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大家都不會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母親瑪麗·安·麥克勞德,一個出身卑微小女子傳奇逆襲,一個精彩的成長和教育的真實故事分享給你。

漁村小姑娘,裝着大夢想

瑪麗·安·麥克勞德,1912出生在英國蘇格蘭羣島的一個叫通村的小漁村,這裏的祖祖輩輩靠打漁爲生。

瑪麗兄弟姐妹有10個,瑪麗是最小的那個,飢餓和寒冷時刻伴隨着這個貧窮卻又人口衆多的家庭。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經濟遭到了嚴重破壞,歐洲生活艱難。

年輕人看不到留在這個小島上有什麼前途。所以他們都選擇去加拿大尋找新希望。

瑪麗• 安妮的姐姐凱瑟琳也成功地到了加拿大,又從加拿大移民到美國,也許是姐姐的故事激勵了她,瑪麗• 安妮14歲時就產生了要去美國的想法。

外出闖蕩的姐姐給年幼的瑪麗心裏種下了一顆種子。她看到了實現自己人生夢想的一條出路:去美國!去一個更大的世界尋找機會!

不過,去美國,漂洋過海是需要路費的,而且她那時候年齡還很小,父母一定不會答應。瑪麗是一個聰明而有耐心的人,她靜靜等待着時機。

隨着年齡漸長,瑪麗也慢慢看清了自己命運的脈絡,她一直野心勃勃,不想複製祖輩的生活,嫁個漁民然後了此餘生。

14歲的瑪麗在通村的房子前的照片

她想要的是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跨越自己的階層,過上體面的生活。

早慧的她當機立斷地決定,就算頭破血流,也要用自己的一雙手打破命運的枷鎖。

身揣50美金,跨洋趨往異國他鄉

終於,這個機會來了。

幾年之後,在美國闖蕩的姐姐凱瑟琳回家探親。

欣喜若狂的瑪麗找到了機會,她使出渾身解術,將自己早已反覆琢磨很久的一套說辭拿出來說服父母和姐姐,終於使他們同意自己去美國找工作。

於是,18歲的瑪麗跟隨姐姐踏上了前往美國的客輪。她的口袋裏,只放了家裏東拼西湊而來的50美金,便是她前往一個未知國度的所有家當。

滿懷期待,又略顯惶恐,瑪麗第一次感受到了外面的世界,這裏不是隻有漁船,只能聽到海浪翻滾的聲音,這是一個更大的平臺,處處充滿着機遇和奇蹟。

檔案顯示,瑪麗當時來美國就抱有移民的動機。因爲在這趟旅程的乘客名單清楚地表明瞭她的意圖。

在需要回答“是否打算回到他或她來的國家”的問題中,她的回答是“不”。在其他的文件中也有記錄她希望成爲美國公民,並將永久留在美國。

然而,到了美國之後,面臨的第一個大的問題就是,瑪麗不會說英語,這個聰明美貌的姑娘卻陷入了困境,她只會說自己家鄉的一種語言,是蘇格蘭蓋爾語,英語只在學校學過一點點,算是第二語言。

在這樣的情況下,她幾乎很難和當地人進行有效交流。所以就算遠渡重洋,沒學歷、沒手藝的她,只能從有錢人家的女傭開始做起。

瑪麗的人生,此時看起來似乎比留在家鄉的小漁村好不到哪裏去。

可她自己卻從不後悔,因爲她清楚,自己面對的,是一個更大的世界,這是小村莊怎麼也給不了的眼界和機遇。

就這樣,瑪麗像一個普通的紐約女孩那樣,平常努力工作,休息日拿着自己賺的錢買買東西,和同齡的朋友一起逛街。

舞會上的一見傾心

瑪麗並沒有安於現狀,在姐姐凱瑟琳的幫助,瑪麗一邊做傭人,一邊去參加各種有錢人的舞會。

18歲的她渾身散發着迷人的青春氣息,很快就結識了做地產生意的公子哥弗雷德·特朗普。

第一次在舞會上見面,弗雷德就對金髮碧眼的瑪麗一見傾心。

年紀相仿的兩個年輕人,立馬墜入愛河,不顧身份差距地相愛了。

這劇情換到現在,就是妥妥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真人版呀!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個“霸道總裁”是誰呢?

他就是弗雷德·特朗普,出身於一個不錯的家庭,他的父親是德國人,16歲那年離開家鄉來到美國闖蕩,憑藉聰明才智在美國紮根,娶妻生子,便有了他。

12歲時父親就過世了,在那之後,他一開始學過木匠,後來15歲開始跟着母親一起開了公司,主要做地產生意,也算靠自己發了第一筆財。

這樣看來,特朗普還是一個富一代,並非是個風流倜儻、流連花叢中的紈絝子弟。

跟瑪麗一見鍾情之後,兩個人便踏踏實實談起了戀愛,他還把女友領回家,不顧周圍人異樣的眼光,開始談婚論嫁。

但就在兩人情投意合,準備攜手走向未來時,瑪麗卻在經濟大蕭條中,丟了自己的工作。

沒有傾國傾城的美貌,也沒有出身名門望族的身份,現在連唯一謀生的工作也丟了,要強的瑪麗做出了一個選擇,揹着弗雷德偷偷回了老家的小漁村。

華麗轉身,嫁入豪門

回到漁村的瑪麗,見慣了紐約的繁榮,又何嘗能忍受漁村的單調落後呢?

沉澱了一段時間後,瑪麗毅然決然地再一次踏上北美的土地,重新回到紐約,而她的男朋友弗雷德,也還在原地等着她歸來。

1936年1月,他們在麥迪遜大道長老會教堂舉行了婚禮,由牧師喬治布里特里克主持,之後在曼哈頓的卡萊爾飯店爲25位客人舉行了婚禮招待會。

24歲的瑪麗·安·麥克勞德,變成了瑪麗·特朗普。

結婚後的瑪麗,成爲了一名家庭主婦, 如果你認爲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享受人生遞給她榮華富貴的貴婦,安於現狀,那也是不可能的,從漁家女,嫁入豪門,不是每個女孩都有如此魄力。

瑪麗婚後住的房子

婚後的瑪麗努力學習英語和禮儀,大部分時候也都在打理整個家,但也會幫助丈夫打理房地產事業。

在廚房忙碌的瑪麗和兒子唐納德·特朗普

婚後幾年有記者去她家,說她全身上下衣着精緻,一點看不出是從蘇格蘭小村漂過來的。

後來家裏的資產越來越富足,瑪麗漸漸轉型成爲一名慈善家,她去醫院做志願者,參與學校活動和慈善事業,幫助改善了無數腦癱患者和智障成年人的生活。

去醫院做義工時都是實打實地下手幹活,甚至有一次累到感染病症,差點沒救回來。

她和弗雷德的結合,絕對不是愛情驅使下的衝動,雖然兩人的生長壞境不同,但骨子裏,他們卻有着一樣的不同常人的野心。

他們同樣堅韌、固執、雄心勃勃,不同的只是弗雷德脾氣暴躁,而瑪麗更安靜。

特朗普曾說:我媽就像勇敢的心一樣,沉默地競爭。

瑪麗即使躋身於上流社會,她也會穿着香奈兒、開着勞斯萊斯,去特朗普家蓋的所有公寓房裏,收集洗衣房裏的硬幣。

她老公弗雷德也幹同樣的事,他每天下班後會去工地上轉轉,收集掉落的釘子,讓他的工人重新使用。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平靜中透露着韌勁,宜室宜家

1942年,瑪麗成爲美國公民,兩人婚後生了5個孩子。

特朗普是老四,大姐Maryanne是大法官、三姐Elizabeth在銀行業工作,小弟Robert後來也接手家族生意,其中一個兒子在42歲的時候酗酒死亡。

特朗普兄弟姐妹合影

弗雷德的脾氣很差,是那種專制家長,他制定了嚴格的家規,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必須執行:禁止抽菸酗酒,禁止在家裏飼養寵物。一旦孩子稍有不聽話,他就會進行體罰。

更難得的是,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他說服妻子瑪麗和自己站在同一戰線。

每天晚上,弗雷德一回家,瑪麗就會如實向他彙報家裏發生的一切。

弗雷德大男子主義很嚴重,瑪麗卻從不抱怨,只是默默做好分內的事。

結婚多年,弗雷德,作爲一個很成功的房地產商人,稱他的妻子是“迷人的、活潑的、精明的”——弗雷德·特朗普的完美伴侶。

特朗普曾經說過,“我媽是非常傳統的家庭婦女,雖然這個家庭婦女平時默默無聞,看起來像是軟柿子,但事實是,誰敢挑戰她的價值觀,她就跟誰拼到底。”

1990年的時候,特朗普因爲搞婚外情,跟第一任老婆伊凡娜越走越遠,瑪麗當時就很看不慣兒子,她公開表達自己的不滿,“我都不知道我這是生了個什麼兒子!”始終力挺伊凡娜,表示伊凡娜永遠是家裏的一員。

到了晚年,瑪麗身上那股不服輸的勁兒,愈發明顯。

79歲的瑪麗上街購物時,不幸遭遇了搶劫,但她竟然沒像普通老太太一樣嚇得驚慌失措,而是抄起柺棍就跟歹徒鬥起來,最後還英勇掛彩。

1999年,弗雷德身患肺炎去世,享年93歲;第二年,瑪麗也隨之去了,享年88歲。他們攜手相伴的63年裏,彼此是夫妻,也是戰友。

父母骨子裏的倔強和要強,也深深地影響着子女

父母的性格也同樣深深地影響下一代,這個家的五個孩子裏,就數第四個孩子唐納德.特朗普最爲明顯。

面對嚴厲的父親,特朗普養成了爭強好勝的性格。

大學畢業之後,他加入了父親的公司,不但取代大哥成爲父親的接班人,還要將家族的生意帶往新的方向。參加總統選舉更是讓他成爲全球知名的人物,同時也充滿了爭議。

母親瑪麗在潛移默化中給了特朗普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的影響,也給了他正確的價值觀和低谷中爬起來的勇氣。

母親骨子裏的倔強也同樣留給了他,這種倔強和不服輸的勁兒從年幼的特朗普身上就能看出來。自己口口聲聲唸叨的“蘋果”,留着淚也要喫完。

特朗普小時候喫洋蔥的視頻

瑪麗的人生信條是: 相信上帝, 忠於自己,"特朗普宣稱自己起初並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後來,他意識到了這句話有多重要,並把它作爲用來提醒自己的名言警句張貼在身邊。

在去年的母親節上,特朗普表示,“從母親身上學到很多。她非常不可思議、溫暖、充滿愛心,她聰明過人、堅韌不拔,總而言之她是個十足的好人。我的所作所爲,我的爲人,都取決於我的母親,我會用一生來懷念她。

從蘇格蘭的漁家女到上流社會,再到美國總統的母親,瑪麗的人生,比她兒子更加跌宕起伏。

灰姑娘與王子的故事只是童話裏的橋段,卻在現實生活中上演,何況,瑪麗甚至連玻璃鞋都沒有,灰姑娘都算不上,最終卻活成了女王的模樣。

人們總是覺得,她最後實現階級躍進都是因爲“太幸運”,但是若不是自己的野心和敢拼敢闖的勇氣,瑪麗不過是個在英國農村平淡過一生的無名小卒而已。

機遇和風險總是同行的,只有一顆勇敢無畏的心,才能迎來不一樣的人生歷程。

來源:微信公衆號:青艾地

躍然私學2019年招生

點擊下列原創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