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ab5a53c9b0946faa73a573cd54c1d6c\" img_width=\"600\" img_height=\"1222\" alt=\"中西合璧,唯有玉良\"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潘玉良畫作:紅芍藥圖\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我知道在上世紀80年代她的作品回國展覽後,劉海粟含着眼淚說:潘玉良,你沒有回得來,但是你的名字會來了,也算回家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bf9fb79c97d46edbe688217168eda63\"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44\" alt=\"中西合璧,唯有玉良\"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潘玉良自畫像\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潘玉良生活穩定後,1917年開始在上海師從洪野學畫,1918年考取上海美術專門學校,從王濟遠、朱屺瞻學畫。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5e533f51-d707-40c3-b275-66099948b0d9\"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11\" alt=\"中西合璧,唯有玉良\"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潘玉良照片\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我知道潘玉良,大概是在初中時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時看一本雜誌,介紹潘玉良的出身、情路,應該最爲津津樂道的是所謂她出身“青樓”、“妓女”。後來彷彿電影《畫魂》也圍繞這一點來講。這是多麼可惜的事情!潘玉良是一個學貫中西的女畫家,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奇女子,是一個被張大千稱之爲“玉良大姊”的人,是一個劉海粟提起來潸然淚下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知道潘玉良小的時候因爲家境所迫被賣到妓院,但是婢女和妓女,一字之差,毀人不已。其實潘玉良相貌平常,甚至可以說醜陋,20世紀60年代與其一起工作併成爲好友的畫家林靄曾經回憶:她去潘玉良畫室拜訪時,只見她披了件長毛外套,站在窗前,好像一隻大猩猩,把她嚇了一大跳。其實即使潘玉良曾經身爲妓女,觀其一生追求與氣度,必也爲被迫,爲何污水加諸其身?後來潘玉良被潘贊化賞識贖出來併成爲妾室,這個恩情她一直不忘,將原名張秀清改爲潘秀清,繼而改爲潘玉良,而逝世後的遺作全部捐給了潘贊化的老家安徽省博物館。這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啊。\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bf9fb79c97d46edbe688217168eda63\"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44\" alt=\"中西合璧,唯有玉良\"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潘玉良自畫像\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潘玉良生活穩定後,1917年開始在上海師從洪野學畫,1918年考取上海美術專門學校,從王濟遠、朱屺瞻學畫。出於對西洋畫法的學習渴望,潘玉良1921年考入法國里昂“中法大學”,後又考入里昂國立美術專門學校,從德卡教授學畫。之後潘玉良進入海量的學習期,她1923年考取巴黎國立美術學院,從達仰、西蒙學畫;1925年考入意大利羅馬國立美術學院,從康洛馬蒂學畫,之後凡意大利國家美術展,其作品每必選入。1928年回國後,年底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1929年任上海美術專門學校西畫系主任,被譽爲“中國西洋畫家中第一流人物”。1930年兼任新華藝專、中央大學(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爲南京大學)教授、導師,執教往來於寧滬。1931年專任南京中央大學(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爲南京大學)藝術系教授(藝術系主任是徐悲鴻)。潘玉良因爲在國際上屢獲大獎——像是在法國獲得的金質獎,在意大利獲得的國際藝術金盾獎,還有比利時的金質獎章等等,多達20個大獎,並且她還成爲了第一個被盧浮宮收藏畫作的女畫家,這等殊榮是史無前例的。徐悲鴻對潘玉良大加讚歎,稱潘玉良是中國三大畫家之一,而且她的成就是在中國所有畫家之上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2b5bd44310a4ee5abd2b18b6608202d\"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68\" alt=\"中西合璧,唯有玉良\"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潘玉良畫作\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3b764644-f79d-4ed6-be5c-bb9294f20ea2\"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0\" alt=\"中西合璧,唯有玉良\"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南京中央大學舊址\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何況還是一位女性畫家。1936年在南京期間,潘玉良舉行了四次個人畫展,其中一次畫展她的畫作遭到損壞,並且有一幅上面寫了“妓女”字樣。同在南京中央大學任教的張大千得知後,特別繪製了《墨荷圖》贈與潘玉良,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此後不久潘玉良悲憤之餘出走歐洲,這幅《墨荷圖》一直懸掛在她歐洲的臥室之中。潘玉良在油畫的色彩方面功力頗深,我看起畫作,油畫中蘊含中國水墨、彩墨技法,背景等以短線條、點來表現層次感,甚至暗合了後期後現代主義的風格。而她和張大千的情誼一直延續到兩人的生命盡頭,潘玉良稱張大千爲“大千弟”,張大千稱潘玉良爲“玉良大姊”,兩人畫作多有合作。我最喜歡的潘玉良的畫作之一《紅芍白貓圖》上有1961年張大千的題字:“予年廿時,嘗賦種花詩云:第一莫栽紅芍藥,花開春已是將離。今來巴黎,又值春末,且有南美之行。玉良大姐出此命題,漫書其上,爲之黯然。辛丑三月三十日,弟大千。”\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ab5a53c9b0946faa73a573cd54c1d6c\" img_width=\"600\" img_height=\"1222\" alt=\"中西合璧,唯有玉良\"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潘玉良畫作:紅芍藥圖\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我知道在上世紀80年代她的作品回國展覽後,劉海粟含着眼淚說:潘玉良,你沒有回得來,但是你的名字會來了,也算回家了;我知道,潘玉良在她生命的後期,試圖回到祖國,一次趕上抗戰,一次趕上內戰,一次趕上十年,最終客死他鄉沒能回到她的祖國。我記得最爲清楚的時間是我出生後整一個月,潘玉良在法國巴黎逝世,一代畫匠長眠於法國,安葬在巴黎蒙帕納斯墓地第七墓園中。2014年潘玉良創作於1946年的作品《窗邊裸女》以3450萬港元價格售出。\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dbfff25bd9943c993e313625f01a3fa\"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62\" alt=\"中西合璧,唯有玉良\"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潘玉良畫作《水仙花》\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少年時代我的一點認知,隨着我的眼界的開闊和各種緣分,曾經也讓我舉行了潘玉良原作限量版畫的一個小型展覽,算是爲她做了一個小小的紀念。安徽省博物館曾經將潘玉良原作1:1複製的限量版畫,我也直接收藏了其中一幅《水仙花》。當我在家市場欣賞這幅畫作之時,我堅定的認爲:世界因藝術而精彩,藝術因人性而大放光輝。\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e7357a9e59a4b40ab12678e4811f76d\"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26\" alt=\"中西合璧,唯有玉良\"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講解潘玉良畫作\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193657452894669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