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的主要人物,雖然用的都是化名或者純虛構或者半虛構,但是劇中的故事情節和背景,則絕大多數都是高度還原了真實的歷史。就在百團大戰結束後不久,日軍爲了打擊報復,趁着八路軍休養生息之際,派出了一支精銳的步兵大隊,即山崎大隊,企圖直插根據地腹地,然後偷襲重要的軍事設施和指揮機關。

從《亮劍》劇中可以得知,正當山崎大隊祕密潛入根據地的途中,一名參謀模樣的軍官,火急火燎的跑到大隊長山崎面前,向其彙報部隊已經走偏了方向,與戰前制定的行動路線相比,足足偏離了30度。從表面上看,走偏30度似乎無關緊要,但是仔細分析之下,這30度可是非同小可!

因爲山崎大隊只有區區數百兵力,所能攜帶的重裝備和彈藥相當有限,如果部隊在行軍途中一旦走偏了方向,則很有可能造成孤軍深入的態勢。萬一被對方發現幷包圍,那麼山崎大隊將不可能得到其他日軍部隊的有效增援。所以偏離了預定路線,那麼就等於危險正在一步步靠近。正是因爲有鑑於此,所以山崎大隊長才格外憤怒,直接一個大嘴巴子,就扇到了這名參謀的臉上。

從這名參謀隨身攜帶着軍用地圖和測量工具看,他應該是山崎大隊的嚮導官,直接負責整支部隊的行軍方向。山崎大隊可是日軍精銳部隊,這名參謀也應該是一個相當有經驗,並且業務水平極強的嚮導官,同時,日本蓄謀已久,他們圖謀中國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開戰之初,他們就曾不斷派遣特工潛入中華大地,進行繪圖製圖,有證據表明,日軍使用的軍用地圖,甚至要比中國軍隊使用的地圖要更準確、更詳細。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日本圖謀中國已久,再加上經驗豐富、業務純熟,可爲何山崎大隊的參謀卻仍帶着部隊走偏了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晉西北太大了,地形太過於複雜了!如果各位網友中有人去過晉西北,那麼就能更好的理解爲什麼山崎大隊的參謀會迷路了。晉西北地區大多都是溝壑縱橫、山巒重疊的地形,無邊無際的黃土丘陵此起彼伏。如果一旦有不熟悉地形的人走進去了,那麼基本上很難再走出來,哪怕是稍微走偏了一點點,最終則可能不知道繞到哪裏去了。

不僅如此,像晉西北地區的那種黃土高原地形,根本就找不到任何參照物。很可能連續走了數十里山路,而周邊的地形卻還是一模一樣,鬼才曉得這是哪裏啊?就算是拿着大比例尺的作戰地圖和軍用指北針,也未必能夠判斷出準確的行軍路線。而山崎大隊的這位參謀僅偏出了30度,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