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日利羣暫停營業後,有消費者向本報反映,曾於利羣三樓購買了兒童樂園卡,才玩了幾次,就因爲利羣停業無法繼續使用。

本報記者 郭小雨 張晏晨

東營利羣停業,消費卡該怎麼辦?

兒童樂園充值卡無法繼續消費

本報曾報道東營利羣商廈暫停營業的消息,利羣於3月1日早上突然暫停營業,引發衆人關注。在利羣商場門口張貼着一張顯眼的黃色公告,上面寫着:因商場調整,即日起暫停營業,停業期間,持有利羣購物卡和積分卡的顧客朋友可以到東城萬達利羣超市或其他城市利羣商場消費。

這讓很多持有利羣購物卡和積分卡的市民安了心,說明錢沒有白白“打水漂”。但還有一羣消費者表示很苦惱,因爲利羣的暫停營業,在利羣三樓嘟來咪兒童樂園僅僅消費過幾次的充值卡無法繼續使用了,消費金額爲300元至698元不等。

3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利羣商廈,剛好遇到商場門口有工作人員在爲消費者進行登記,消費者排起了長隊。據觀察,當天上午共有三至四十人進行登記,消費次數多爲2次至10次不等。

記者瞭解到,從利羣停業當天開始,利羣已經多次爲消費者進行登記,至今登記了155人左右。消費者劉女士拿出自己的充值卡,上面日期寫着2019年2月23日,有效期至2020年2月,從辦卡到今天僅僅消費過一次。更有消費者表示自己非常“悲催”,週四才續了卡,週五就停業了。

消費者王女士說,當時是覺得辦卡實惠才辦了年卡。“玩一次是50元,但是398元的卡能玩20次,平時沒事就帶着孩子來玩玩。”部分消費者表示,辦卡主要是想帶着孩子玩,如果兒童樂園的商家能新開一個店鋪,只要不太遠都願意繼續消費。

消費者林女士表示,在利羣停業的當天,她就帶着孩子去了利羣商廈,在五樓由利羣的工作人員進行登記,“登記之後是讓我們等消息和等電話,利羣現在是聯繫不上商家,我們在等利羣商場和兒童樂園的老闆協調。我是3月1號去登記的,後來聽3月2號去登記的人說,商家要去拉設備,但是利羣扣着商家的設備沒讓他們拉。”林女士說,雖然每個人的錢都不多,但是在這裏充值辦卡的消費者很多,這樣加起來也不少了,至少給個準話,纔算是滿意的結果。

東營利羣停業,消費卡該怎麼辦?

目前利羣正在爲消費者登記信息

利羣某負責人在登記時對在場消費者表示,利羣作爲講信譽的商家,會對消費者負責。

在商場門前爲消費者登記的工作人員表示是從東城利羣超市來幫忙的,該工作人員表示,主要是爲消費者登記姓名、卡號、使用次數、充值金額、聯繫方式等信息,有相關信息時會及時電話聯繫消費者。

記者給東營利羣商廈打電話,電話無人接通。在現場辦理登記的一位消費者給記者提供了一個兒童樂園工作人員電話,記者嘗試撥通,但依然無人接聽。

東營君安法律服務所孫寧律師表示,羣體維權事件可以走法律援助免費打官司,時間週期會長一點。還是應由利羣主導,讓消費者和商家坐下來談一下,調解一下比較好。

東營利羣停業,消費卡該怎麼辦?

消費者首先應向商家追究返還款物的責任,若商家逃避責任,導致無法找到商家,商場作爲監管平臺也無法提供商家信息的話,那麼利羣作爲商場監管平臺具有監管責任,應承擔補充責任。就是說只有在商家消失不負責的情況下,利羣作爲監管平臺承擔起商家應承擔的責任,事後再向商家追償。

本報將會對該事件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