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4年在北京舉辦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的時候,李少春和錢浩梁分別登臺扮演了《紅燈記》中的李玉和。錢浩梁就是李少春的B角。

2018年10月17日這天是重陽節,當我在長安大戲院的舞臺上,再次看到他的時候,我發現他跟之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變化。不僅頭髮已經全白,而且整個人顯得很清瘦。當天他爲大家演唱了《響馬傳》選段,味道還是那個味道,再次贏得滿堂彩。可是當他唱完走下舞臺時,我發現他的腿腳明顯不是很利索,最後還是在一位小夥子的攙扶下,才走向了後臺。

不過他的精神狀態很不錯,一點也看不出他是個已經84歲的老人了。

是的,他就是錢浩梁,一個在特殊的年代裏,因在現代京劇樣板戲《紅燈記》中扮演李玉和而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我想,哪怕是到現在,在更多觀衆的心裏,他都是“李玉和”的代名詞吧?

不過呢,他自己卻始終並不承認現代京劇樣板戲《紅燈記》是他的拿手好戲。

而且從一開始,《紅燈記》中李玉和這個角色的扮演者,第一選擇也並不是他,而是他的師傅李少春。

李少春是誰啊?那可是我國京劇界響噹噹的一代名師啊。

能夠成爲李少春的學生,對於剛從藝校畢業沒多久的錢浩梁來說,是多麼榮幸而難得的事情啊。

當然錢浩梁本身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可造之材。

1934年,錢浩梁出生於一個梨園世家。他6歲就跟隨父親學藝,10歲就進入了上海戲曲學校。1956年,他從中國戲曲學校畢業,並因出色的成績,而被留在學校實驗京劇團做演員。那時的他,就已經是一名“全活”大武生了。

而錢浩梁走紅,是在1959年,這一年,他在《伐子都》這齣劇中扮演了子都一角,一炮打響。當時在京城的戲曲圈,幾乎都知道了這個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又唱唸做打都很到位的年輕後生。這一年,錢浩梁年僅24歲,還不滿25歲。

那他又是如何成爲現代京劇樣板戲《紅燈記》中的李玉和的呢?

這事兒得從1962年說起。

這一年,由梅蘭芳任團長的中國京劇院爲了充實演員隊伍,決定從中國戲曲學校實驗劇團挑選40名年輕演員,錢浩梁因個人條件很突出而被選中。

到了中國京劇院以後,他更被安排成李少春的學生。這對錢浩梁來說,無疑是意外的驚喜。

而李少春顯然也很喜歡錢浩梁這個徒弟,每每將自己積攢下來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錢浩梁很是用功刻苦,在李少春的指點之下,他很快就在中國京劇團嶄露頭角。

1963年,中國京劇院的導演阿甲接到一個任務,那就是將《紅燈記》改編成現代京劇,搬上舞臺。

經過反覆研究,劇院確定了這出戏的演員名單爲:李少春扮演李玉和、高玉倩扮演李奶奶、劉長瑜扮演李鐵梅、袁世海扮演鳩山等。同時爲了穩妥起見,團裏還給每個角色安排了一個B角。錢浩梁就是李少春的B角。

後來我們在舞臺和銀幕上所看到的李玉和的許多唱段和造型,其實都是由李少春所創作和設計的。

1964年在北京舉辦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的時候,李少春和錢浩梁分別登臺扮演了《紅燈記》中的李玉和。

而錢浩梁那魁梧的身材以及在表演中所體現出的英雄氣概,也被很多觀衆所牢記。

但恰在此時,中國京劇院卻開始有了“李少春不像工人,不適合演李玉和”等之類的傳言。漸漸地,曾經名震四方的李少春被冷落了下來,而作爲B角的錢浩梁,卻得到了更多的展示機會。就包括當時十分紅火的《戲劇報》在宣傳《紅燈記》時,也直接選用了錢浩梁的劇照來作爲封面。

幾乎一下子,錢浩梁就更紅了。

1965年,《紅燈記》進行巡迴演出,一路都是由錢浩梁擔任主演,而李少春卻已經“靠邊站”。所有媒介在宣傳《紅燈記》時,也總是會利用大篇幅來介紹錢浩梁,而無人再提及李少春。

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本很敦厚朴實的錢浩梁,品嚐到了走紅之後的那種風光無限的滋味。他當然希望這樣的滋味能夠長久一些,再長久一些。

而他的身後,也好像有一隻無形的手,不由自主地將他推進到了那場波濤洶湧的“運動”漩渦之中。

1966年,隨着那場運動的到來,阿甲、李少春等人自然都被打倒了。錢浩梁先是作爲“黑苗子”被貼大字報,但是不久,他就搖身一變,成了中國京劇院的黨委副書記。一時之下,原本只是一名普通演員的錢浩梁,倒成了整個劇院的第一把手。

1970年,現代京劇樣板戲《紅燈記》被拍成電影,在全國放映,錢浩梁更是紅得發紫。這時他的名字已經改爲了“浩亮”,浩大明亮的意思。

此後浩亮平步青雲,甚至成爲文化部副部長,開始參與國務院文化組對全國文藝工作的指導。

但好在錢浩梁始終都沒忘記自己是個演員。他在成爲領導之後,並未放棄對自己業務的要求,無論工作多忙,他都保持着練功的習慣。

那時的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有一天不讓他演戲了。

是的,錢浩梁是一位很優秀的京劇演員,同時,也是一位“很聽話”的幹部。

我想,也許正是因爲“太聽話”,而使他的人生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

在他最當紅的時候,他一言九鼎,所住的房子,也從劇院的宿舍,搬到了梅蘭芳先生的寓所。

但這一切很快就化爲烏有。1976年10月,隨着那場運動的結束,浩亮被隔離審查。

1981年,在經過了長達5年的審查之後,浩亮終於得到了“免於起訴”的通知。這時,他又將自己的名字改回了錢浩梁,然後回到了自己原本在魏公村筒子樓裏的家。

錢浩梁回家之後,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重返舞臺。可是這個心願,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都無法得到實現。

直到1983年,他接到了河北省藝術學校的調令,安排他到該校擔任老師。

據說錢浩梁接到這個調令的時候曾失聲痛哭。因爲這張調令,無疑讓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使他感受到“新的生活在召喚”。

到了河北藝校,錢浩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到教學中,不遺餘力地將自己的技藝傳授給自己的學生,就像當年自己的老師李少春教自己那樣。

同時,在生活中,他變得十分謹慎,幾乎從不多言多語。而無論去到什麼地方,他都會戴上一副墨鏡。

可是,錢浩梁卻從未放棄自己重返舞臺的心願和想法。他常年堅持練功,爲自己能夠有朝一日重新唱戲做好準備。

1988年12月,已經七八年沒有登臺的錢浩梁,終於再次得到了一個機會,那就是參加在北京中山公園舉辦的三天義演。當錢浩梁得知自己可以演出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爲這次演出做了十分充足的準備,結果一出場,就獲得了一個滿堂彩。

1989年元旦,錢浩梁在天津電視臺出演了傳統劇《豔陽樓》,再次引起轟動。

錢浩梁終於又可以以演員的身份重返舞臺了。還有什麼,比這更令人高興的事情呢?

可是,這之後的每次演出,他卻很少再唱《紅燈記》的唱段,每次都是在觀衆很高的呼聲中,他纔會唱上一段《窮人的孩子早到家》或者是《臨行喝媽一碗酒》等。

錢浩梁說:

很多人都認爲《紅燈記》是我的代表作和拿手戲,其實並不是,《伐子都》纔是。

可是在更多觀衆眼裏,他就是李玉和的化身。

如今,“李玉和”錢浩梁已經85歲了。曾經紅極一時的他當然已不再年輕,但精神卻很好,看上去很慈祥,與一個普通老人也無太大區別。只是他最喜歡的事兒,還是唱戲。

其實說到底,錢浩梁這輩子最想做的,還是一名優秀演員吧?

卻不知我們今天再說錢浩梁,不知是否引起更多朋友對過往歲月的一些回憶呢?對於錢浩梁,對於《紅燈記》,大家都還記得曾經的那些經典唱段嗎?歡迎大家到留言區告訴我們吧。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本文由雅清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