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後,媒體記者圍繞山東之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海洋強省建設、培育醫養健康產業、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等問題踊躍提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現場直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山東在變 向着一億人民期盼的方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時代 新動能 新山東”新聞發佈會上,不少記者就山東當前發展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提問,包括改革創新、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等。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Qn4am7AnA9XI\" img_width=\"530\" img_height=\"374\" alt=\"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山東專場新聞發佈會在京舉行\" inline=\"0\"\u003E\u003Cp\u003E7月16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山東專場主題新聞發佈會在北京舉行。 大衆報業記者 房賢剛 王世翔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齊魯晚報北京7月16日訊(記者 張泰來) 16日上午,由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以“新時代 新動能 新山東”爲主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山東專場新聞發佈會在北京舉行。省委書記劉家義作新聞發佈並回答記者提問,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回答有關提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家義說,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建立黨組織的省份之一。7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山東始終與時代同步、與祖國同行,經濟社會發展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親臨山東視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山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我們牢記總書記囑託,深入調研、系統謀劃,形成了以“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爲目標,以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海洋強省、三大攻堅戰、軍民融合、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區域協調發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八大發展戰略爲支撐,以全面深化改革爲保障,以全面從嚴治黨爲統領的整體發展格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家義說,新時代孕育山東新機遇,新思想激發山東新動能。我們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着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改革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着力建設綠色山東、生態山東;注重激勵幹部擔當作爲,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同時,一張藍圖幹到底,“十年塑成優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家義說,70年櫛風沐雨,70年春華秋實。山東70年的輝煌成就,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我們一定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更加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紮實工作,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激發新時代發展新動能,向着“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目標不斷奮進,以優異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後,媒體記者圍繞山東之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海洋強省建設、培育醫養健康產業、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等問題踊躍提問。劉家義、龔正逐一作答,以詳實的數據、鮮活的實例坦誠回應媒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發佈會現場同步舉辦了新中國成立70週年山東成就展覽和特色展示活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現場直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山東在變 向着一億人民期盼的方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時代 新動能 新山東”新聞發佈會上,不少記者就山東當前發展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提問,包括改革創新、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談“山東在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發展質量在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生活水平在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發佈會現場,有記者提問:近兩年來,山東一直在大力推動思想解放和改革創新,有一些很大的動作和實的舉措,很多人也感受到“山東在變”。山東的“變”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省委書記劉家義表示,“山東在變”由一句話概括,就是在向着總書記要求的、全省一億多人民期盼的方向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是發展質量在變。因爲山東的經濟結構是個重化結構,全省傳統產能佔工業比重70%左右,重化工業佔傳統產業比重70%左右,導致我們經濟總量大,但發展質量還不是很高。現在我們一、二、三產業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萬元GDP能耗兩年累計下降了11.5%。我們的“四新”經濟投資已經佔到了固定資產投資的43.9%。從GDP增速看,好像略有下降,比如說今年一季度增長5.5%,但是這種下降換取了我們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因爲我們傳統的、落後的產能下降了,而新動能、高新技術的上升了,而且上升的幅度在加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在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9549元和16297元,分別增長了7.5%和7.8%,251.6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同時,每年新增就業一百多萬人。我們山東是個退役軍人大省,每年需要安置的退役軍人比較多,這兩年妥善解決了27.4萬名退役軍人的就業、生活等困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是營商環境在變。我們的制度環境、法治環境明顯優化,老百姓辦事方便程度、企業辦事方便程度已經大大改善,到山東來投資創業的人員大幅度增加,人才迴流態勢加速形成。今年一季度,人才留存率比2018年四季度上升了13.7%,僅住魯院士2018年比2017年增長了2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是政治生態在變。一個好的政治生態是保證地方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基本,我們堅決徹底肅清孫政才、令計劃在山東的惡劣影響。我們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堅持不換思想就換人,不擔當就挪位,不負責就問責,不作爲就撤職,現在全省上下氣順勁足,大家氣都很順,勁頭很足,鉚足了勁,要爲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而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談新舊動能轉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非一朝一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要找到平衡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針對新舊動能轉換,有記者提問:去年國務院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成總體方案,一年多來,到底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爭創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省委書記劉家義說,動能不轉,沒有出路。國務院去年批覆了山東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這也是全國目前爲止批覆的唯一一個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按照總書記的囑託,按照黨中央的要求,我們制定了“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總體部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什麼要十年塑成優勢?動能轉換非一朝一夕,山東又是經濟大省,船大掉頭慢。加上山東兩個70%的結構特點,調整起來就是慢上加慢。調快了會得不償失,調慢了就沒有出路,我們要找到這個平衡點。所以首先,我們科學謀劃、整體佈局,對新舊動能轉換形成了30多個規劃、100多項具體行動方案的規劃體系。規劃體系建設好以後,我們按照規劃體系,一張藍圖幹到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抓緊制定促進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一系列鼓勵措施、懲戒措施,讓大家轉換得越快、效果越好,能夠得到獎勵,如果轉換得慢,就對你問責、進行處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堅決淘汰落後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去年和前年兩年時間,我們關停了散亂污及落後產能企業近十萬家,同時淘汰了一些雖然比較先進但在區域佈局上不合理的企業,例如濟南鋼鐵廠。濟南鋼鐵廠本身並不落後,但是由於它在濟南市市中心,排放出的PM2.5、二氧化碳等是我們不需要的,因此我們把它搬遷了,打造精品鋼基地。由於濟鋼搬遷,濟南PM2.5下降了將近10個百分點。另外在濟鋼搬遷中,我們對濟鋼2萬多名職工妥善安置。同時,我們還淘汰了一些過剩產能,比如去年壓減粗鋼產能355萬噸,生鐵產能60萬噸,煤炭產能495萬噸,關停了違法違規的電解鋁產能322萬噸,這個力度是相當大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談鄉村振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打造齊魯樣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標準要高水平要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記者提問:山東是農業大省,許多指標在全國領先,素有全國農業看山東之說,請問山東在鄉村振興上有哪些舉措?成效如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省委書記劉家義表示,鄉村振興主要體現在鄉情、鄉風、鄉愁、鄉貌,推進鄉村振興,並不是一味地建高樓大廈,一味地建別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說,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核心要求就是兩條:第一,標準要高、水平要高。山東在發展農業過程當中,曾經創造過諸城模式、壽光模式、濰坊模式,還有基層組織“萊西經驗”,當然新時代要有新的內涵,走出新的路子。第二,按照習總書記要求,我們要打造有特色同時又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板,也就是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現在,發展不平衡,主要是城鄉發展不平衡,發展不充分主要是農村發展不充分,我們通過鄉村振興,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總體思路上,概括起來是“13613”。“1”就是一個願景引領,實現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三生三美”融合發展,這個“家園”包括物質家園,也包括精神家園,兩個家園一起建。“3”就是按照三個層次,來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我們規劃,到2020年,30%以上的村要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30年,60%以上的村要基本實現現代化;到2035年,全部村莊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6”和“13”,就是實施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等六大工程和科技“展翅”等13項行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泰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發揮經略海洋優勢,建設海洋強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山東省港口集團正在組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山東大陸海岸線3345公里,佔全國六分之一。山東有近16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各方面海洋資源特別豐富。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山東正在實施“八大發展戰略”,其中海洋強省戰略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山東在經略海洋上有什麼新優勢,如何根據這些新優勢做好謀篇佈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齊魯晚報·齊魯壹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 張泰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洋領域院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分之一在山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記者的提問,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表示,山東作爲海洋大省,經略海洋有很多優勢,簡要地講有四大優勢:一是海洋資源的優勢;二是科教人才優勢,全國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在山東,全國三分之一的海洋領域院士集聚在山東;三是平臺優勢,具有省級以上涉海科研院所42家,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走在世界前列,國家深海基地,還有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都設在山東;四是海洋經濟方面的優勢,目前山東海洋產業產值已經佔到全省GDP的20%,也佔到全國海洋產值的20%。此外,山東還是目前唯一的擁有三個超過4億噸吞吐量大港的省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龔正說,總書記不僅爲我們指明瞭“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的目標方向,同時還給我們佈置了三大任務:就是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所以我們聚焦這三大任務,專門制定了規劃方案,提出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包括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智慧海洋突破等,全力走在前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設定海洋文明試驗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打造長島樣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以來,山東港口整合持續增速。龔正說,在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建設上,我們打出了三套“組合拳”:第一是抓整合。把渤海灣的濱州、東營、濰坊的港口實質性整合,成立渤海灣港口集團。推進青島港和威海港實質性整合,正在組建山東省港口集團,推動沿海港口一體化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是促聯通。成立了東亞港口聯盟,把膠東半島從交通邊緣變成東北亞樞紐,實現海鐵聯運、空海聯運,多式聯運。日韓到中亞、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以通過海鐵聯運、空海聯運,到膠東加入歐亞班列,時間、費用都大大縮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是提效能。整合歐亞班列,實行名稱品牌統一、歐亞班列班次統一、策劃運作平臺統一、支持政策統一、宣傳營銷統一,建立了齊魯號省級運營平臺,提升了整體物流效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上,山東着力培育海洋裝備製造、海洋工程、海洋生物醫藥等千億級產業集羣,去年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了22.9%,國家級海洋牧場佔到全國的1\u002F3,到2022年現代海洋產業增加值將達到2.3萬億元以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海洋生態環境建設上,開展大範圍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創建。劃定海洋生態紅線區233個,建設了各類海洋保護區40個。設定了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打造海洋生態文明長島樣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0個非遺項目展現齊風魯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泰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濰坊的風箏、淄博的琉璃、聊城的葫蘆烙畫、萊蕪的錫雕。7月16日,國新辦山東專場新聞發佈會,發佈廳外側的序廳內集中展示了來自全省多地的20個非遺項目,展品多達30件,這些非遺展品與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吸引了衆多媒體記者的注意,展現了齊魯源遠流長的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蘊。\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Qn4b53gGcIiU\" img_width=\"530\" img_height=\"390\" alt=\"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山東專場新聞發佈會在京舉行\"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非遺展廳裏擺放着樣式豐富的濰坊風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泰來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這些所描述的是一枚小巧蛋殼黑陶杯,它是山東龍山文化的標誌性陶器,其壁最厚不過1毫米,最薄處僅0.2毫米,重僅22克,被譽爲中國4000年前最精緻的作品。在16日的展覽現場,就展出了這麼一件作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淄博博山琉璃展示的是一件名爲《雲霓》的琉璃瓶,瓶體以紅色爲主色調而變幻瑰麗,從不同角度能看到不同的色彩,極具藝術魅力。\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Qn4bUJIXSSdi\" img_width=\"530\" img_height=\"353\" alt=\"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山東專場新聞發佈會在京舉行\"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發佈會上,中外記者參觀、體驗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衆報業記者 房賢剛 王世翔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現場還展出了葫蘆烙畫《泰山挑山工》、濰坊嵌銀漆器《紫檀木嵌銀宮扇》、魯繡大師徐秀玲繡的《李清照繡像》、肥城桃木雕刻《掐絲琺琅桃木如意》等各具特色,每件非遺作品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吸引了參觀者流連忘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摸摸虎頭,喫穿不愁;摸摸虎尾,十全十美。”在展覽現場的一張小小的桌子上,整齊地擺放着色彩豐富的手繡作品,虎頭帽、虎頭鞋、荷包、枕頭等等,鮮豔的色彩、樸素傳統的造型,引來不少觀衆駐足觀看。桌前站着的正是臨沂費縣手繡的傳承人卞成飛,看到自己帶來的作品受到歡迎,她滿臉笑意,熱情地介紹着費縣手繡的製作歷史。\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Qn4bqBVxI0xg\" img_width=\"530\" img_height=\"701\" alt=\"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山東專場新聞發佈會在京舉行\"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喜慶的費縣手繡吸引了大家的關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泰來 攝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受沂蒙山區特有的悠久歷史文化和地域環境影響,費縣手繡不同於蘇繡、湘繡、粵繡等名繡使用綢緞和絲線等高檔材料,而是用當地老百姓最普通的純棉土布。它是最基層老百姓創作和使用的一種集實用、觀賞、吉祥和祝福等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卞成飛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費縣手繡傳承人的身份,卞成飛目前還是費縣崔家溝社區扶貧車間負責人,她以手繡助力精準扶貧,帶動居家婦女、殘疾人等500餘人就業,扶貧車間香荷包等產品年銷售額達400餘萬元,用非遺助力鄉村振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6日現場,已從事年畫技藝40多年的楊乃東帶來了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並在現場展示了印刷技藝。楊乃東說,《五子奪魁》共需運用到5種顏色,因此完整印刷一張年畫至少需要5張木版,它們同樣大小,均由木質細密的梨樹製成,一張木版印製一種顏色。說着,只見老楊利索地卡好了位置,塗上了墨,邀請大家體驗。現場多名中外記者駐足體驗,不過,這印製年畫看起來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雖然同樣流程、同樣工序,可記者“刷”出來的年畫就是跟老楊的不一樣。\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40180263832833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