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企業商業展面積達到27萬平方米,超出原先預計的21萬平方米。”9月28日,在上海市人大代表視察進口博覽會城市服務保障各項籌備工作的座談會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下稱“進口博覽局”)的代表介紹起目前的工作進展時,難掩“招展遠超預期”的欣慰。

距離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口博覽會”)開幕即將進入倒計時一個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在9月27日召開的例行發佈會上表示,目前進口博覽會國家展、企業展的招展工作已順利結束,全面轉入辦展階段。

促進更多展品變商品

高峯介紹說,國家展和企業展方面,目前參展國均已確定組展機構和展示內容,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產業狀況、投資旅遊以及特色產品等,有不少國家準備舉辦相關配套活動,共有來自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家企業簽約參展。

據高峯說,目前已有1500餘家展商的展品進入中國大陸,有1000餘家展商的展品已經或正在從境外發運,預計10月中旬將有大量展品集中到港。目前相關工作進展順利,境內外報名觀衆遠超預期,專業觀衆覆蓋國民經濟各個行業。在報名的企業中,年營業額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衆多。

進口成交是衡量博覽會成效的重要標尺。按照籌委會的總體部署,上海將發揮進口口岸功能優勢,着眼精準對接、有效採購,着力打造“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務平臺,讓更多的優質商品和服務更加便捷地進入中國市場,打造“永不落幕”的博覽會。

上海方面也表示,將深入分析近年來進口的結構、數量,進一步挖掘採購潛力,科學編制採購規劃,加大力度動員有關供貨商參展,抓好一批成交額高的商品的採購,做好展前貿易對接,將採購需求最大程度地釋放出來。同時,全力支持採購商開展供需對接、現場簽約、新品首發等配套活動,促進更多展品變成商品。

挑戰前所未有

遠超預期的招展工作讓人感到欣慰的同時,帶來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

圍繞“精準、有序、可控”的總體目標,上海市正在全力推進城市交通組織三大類目標任務,確保“進得來、出得去、行得暢”。其中,配套建設類任務包括國家會展中心周邊15條配套道路,正在加緊施工建設。整治提升類任務共17項,也在穩步推進。上海市還在優化提升國家會展中心周邊交通一體化指引,開發交通導引APP。與此同時,運行保障類任務共29項,包括軌道交通已編制“3線3站”專項保障方案,增加交通運能,加強客流組織,提升服務水平;地面公交將加密17條線路班次,增設8條短駁公交線,並每天安排100輛應急公交備車;出租汽車將組建純電動出租汽車專屬保障車隊,提供駐場服務保障;團隊巴士將開設“酒店穿梭線”,並預設若干線路,提供靈活團隊出行服務等。

除了交通保障,全面提升城市服務水平也是上海當下的重要任務。

根據介紹,在內外賓接待方面,內外賓接待已按照內外嘉賓的不同團組類別、規模,制定了迎送禮遇、食宿、車輛、聯絡官、翻譯等接待方案,圍繞“迎、行、住、食、轉”五個環節,分類分層細化落實接待流程和接待標準;在住宿保障方面,已構建7+1住宿保障圈層,梳理形成上海全市三星級以上1700餘家酒店、25萬餘間客房供給清單,公佈價格行政干預方案,做好酒店房價、網約出租車、周邊停車場等價格管控;

在餐飲服務方面,圍繞“供得上、喫得安”,建立覆蓋核心區、輻射區和全市範圍的餐飲保障體系;窗口服務方面則以舉辦“凝心聚力進博會,建功立業創一流”立功競賽活動和“迎進口博覽會,創文明示範窗口,樹上海服務品牌”系列活動爲抓手,提升窗口服務標準和水平。上海市35個重點窗口行業已開展服務規範、服務技能、禮儀常識、接待用語等綜合培訓300餘場,培訓超過24萬人次;目前已滾動招募培訓5000名志願者、組建100個“青春上海”城市文明志願服務站點和100支志願服務隊伍,醫療衛生、市場監管等保障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在當天的調研中,上海市人大代表分別視察了虹橋商務區虹橋天地一樓遠程值機大廳、淶港路的綠地提升工程、會展中心南廣場的工程改造等地。

按照節儉辦會的原則,場館改建、軟裝設計、南廣場綠化景觀和整體立面、能源中心正在加緊建設。爲了做好通信保障,國家會展中心、重要活動場所、下榻酒店等區域的通信網絡升級工作也在推進中。能源保障方面,則已落實應急搶修預案和隊伍,正在加緊國家會展中心第三回路供電工程設計和施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