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中国商报\u002F中国商网(记者 王立芳)持续一年多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行动仍在进行中,新一轮的监管又将启动,这一次,被瞄准的是线上教育培训机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剑指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活动。意见对在线教育机构的企业备案、收费标准、教师资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是第一个国家层面颁布的专门针对校外线上培训活动的规范性文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21eb243b6544cb6a06852fd6a9c6967\" img_width=\"1444\" img_height=\"1080\" alt=\"建备案严查教师资质 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从线下走到线上\"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图为北京市一家少儿英语培训机构。中国商网 马文博\u002F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明确多项监管重点任务\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师资质、学费预收、授课内容等进行了规范。当时文件并未区分线上线下,因此线上教育培训的监管参照线下执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与线下机构经历的大规模摸排整改相比,线上机构受到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弱,这使得当前线上培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培训平台存在低俗有害及与学习无关的网络游戏等内容;有的培训内容以应试为导向、超标超前,违背教育规律;学科类培训者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缺乏基本教育教学能力;有的培训机构要求的预付费过高、合理退费难,用户消费风险比较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总体看来,此次发布的意见作为专门规范线上培训的文件,对相关监管措施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例如,在教学内容上,意见规定培训课程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与学生个体能力相适应;培训内容和培训数据信息须留存一年以上,其中直播教学的影像须留存至少六个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意见规定每节课持续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直播培训时间不得与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面向小学1-2年级的培训不得留作业;面向境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北京时间21:0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一提是,意见对线上机构聘用教师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要求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人员要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意见明确,线上机构要在培训平台和课程界面的显著位置公示培训人员姓名、照片和教师资格证等信息,公示外籍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教学经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意见还要求线上机构在培训平台的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标准及退费办法。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三个月的费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启动备案审查制度\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校外线上培训进行备案审查,被认为是此次治理行动的亮点以及落实意见的关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按照文件规定,校外线上培训机构需要提交ICP(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涉及经营电信业务的)、资金管理、互联网平台信息数据交互及处理能力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等机构信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时,需要备案的还有课程介绍、教学安排、招生简章,以及培训人员的基本信息、教师资格证明,其中,外籍人员要提供学习和工作经历、教学资质或教学能力说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前,我国对培训机构的监管主要强调资质审查,而忽视备案审查,因此出现有资质的机构违规经营的现象。一些机构由于没有合法资质,也游离在监管之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备案审查制度有利于改变此前只重视前置审批而忽视过程监管的局面。在实行备案审查制后,相关部门可以进一步调整培训机构准入门槛,避免因准入审批门槛过高,一些没有合法资质的机构游离在监管之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强化备案审查制度之外,鉴于在线培训监管的用户群庞大、平台众多,传统的人工管理很难做到全覆盖监测,教育部门还建立了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过平台,培训机构可以自行登记获得账号、录入备案信息、上传备案资料、提交审查申请;各省级有关部门可以在线审查备案材料,进行过程管理;教育部也能实时了解掌握全国校外线上培训开展情况及备案审查进展,各方的工作效率都将得到提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记者了解到,此轮对校外线上培训机构的治理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到今年12月份完成对校外线上培训机构的备案排查工作;第二阶段,到2020年12月建立起全国统一、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政府科学监管、培训有序开展、学生自主选择的格局。\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55538215859047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