衰竭被轉入重症監護室,韓永亮在家休假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醫院度過的。假期結束時,他實在不忍心離開重病在身生死未卜的奶奶,想再多陪她幾天,他爸爸卻勸他說:“既然去援疆,就一定要把工作幹好,不能給醫院和組織上添麻煩。”在他爸爸的勸導下,他按時踏上了返疆之路。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最愧疚的是在兒子最需要父親陪伴時,缺失了三年的父愛。這是用什麼都無法彌補的。”韓永亮說,援疆之初,他剛上初中的兒子正值叛逆期,不聽管教,讓妻子頭疼不已。妻子經常打電話向他訴苦,他只能一邊安慰妻子,一邊通過微信和兒子溝通。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兒子所在的學校明令禁止給住校生帶零食。有一次,他兒子因禁不住同學的哀求,違反禁令帶東西到學校被老師勸退。他兒子慌了神,主動打電話給他:“爸爸,我不想退學,該怎麼辦啊?”韓永亮自然不會放過這次教育兒子的好時機,在電話里語重心長地說:“兒子,你現在長大了,有自己的思維能力,做錯事就必須有擔當。學校的規定就是一個紅線,你觸碰了就要付出代價。”過了兩天,他兒子打電話說:“我寫了深刻檢查,並保證以後不違反學校的規定,老師答應不讓我退學了。”從那以後,他兒子一下子變得懂事了許多,不但學習認真了,還經常發微信和韓永亮交流。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常年不在家,最喫苦受累的是我老婆。她不但要上班、做飯、看管兒子學習,還得時常看望兩邊的老人,真難爲她了。”韓永亮說着,打開手機讓記者看妻子前幾天發給他的一條微信消息:“你不在家,我最害怕生病。如果我生病了,孩子咋辦?你常說你援疆是爲大家,我操勞是爲小家,想想你說的也對。你放心吧,就是再難,我也會照顧好咱們的小家……”(記者 楊少軍 賀德敬 周源 文\u002F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援疆感悟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難捨對這片土地的眷戀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韓永亮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RAHbU9OUzlFQ\" img_width=\"422\" img_height=\"600\" alt=\"勝利峯上空那顆永亮的星\"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在我們援疆公寓餐廳,牆上貼着這麼一句話:“不是什麼花都能開在天山上,雪蓮做到了;不是什麼樹都能長在戈壁上,胡楊做到了;不是什麼人都能援疆,我們做到了。”兩年多來,這句話一直在激勵着我。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一個幸福穩定的環境到一個陌生艱苦的新環境,近三年的援疆生活不是遊玩、不是度假,而是實實在在的付出與奉獻。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兩年半前剛到伊吾縣人民醫院時,我所在的科室只有一間20餘平方米的房子,3個醫療人員都是剛剛畢業的學生。經過一個多月的瞭解和與院領導的認真協商,一趟趟把科室需要的一些設備配齊,我還自費購買了針刀、牽引枕套、埋線針具等工具,終於在2017年4月正式成立了中醫維吾爾醫科。我們科室剛成立時患者不多,我和同事一起努力,多次到伊吾鎮大石頭村、土葫蘆鄉義診,向農牧民發放健康宣傳單,建立微信羣等。兩年多來,科室從無到有、病人從少到多,我的2個徒弟從實習生到獨立診斷看病……我的辛勤付出得到了應有回報。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我和我的維吾爾族親戚古麗巴哈爾·吐爾迪一起學習、一起勞動。她手腳活動不便,我在冬天大風降溫時帶去蔬菜和日常用品,囑咐她不要出家門;她生病時,我到家裏看望;住院時,我在她身邊陪護;出院時,我幫她墊付醫療費用……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要說我三年援疆留下了什麼,我想就是1個科室、2個徒弟、1個親戚,還有我對新疆、對伊吾的那份深深的眷戀。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41478201691393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