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泊車位施劃不配套,沿街店家經營遇困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南昌蘇圃路花市一條街是生長於市井、深耕於鬧市的特色老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營石鍋魚的遊女士告訴記者,她本是奔着船山路美食一條街的名氣而來,希望靠着美食街的人氣創業成功。

"\u003Cdiv\u003E\u003Ch1\u003E編者按: \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近日,南昌市蘇圃路花市一條街商戶向報社反映商鋪經營困難的現狀。在他們的講述中,導致花市衰敗 重要原因,就是“停車難”。這引起了我們的關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天的南昌,正奔跑在建設中部消費中心城市的大道上。4月出臺的《南昌市進一步激發商貿消費潛力促進商貿消費升級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 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中,計劃3年內打造不少於100家南昌瓦罐湯品牌店、培育特色商業街鎮、鼓勵發展24小時不打烊餐飲 店……爲廣大市民勾畫了“無節造節、有節造市”“車水馬龍”“人氣高漲”的繁榮商貿景象。不 過,南昌蘇圃路、船山路原本已經成熟的“花市 一條街”“餐飲一條街” 等特色街區的窘境,與《三年行動方案》描繪的景象相比,顯然並不完全吻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可否認,路內泊車的確是城市管理的大難題。更不可否認的是,高效科學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必定會形成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說,“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如何在城市的精細化管理中, 盡最大可能推動政府、 社會、市民同心同向行動,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市民勤勞之手同向發力,讓人民羣衆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是一個需要認真解答的發展之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江西省委書記劉奇在4月的工作調研中指出, 城市建設要“努力走出 一條體現時代發展、彰 顯江西特色、順應人民期盼的城市建設之路, 讓城市更加宜居宜業、 精緻精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歷時20余天深度調查推出的這一系列報道, 實際上聚焦的並不僅僅是停車難這一“城市頑疾”,而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和思維。\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40a0cab715f42d3be4d4a0570195c23\" img_width=\"4032\" img_height=\"3024\" alt=\"“花市一條街”呼籲取消蘇圃路禁停!泊車位施劃不配套,沿街店家經營遇困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南昌蘇圃路花市一條街是生長於市井、深耕於鬧市的特色老街。花市一條街因爲賣花,使英雄城多了一份柔情和浪漫。但從2018年4月開始,蘇圃路全線禁停,這條雙改單的街道不但整潔,而且秩序井然。但似乎城市管理者們忽略了一個問題——花市一條街上店家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減少了近一半。\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花街的憂鬱故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全線禁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關鋪近一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月30日晚6時,“金色花屋”老闆楊敏起身爲一些鮮花噴了點水後,又玩起了手機。這一整天,楊敏沒有賣出去一枝花,也沒有一位客人進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昌蘇圃路的花市一條街,北起疊山路,\u003Cspan\u003E南至\u003C\u002Fspan\u003E民德路,全長不到300米。曾經,這裏是鮮花銷售的店鋪集中點,也是流行花語的標註地。但2018年開始,因爲蘇圃路全線禁停,全街有26家花店,如今只剩16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條街上開店太難,幾乎經營不下去了。”楊敏捋了捋頭髮,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她在蘇圃路上經營花店已經有十多年,如今對花市一條街和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不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6年,“金色花屋”是蘇圃路上零星幾家花店中一家。2010年左右,年輕人之間的送花熱,讓花市一條街逐漸成型。2014年左右,近30家的花店終於形成特色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時,每個週末都有好幾輛花車排隊裝花,一個月能賺四五萬。”說起昔日,楊敏眼裏閃露這光芒。不過,這光芒瞬間消失。楊敏說,因爲老客戶反映蘇圃路停車不便,現在不\u003Cspan\u003E願來\u003C\u002Fspan\u003E花市一條街消費,街上最好的店,也只能保本經營。\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1d58ee75ac9464eb0bb0d52016deac8\" img_width=\"4032\" img_height=\"3024\" alt=\"“花市一條街”呼籲取消蘇圃路禁停!泊車位施劃不配套,沿街店家經營遇困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顧客不上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每天都扔花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昨晚到今天上午,沒來一位客人。”7月14日是週日,久雨放晴的蘇圃路花市一條街看上去幹淨而整潔。“上品行花藝”店主李鐵梅衝嘆了口氣,對正在清理鮮花的店員說:“這束花,是今天扔掉的第二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約30平方米的“上品行花藝”裏,擺放了30多個品種的花卉。店員每日的工作,是把新進的鮮花包裹成漂亮的花束,再把已經枯萎的花束作爲垃圾處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生意已經少了7成。上個月,除掉電費、房租,等於沒賺錢。”現在,李鐵梅的店裏,已經沒有一支類似“厄瓜多爾玫瑰”這種上檔次的進口花了。“成本價30多元,賣不出去,虧得厲害。”李鐵梅早已萌生了撤離蘇圃路花市一條街的念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1”花店是花市一條街出現的第一家花店。這22年來,店主潘紅嵐經歷了歡喜和憂愁。潘紅嵐認爲,店主扔花也是無奈。前幾年蘇圃路沒禁停時,花街人來車往,做好的一束花瞬間就能賣出去。如今,街面整潔了,客流量卻斷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現在,刨去店鋪成本、人員開銷,好多時候都是虧錢的。”潘紅嵐直言,“我把大部分精力花在網上銷售,但算上物流費,成本更高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打造特色街\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店家盼春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蘇圃路是雙向2車道,路邊原劃有停車位,方便了經營者和消費者。但2018年4月25日開始,爲確保南昌地鐵2號線八一廣場站施工順利,公安交管部門取消蘇圃路、福州路(廣場北路至省體育館西門南側)沿線佔道臨時機動車停車泊位;緊接着,電子警察在蘇圃路上崗、轄區交警頻繁巡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瞭解到,花市一條街的所有泊車位取消後,距離它最近的停車點在不算遠的環湖路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南昌市進一步激發商貿消費潛力促進商貿消費升級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中指出,在現有城市商圈、商業街基礎上,培育建設3條有地方特色的商業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動方案的出臺,花市一條街的店主期盼春風再來。但觀望已久的潘紅嵐失望地問記者:“爲什麼花街禁停、取消泊位,從來就沒有一家單位實地調研一下,看一下這條特色街的現狀?”\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美食街的日與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美食街成了禁停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夜市業績差口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雙休日的省城西湖區船山路美食一條街,白天與夜晚一樣乾淨、整潔。這條美食一條街,也因24小時全路段禁停、電子警察、交警巡邏實時糾處,讓美食一條街的商戶有苦說不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條街再這樣整下去,整條街都要黃,大家都沒有買賣做了。”來自東北經營生蠔店的謝姓店家告訴記者,他在2017年經朋友介紹來的船山路開店。當時,一說南昌的美食街,南昌人都說船山路有名。可自從2018年底電子警察開始抓拍之後,因爲消費者大大減少,生蠔店的生意就難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方說,原來每天能賺100元,現在只能賺30元;生意少了7成多。”謝老闆很是無奈的搖頭,“再這樣幹下去,就是等着倒閉。”現在,謝老闆很希望美食一條街附近能有個停車場,能方便前來喫飯的顧客停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營石鍋魚的遊女士告訴記者,她本是奔着船山路美食一條街的名氣而來,希望靠着美食街的人氣創業成功。2017年開業伊始,石鍋魚店每日營業額可以有四五千元;可現在即便是雙休日,收入也只有2000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整條街禁停抓拍。時間一長,客人都去停車方便的大店、老店去了。”遊女士說,船山路美食一條街“嚴管”之後,日子都不好過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臨街小店苟延殘喘,沒有停車位苦不堪言。今天的小店小個體,明天可能發展成爲老字號。真希望能多給我們小餐飲店發展空間。”“美食一條街”多名受訪店主表示,有關部門不爲臨街店鋪配套規劃停車位,成爲臨街商鋪難發展的“致命傷”。\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80bb6e627064557813a91c4bf6402c7\" img_width=\"4032\" img_height=\"3024\" alt=\"“花市一條街”呼籲取消蘇圃路禁停!泊車位施劃不配套,沿街店家經營遇困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交警+城管嚴管\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店家直呼喫不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爲“嚴管”導致的美食一條街街面冷清,不僅讓小店、新店大呼“喫不消”,就連街上知名老店、大店也爲此煩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船山路美食一條街“老陳蝦霸”龍蝦店胡店長告訴記者,該店2014年10月份開張至今,已有5年;是船山路的規模最大的餐飲企業之一。但自從船山路實施“嚴管”,進行24小時電子警察不間斷抓拍禁停後,店裏生意“一落千丈”,業績至少下降了4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際上,爲做好夜間經濟、繁榮夜間市場,4月9日《南昌市進一步促進夜間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中指出,“在不擾民、不影響交通秩序等前提下,晚上9時後對夜間經濟消費街區的夜間經營行爲實施放寬擺買管制政策”,並要求各縣(區)政府、市公安局交管局、市城管局負責實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些時候,街道辦組織了美食街所有餐飲店負責人開了個協調會,打算收集各店對‘嚴管’的意見和建議去協調反映,到現在還沒下文。”胡店長告訴記者,船山路上各家餐飲店聽說政府打算發展“夜市”經濟,心氣本來都很旺。可等來等去,還是和現在一樣,依舊“嚴管”沒有絲毫變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船山路“豆腐烤大魚”店主樊老闆則告訴記者,他們店是船山路最老的餐飲店之一,已經開了20多年。自從2018年8月份實施禁停之後,像他們這種老牌餐飲店業績都下滑了5成之多,現在也只能靠老顧客維持生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樊老闆鬱悶地說,現在不僅交警進行管控,還有城管也參與其中,可謂是“雙管齊下”:原來本是每日下午5點後交警會進行沿街巡查貼單至凌晨2點,而現在城管也會從傍晚開始,沿街巡查至晚上12時。更嚴厲的是,現在所有商家店鋪門口多了一條覆蓋了整條船山路的“黃線”,就連店鋪臺階上也不能擺放任何物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要要商家擺放桌椅越過黃線,就會被電警抓拍報給城管進行罰款,24小時不間斷。”樊老闆問記者,“說好放寬管制的‘夜市’政策,怎麼到我們這裏就不靈了呢?”\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a503b4497804c518da3234dc207c963\" img_width=\"4032\" img_height=\"3024\" alt=\"“花市一條街”呼籲取消蘇圃路禁停!泊車位施劃不配套,沿街店家經營遇困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外賣兩輪電動車也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嚇跑外賣小哥\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停個電動車,拿個外賣就2分鐘時間,交警抓到都要罰款10元。”一位某知名外賣平臺送餐員告訴記者,至從船山路實施24小時禁停抓拍後,他們做外賣的也“深感苦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沒有禁停之前,船山路是各大外賣平臺的“取餐大戶”。因船山路是南昌的美食一條街,有着各式各樣的沒美食,又是在老城區。每日中午至第二日凌晨,來取外賣的送餐員絡繹不絕。但是至從實施禁停後不僅沿街商鋪苦不堪言,外賣行業也深感苦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來晚上6點到12點是船山路取外賣的高峯期,現在我們爲了避開交警,只能在下午交警巡邏不是那麼密集的時間段來取外賣。”從2018年底開始,各外賣平臺的外賣小哥只要將電動車停至商家門口,一旦被交警發現,就會現場處罰10元罰款。在與記者交談時,外賣小哥正好看到一輛交警巡邏車緩緩開來,立即扭動電動開關,匆忙中留下一句:“不說了,交警來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圖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李巧\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44458219031809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