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遇見溼地珍稀動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範圍包括江蘇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部分區域、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境、江蘇鹽城條子泥市級溼地公園、江蘇東臺市條子泥溼地保護小區和江蘇東臺市高泥淤泥質海灘溼地保護小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良渚古城遺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證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地區,是中國早期區域文明的重要代表,有規模宏大的古城、功能複雜的水利系統、分等級墓地(含祭壇)等一系列相關遺址。

"\u003Cp\u003E近日,在阿塞拜疆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以及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入選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和意大利並列世界第一。其中,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更成爲我國首例濱海溼地類型的世界自然遺產。據瞭解,中國的世界遺產旅遊已經成爲國內遊的一個重要出遊主題,每當有新的目的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都會引發遊客的出遊熱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遇見溼地珍稀動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範圍包括江蘇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部分區域、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境、江蘇鹽城條子泥市級溼地公園、江蘇東臺市條子泥溼地保護小區和江蘇東臺市高泥淤泥質海灘溼地保護小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受氣候和地理環境影響,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同時具備森林、海洋、溼地三大生態系統,優渥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量候鳥來此棲息。每年有鶴類、雁鴨類和鴴鷸類等大批量多種類的候鳥選擇在此停歇、越冬或繁殖。其中,全球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90%以上種羣在此棲息,最多時有全球80%的丹頂鶴來此越冬,瀕危鳥類黑嘴鷗等在此繁殖,數量衆多的小青腳鷸、大杓鷸、黑臉琵鷺、大濱鷸等長距離跨國遷徙鳥類在此停歇補充能量。在這裏看丹頂鶴翩翩起舞,架起“長槍短炮”的照相機,遠遠拍下鳥兒和麋鹿的倩影,都讓遊客着迷不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的中華麋鹿園,作爲黃(渤)海溼地的重要景區,是世界上第一個面積最大、種羣量最多的野生麋鹿園。遊客除了可以乘坐電瓶車到野生區近距離接觸麋鹿,還能搭乘遊船在水上觀賞麋鹿,看到麋鹿在湖邊與小夥伴嬉戲,時而還能見到棲息的鳥類,白鷺、東方白鸛、黑嘴鷗、震旦鴉雀等。封神臺是麋鹿園標誌性的建築,這是一座八層磚木砌成的中式寶塔,塔高39米。傳說姜子牙在東海濱築臺封神,因此取名爲封神臺塔。塔內還藏有《封神榜》珍本,是中華麋鹿園的鎮區之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聯遊推薦:邂逅丹頂鶴\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到鹽城值得一看的還有丹頂鶴。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丹頂鶴的越冬地,每年有三百多萬只鳥在這裏停棲,丹頂鶴則有一千多隻,站全球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主要景點有中國鹽城丹頂鶴主題館、溼地宣傳教育中心、丹頂鶴馴養中心、水禽湖、望鶴亭、鶴樂園等。中國鹽城丹頂鶴主題館是世界上唯一以世界珍禽丹頂鶴而建立的專題博物館,主要陳列了鶴家庭成員的各種類標本,同時陳列棲息在保護區的其他珍禽標本,多達260餘種,令人大開眼界。鹽城的荷蘭花海,也是不可錯過的打卡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良渚古城遺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證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地區,是中國早期區域文明的重要代表,有規模宏大的古城、功能複雜的水利系統、分等級墓地(含祭壇)等一系列相關遺址。良渚古城遺址的發掘,揭示了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公元前3300-2300),在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曾經存在過一個以稻作農業爲經濟支撐的、出現明顯社會分化和具有統一信仰的區域性國家。大約距今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開始使用文字,這些刻畫符號將中國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可以說,良渚是實證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的聖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目前有限開園。有限開放的區域是城址區的核心部分,面積3.66平方公里。園內有一條參觀路線,以乘坐電瓶車方式參觀,整個過程約3至3個半小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城址區是公園的核心部分,由宮殿區、內城、外城組成,呈向心式三重佈局結構,古河道貫穿其間。溼地營城展示館和“水城中的勞作與生活”展示館,向遊客展示了良渚先民生活的場景,特別的是這裏還設置了考古體驗區,不僅能學習考古的知識,還能體驗一把考古發掘。遊覽車沿途經過的風景,原始而又神祕,在雉山觀景臺可以俯瞰整個良渚古城城址區,將公園內的美景盡收眼底,彷彿穿越到五千多年前,迴歸到植被茂盛、水陸交通發達的良渚古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聯遊推薦:行走小衆文藝範路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餘杭不僅有良渚文化遺址,還有年輕人喜愛的打卡地“曉書館”等網紅景點。良渚遺址周邊,就有一條頗受年輕遊客歡迎的小衆文藝範路線,途經高曉松發起、安藤忠雄設計的“曉書館”,人們能夠在此感受濃郁的書香。通過良渚食街,一路來到安寧靜謐的“美麗洲教堂”,再走過風情大道、白鷺灣,前往良渚博物館。遠古和現代的文化碰撞,值得每個人細心品味。在這條路慢慢走,足可以走一整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餘杭還有大量清新文藝的小衆網紅拍照景點,雕塑、花海、斑駁的鐵軌和橋樑,廢舊的工廠和倉庫,都能拍出大片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信息時報記者 韋柑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見習記者 葉佳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責編:高紅霞、章華維)\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44849318166580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