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一组数据:

大疆占据世界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超过70%的份额。从2013年开始,大疆每年增长率都在60%以上,2017年营收达到了175.7亿元,净利润为43亿元。2018年4月,在完成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后,大疆估值达到了240亿美元。结合已有的数据资料,我们可以看出——

1.目前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只有一个大赢家。

2.无人机迭代速度太快,一般企业根本玩不过大疆。

3.2018年95日,大疆农业宣布“2018年国内植保无人机累积作业面积已经突破1亿亩次”,大疆农业无人机保有量超过1.6万台,而农业植保正是另一家无人机企业“极飞”从2015年转型深耕的领域。

4.2015年,极飞创始人彭斌意识到,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很难与大疆争锋,所以忍痛砍掉航拍、航模等业务,全面转向农业植保无人机领域。2017年,极飞的营收总额超过3亿元。截至20183月,极飞在全国拥有470多家县级经销商,近350个无人机操作员培训网店,以及150多个极飞保障流动站,累计作业面积超过1700万亩,极飞表示预计到了2018年末这些数据还会翻番。

5.行业无人机市场的竞争会愈演愈烈。

6.大疆卧榻之侧,无人安睡,而大疆自身,也不能高枕无忧。……无人机的江湖,我们由此可见一斑。这几年,大疆依据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与零度智控、极飞、亿航等直接PK,基本上,对手最终都得拐弯走。即使是这样的大疆,却至今未公布2018年营收,一时间传闻纷起。这大抵是为了行业着想,或许数字一出,全场哗然。无人机再热闹,与消费电子市场的体量相比仍然不值一提,毕竟在CES这种level的展会上,大疆也只能偏居一隅,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已近饱和,其热度消退的比所有人最悲观的估计还要来的快。

市场呢?不温不火,处于拓展阶段。毕竟除了航拍,其他应用场景的技术成熟度还比较初级。

测绘门派

这一历史悠久的“门派”折腾多年,最终连测绘局都没了,是啊,融入了更大的自然资源体系,可在当前的局势下,无疑是受到负面影响。整个行业的产值,不及一家华为。可业内的些许公司,依旧能很滋润的活着,从市面上拼拼凑凑出来的飞机,一年也能卖出几百上千台,每台售价均在10万+,美其名曰配套软件出售,其实无非就是开源的地面站和半成品的内业处理系统,还没有正牌软件好用。说起测绘无人机,一定少不了: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曾经说要颠覆很多行业,如今也没人再提及了,那远看还行,拉近了惨不忍睹的三维模型,怎么用?

比起又大又重的“攒机”,测绘用户更多选择用精灵一类的小设备,便于携带,又足够完成任务。结果就是,测绘无人机辛辛苦苦卖了几年卖了几千台,不及大疆精灵4RTK几个月的销量。我是测绘专业出身,也寄希望于它,毕竟基于位置信息诞生了不少巨头,却与测绘行业无关。就像无人机在测绘行业都应用了不少年,而引领这波无人机风潮的,却不是行业内的公司。就连Parrot 也有自己的测绘无人机senseFly eBee系列,国内的厂家就更多了,纵横,飞马....着实令人感叹。

Parrot 测绘无人机

农业植保门派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过去的两年,植保市场确实火了一把,撩拨了不少80,90后年轻人的心弦,大家争先涌入植保飞手这个新兴行业。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价格竞争异常激烈,植保作业价格一跌再跌,厂商的降价策略更是火上浇油。最终,一将功成万骨枯,肥了厂家,瘦了大家。

一台飞机年入10万,第一年回本,第二年纯赚,都是空谈,没有相当的付出,很难挣到钱,于是80,90后开始退出,60,70后开始杀入,游兵散勇很快会被拥有更多本地资源的地头蛇消灭,无人机植保回归农业的环节之一,成为其中一件农具。而最终,当飞机降价成了手扶拖拉机的时候,植保队还能存在吗?过去几年作业量总和加起来不足两亿亩次,期间大疆和极飞立功不少。按十块一亩,20个亿。看起来不错,4万台飞机的保有量,算下来植保队的硬件支出就十几二十个亿....江湖路远,农业还有不少其他领域要用到无人机技术,植保只是发展的一个过程。

无人机表演门派

啊,没有什么比夜晚漫天的萤火更为浪漫了。无人机灯光秀把这项天空上的艺术展示的淋漓尽致,以至于曾报出1000台1000RMB价格的演出费。这也让高巨等几家公司获利不少,短时间内确实是不错的Idea,可新鲜感一过,新闻效应消失,无人机表演也将沦为白菜价。说到底也就是一台电脑几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剩下就是无人机的库存量了。

巡检门派

我国有两大电网系统: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负责全国各地区的生活生产用电,如此大的输送网络,日常运维成了一项艰苦而又危险的工作,直到无人机的出现,才逐渐打破了这一局面。可这样一个市场却几乎被行业大头垄断,没有关系的企业很难渗透其中分一杯羹。如今各种自动化技术顺势而生,你有的技术我有,你比我便宜,我比你关系好。所以,只有技术上的突破,才有实力占据一方,可研发需要金钱,没有收入怎么研发,这就成了小企业的难题。

总结

就像有人说过的:无人机远没有进化到能够服务各行各业的程度,只有不断的研发,唯有不断进化,当无人机进化到它的成熟形态时,当无人机行业从业者从十万的级别,到达百万级别时,才能看到下一个春天。要想生存,靠的还是硬实力。充其量,无人机的第一浪刚刚走完,主升浪还远未到来。This is a cruel world and this is a brutal industrial sector!

来源:5iMAX作者BooldOrange

定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