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新零售的變革中,重要的是搶佔用戶心智、縮短產銷路徑、提高產品品質、創造品牌價值,而不是模式和方法。\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5c86b89f4f9463f81d9719bbd9875c8\" img_width=\"641\" img_height=\"427\" alt=\"新零售的革“新”與革“命”\"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文\u002F孔藝璇 億歐專欄作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提了這麼多年的新零售,始終沒有人能給出明確的答案,新零售到底是什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執着於概念,不如關注本質,新零售在於重構“人貨場”的關係,再本質一點,用新技術、新方法,滿足消費者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有模式、概念、技術無論包裝的多麼高大上,最終的落點都是滿足用戶需求,在此基礎上做出的努力和嘗試都可以歸納進新零售的範疇,可見,新零售的邊界是在不斷擴展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需要強調的是,大部分新零售方法是乘着互聯網的“風”在發展,但新零售並不一定完全依託於互聯網的發展。比如名創優品的做法是去掉所有中間環節,做有優質製造能力的集採模式,也是新零售的代表舉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互聯網背景下的新零售帶給家居企業的影響,屬於新零售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帶給家居企業的革“新”和革“命”\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新零售給了很多家居企業新的發展方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傳統線下門店店面成本、倉儲成本、物流成本等決定了實體店的投資回收期很長,許多有想法的創業者都被前期的高昂投資成本“勸退”。新零售的出現,讓家居企業以很低的成本甚至零成本創業變爲可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內容電商爲例,許多家居企業開始建立微博、微信公衆號、微信小程序、小紅書、抖音等多渠道的內容運營,以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進行消費者教育。內容運營積累了一定程度的粉絲量之後,企業開始植入產品進行變現,相當於取得了啓動資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此之後,有些企業主要自研產品,進駐淘寶、天貓、再延伸至線下實體店,發展成爲了家居品牌。有些企業則發揮自己的粉絲優勢,吸引更多的品牌進駐,發展成爲了電商平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老牌家居企業來說,新零售給他們帶來了新的業務增長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體店限制於消費場景,客流量和銷售額很容易遇到增長瓶頸,這種瓶頸只有開新店才能得到解決,線上流量的增長就容易很多,老牌家居歐派、林氏木業傢俱、全友傢俬等都在全網平臺上開設了自己的店鋪,雖然與線下渠道相比業務佔比很小,但也是其新的增長點。在這過程中消費者、平臺、品牌都是受益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零售也有可能革了家居企業的“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互聯網模式下許多業務都容易出現壟斷巨頭,其他企業無法撼動其地位,比如BAT、亞馬遜、Facebook。這些巨頭的觸角會不斷延伸至其他業務,中國的獨角獸,絕大部分都與BAT有關,也就是說,不僅巨頭所在的行業你沒有機會,他觸碰到的行業你都沒有機會,這種互聯網造成的侵略性壟斷,能夠被打破的概率非常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億歐家居此前公佈的2019年終家居行業投資盤點,阿里巴巴上半年的投資行動最爲活躍。分別投資了家裝賣場和智能家居這兩個領域。智能家居方面,除了投資智能門鎖公司優點科技之外,阿里巴巴還與康佳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入股康佳集團旗下易平方和KKTV。家居賣場方面,阿里入股了居然之家和紅星美凱龍兩大賣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資本的加持是創投圈不能忽視的力量,而那些沒有被巨頭“相中”的企業,可能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樣看來,基於互聯網的新零售企業很容易形成壟斷。\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革“新”的力量正在削弱\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前文中提到,新零售帶給創業公司很大的發展機會,主要是源於線上的低成本優勢,但目前,這一優勢正在削弱,線上成本不一定低於線下,主要是因爲流量紅利的消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線下雖然門店成本高,但門店本身就是一個品牌的廣告,只要門店在那裏,品牌觸達的人羣就會不斷擴大,這些人羣就是品牌的潛在客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線上廣告投放是一個巨大的成本,如果沒有廣告投放,消費者很難在信息爆炸的網絡平臺上注意到某個品牌。並且這種投放需要不斷的進行,才能保證品牌的流量。近幾年廣告投放費用的飆升,互聯網的高獲客成本儼然成爲了不可忽視的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流量紅利消失帶來兩個影響,一方面過去借此野蠻發展的企業,享受不到紅利,產品本身又沒有競爭力,開始走下坡路。這倒逼企業做出變革,注重產品品質和品牌文化,對於行業而言是件好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方面線上企業開始尋求線下的發展,促進線上線下的融合,顧客的消費場景更加多元化。\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線上線下融合的形式\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關注公衆號註冊會員。這是許多線下門店常用的方法,優點是從線下給線上導流,改變了以往線下消費者的消費數據無法留存的問題,有助於企業進行用戶行爲分析,並通過互聯網營銷,刺激消費者二次消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際運作過程中,似乎結果並不理想。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商家,都能夠感覺到線上和線下的巨大割裂感。主要是企業不合理的運營所導致出的兩個極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種情況是運營力度不夠,許多公衆號的推送一週甚至一個月才更新一次,消費者被動成爲殭屍粉,且推送內容多是硬廣告,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反感。另一種情況是運營太過,公衆號每天推送各種各樣的廣告,無內容無美感,這樣的公衆號多半會被消費者取關或屏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何把握好線上和線下的關係,留存消費者行爲數據,精準推送,又不引起反感,筆者認爲可以借鑑瑞幸的做法,合適的時間和內容很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商家來說,消費者不能很好的活躍在線上,那麼公衆號註冊會員這種方式就是去了意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電商平臺線上預付定金。這也是一種常見的方法,前文中提到,衆多新老品牌紛紛進駐線上渠道,也打出了多種優惠組合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優梵藝術的淘寶旗艦店中,推出了1元抵線下門店100元優惠,以及10元、99元、199元的設計軟裝服務,如拍下設計金後成功購買傢俱,設計金可確認收貨後申請退回,否則作爲服務費全額收取。歐派家居淘寶旗艦店推出了100元櫥櫃定製、榻榻米定製、全屋定製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的確是線上向線下導流很好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消費者付出的是設計服務費,商家如果以賣出自己的產品爲目的進行推銷,而不注重服務,就會讓顧客的體驗大打折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結語:互聯網新零售所帶來的變革和影響,是全行業都應該注意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味地追求互聯網手段的創新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在這場新零售的變革中,重要的是搶佔用戶心智、縮短產銷路徑、提高產品品質、創造品牌價值,而不是模式和方法。\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54812128988417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