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带头人” | 当好群众主心骨 带着村民一起富之界石铺镇崔岔村党支部书记赵文学“三个带头人” | 当好群众主心骨 带着村民一起富之界石铺镇崔岔村党支部书记赵文学

我是界石铺镇崔岔村党支部书记赵文学。崔岔村位于界石铺镇南部山区,是一个小村,曾经也是个穷村,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112户506人,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239人,现有贫困户2户6人,贫困发生率由47.23%下降到了1.18%。全村有党员12名,其中女党员2名;有“三个带头人”22名。近年来,我们崔岔村“两委”班子抢抓脱贫攻坚政策机遇,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弥补短板强基础,因地制宜兴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走出了一条党建统领、产业支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全村形成了“2211”多元产业格局,于2015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在脱贫攻坚中,我作为村党组织带头人,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努力:

“三个带头人” | 当好群众主心骨 带着村民一起富之界石铺镇崔岔村党支部书记赵文学

一是当好政策宣讲员,引导群众变思路、增干劲。2014年以前,崔岔村可以说是全镇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趟沟翻山走泥路,起早赶黑挑水吃,村头巷尾住土房,嫁人不嫁崔岔娃”是当时村情实际的真实写照,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的瓶颈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硬伤。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深刻地认识到,崔岔村之所以穷,主要原因是村班子和广大群众思想封闭保守,缺少带头人,缺少新思路,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在转变思路上求突破,要在调动党员群众积极性上下功夫。思路一定天地宽,打定主意后,我和村“两委”一班人立即行动,深入开展走社串户,从解决群众最想、最盼和最迫切的问题入手,通过开会宣传、入户动员、外出参观等方式,全面调动广大群众求富思变、脱贫致富的热情,引导党员群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坚持思路引领、基础先行,村党支部积极争取项目扶持,修通了11公里通村硬化路和16公里产业路,修建高标准农田1500亩,完成危房改造112户,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让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走上了水泥路,使制约全村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根子上得到了解决,用发展规划和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信赖。

“三个带头人” | 当好群众主心骨 带着村民一起富之界石铺镇崔岔村党支部书记赵文学

二是当好产业培育员,组织群众兴产业、闯富路。近年来,村支部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把“三个带头人”培育作为推进全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逐步培育“三个带头人”22名,将李建平、冯爱琴等2名群众致富带头人、2名党员致富带头人选进了村“两委”班子,从群众致富带头人和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2名。通过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示范带动和“三个带头人”联帮培带作用,2013年以来,村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栽植苹果1300亩,每年推广旱作农业1400亩以上,并借助帮扶单位的帮扶,着眼饲草玉米种植优势和传统养牛经验技术优势,坚持因势利导,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建成标准化牛暖棚108座,发展养殖户101户,全村牛存栏量达580多头,户均5头以上,使崔岔村成为户户养肉牛、人均1头牛的养牛专业村。近年来,崔岔村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逐步形成了人均2亩果园、2亩旱作农业、1亩菜、1头牛的“2211”多元产业格局。

“三个带头人” | 当好群众主心骨 带着村民一起富之界石铺镇崔岔村党支部书记赵文学

三是当好创业领航员,带动群众办实体、促增收。基础设施改善了,产业发展成型了,群众腰包鼓起来了,但村集体经济捉襟见肘、无钱办事的现状成为摆在村“两委”面前的一道难题。2016年9月,我听说定西有山毛桃加工带动贫困户脱贫、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成功例子,当时感觉非常振奋,专门组织党员群众外出学习“取经”。回来之后,我主动发动在家妇女上山采摘山毛桃,并发起成立了众创手工编织合作社,组织村上的34名妇女从事毛桃核加工,通过合作社统一打磨、贫困户分户编织、村上统一回收销售的方式,制作坐垫、凉席、枕头等工艺品,将一颗颗几分钱的毛桃核“变废为宝”,2017年村上有了近1万元的集体收入。2018年,由于合作社出现了有成品买不成钱,有订单不能及时交货的现状,经合作社社员大会商议,在镇上租赁房子进行山毛桃的加工销售,并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扶贫车间,吸收镇区75名陪读妇女常年务工,去年销售额达到10万多元,扣除成本、工人工资外,村集体去年分红1.2万元,为村上兴办公益事业提供了充足资金保障。

“三个带头人” | 当好群众主心骨 带着村民一起富之界石铺镇崔岔村党支部书记赵文学

四是当好乡风守护员,教育群众感党恩、建和谐。近年来,借助项目扶持,村上建成了标准化村部,完成了乡村大喇叭自然村全覆盖,平时我们认真落实村干部坐班制度,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1150余件,举办以果园管理、旱作农业推广、养殖技术等为主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60人次。村上还搭起了戏台子,攒起了戏班子,开通了无线网,群众办事、购物、就医、读书看报、打篮球都有了地方,使村部成为党员群众最爱去的场所。村上建立了村规民约,村党支部每年春节都会积极组织党员群众举办运动会,这几年村风民风有了极大转变,喝酒打牌的少了,搬弄是非的不见了,群众比以前更团结了。去年以来,为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意识,我们积极探索“三访三讲四带动”精神扶贫模式,组建百姓宣讲团,组织开展群众说事日,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有效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

实事求是地说,崔岔村能够实现稳定脱贫,既离不开村党支部的先锋引领,也离不开群众求富思变的进取精神,最重要的是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作为崔岔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我有三个方面的深刻体会:一是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一个好的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二是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一个村要有一批懂技术、会经营、有公心、能服众的致富带头人,领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群众致富才有标杆;三是面貌好不好,动力要增强,再穷不能短志气,再富不能丢精神,只有坚持把党建工作抓好,激发党员群众的精气神,这个村才有朝气、有活力。下一步,我们崔岔村党支部将认真学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响应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号角,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重振行装再出发,坚持抓党建聚合力,充分发挥“三个带头人”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实施好新时期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三大革命”,发展好饲草种植、肉牛养殖、乡村旅游“三大产业”,规范办好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走出一条支部强、产业兴、生态美、群众富、村风新的山村发展新路子。

“三个带头人” | 当好群众主心骨 带着村民一起富之界石铺镇崔岔村党支部书记赵文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