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農田裏消失的不僅是野生物種,那些人類長期保存的種子也因商業種子公司出現,因農民不留種,也基本消失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鄉村野生物種消失,罪魁禍首是人類各種有害科技發明。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保護鄉村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蔣高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本文 節選自《鄉村振興:選擇與實踐》,蔣高明著,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鄉村是栽培物種、馴化物種集中分佈的地方,同時野生生物多樣性也非常豐富。這些物種構成了優美的鄉村生態,沒有這些物種,鄉村將失去生機。即使人類非常討厭的害蟲與雜草,也是鄉村生態環境中必不可少的,它們至少是生態系統食物鏈中的一員,或爲天敵物種,或給微生物和小動物提供生存機會。遺憾的是,在現代農業模式下,大範圍超量使用化肥、除草劑、殺蟲劑、地膜,鄉村生物多樣性出現了塌方式下降。農田裏已經基本沒有螞蚱、斑麻蜥、屎殼郎、蟈蟈、螳螂、蚯蚓、蛇、甚至老鼠等;森林裏多種小鳥都看不到了,連刺毛蟲、天牛也基本沒有了;河流池塘裏,難以尋覓青蛙、蟾蜍、沙裏趴(一種鯉科魚類)、泥鰍、鱉,甚至連鄉村池塘溼地也直接消失了;村子裏見不得飛着的燕子、蜻蜓,牆上很少見到壁虎。野生草本植物中,半夏、毛地黃、米口袋、點地梅等已很少見到它們的蹤跡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鄉村野生物種消失,罪魁禍首是人類各種有害科技發明。圍繞食物鏈,人造化學物質高達數萬種,其中農藥、除草劑、地膜、抗生素、轉基因技術濫用是造成野生物種消失的最直接原因。爲了發展懶人農業,人類發明了化學物質,大量進入農業生態系統,一些來不及適應化學污染的物種,率先消失甚至滅絕。而經過農藥等石化物質洗禮的一些害蟲與雜草,趁機佔領了生態位,變得更難對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螞蚱對農藥是非常敏感的。蝗蟲危害幾千年,如今蝗災在農藥面前已經潰不成軍,轉而進攻草原。大量使用農藥和除草劑,讓蝗蟲這個食草昆蟲根本不能夠生存下來。小時候最喜歡捕捉一種綠顏色的螞蚱,雌性的比雄性的個頭大,繁殖季節肚子裏有很多黃色的卵,是一種優質蛋白質,當地人稱之“登登山”。最近二三十年來,我在很多地方根本見不着該物種的蹤影。“登登山”喜歡喫洋槐葉子,但是洋槐等樹種在農村都非常的少見了,北方多樣性的樹木幾乎變成清一色的楊樹。\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蛙鳴,是很多人特別的記憶。夏夜的傍晚,燥熱難耐輾轉反側時,蛙鳴便成了催眠曲。孩子們更喜歡的是蛙類的小蝌蚪,皮膚黑得發亮,靠一條柔弱的尾巴便能遊動。遺憾的是,兩棲類動物的皮膚對農藥非常敏感,大量農藥和除草劑使用,污染了水體,蝌蚪不能正常發育而死亡。農藥還奪走了青蛙的食物,那些農田害蟲尤其水稻田,原本是青蛙等天敵的食物,農藥控制了害蟲,蛙類就沒有食物。環境污染與食物短缺,造成青蛙在鄉間溼地消失。泥鰍生活在底泥裏,小蝦生活在有挺水植物分佈的清水中,這些物種現在已經在北方鄉村中很難看到了。小時候,農村蛇特別多,最常見的一個品種叫水蛇,在水裏遊,孩子們見了很害怕,筆者就曾有誤將水蛇當青蛙抓的危險經歷。還有一種淡水龜,鄉親們叫它老鱉,以前河裏面就有,筆者曾經被它咬過。被老鱉咬住,不能用力甩,越甩就越咬得緊,和手一起放在地上,老鱉就很快鬆開手自己逃命去了。蜻蜓特別好看,你只需揹着它悄悄走近,往往是能捉到的。大人說蜻蜓喫蚊子,就捉到後放進蚊帳裏,但從來沒有發現蚊子被喫掉,原來是蜻蜓喫蚊子的幼蟲——孑孓。“囊螢映雪”的螢火蟲,在農藥洗禮下,也變得非常稀罕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屎殼郎是促進農業元素循環重要的物種之一。屎殼郎滾糞球,並在地下打洞,是爲繁殖的後代儲存食物。然而,現在農民種地基本不用有機肥了,加上農藥與除草劑污染,農田裏屎殼郎幾乎絕跡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老鼠和人類是長期共存的。老鼠生命力非常頑強,但就是這樣頑強的物種,在人類的各項化學發明面前也敗下陣來。轉基因作物種植很可能造成老鼠消失,幾年前新華社記者就此有專門的跟蹤報道。挺轉專家說新華社記者的這篇報道是十大謠言,其實是根本沒有經過科學驗證的輕率說法,是在自然規律面前無知的表現。轉基因會造成田間鼠類繁殖能力下降,法國、俄羅斯等多國科學家進行的長期實驗,都證明轉基因食物影響鼠類生殖與健康。其次,種子商從其自身利益出發,搞單粒播種,種子外包農藥,使得鼠類在野外取食困難。農民都知道“有錢買種、無錢買苗“這樣淺顯的道理,以前播種都是多用種子的,出苗後再間苗(一些地下害蟲與螻蛄也有這樣的功能)。如今有了化學農藥的保護,省去了間苗功夫,但有毒種子也影響了老鼠和螻蛄等物種生存。老鼠消失了,以老鼠爲食的貓頭鷹、蛇等也自身難保。人類喫飽了,天敵餓死了;人類喫病了,醫院發財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燕子、斑麻蜥、青蛙、瓢蟲、螳螂等本身就是農田衛士,如今他們的工作被農藥替代了,自身生存都成爲問題。害蟲少了,以昆蟲爲生的鳥類也面臨着嚴重的生存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農田裏消失的不僅是野生物種,那些人類長期保存的種子也因商業種子公司出現,因農民不留種,也基本消失了。目前鄉村已經很難找到能夠留種的西紅柿、黃瓜、青椒、水稻、玉米等老種子,我們只能到朝鮮、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去找種子,但願他們國家還有老種子。除了植物種子,人類培育的家禽家畜等傳統動物物種,也面臨着急劇消失之危險。人類發明的能夠消滅物種的化學物質數百萬種,但人類傾其全球力量,也造不出一個物種,哪怕是像細菌或病毒那樣簡單的生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鄉村生物多樣性降低,直接造成的後果是生態平衡被打亂,導致害蟲、雜草與病害治理成本更高。大量農藥和除草劑使用,並沒有從根本上控制住害蟲和雜草,每年農民依然需要購買,而且越用越多。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些鄉村原本存在的野生動物尤其天敵被殺死了,生物多樣性急劇下降。目前的北方農村,秋天已基本看不到南遷的大雁;夏天很難看到成羣飛着的蜻蜓;燕子也明顯地少了,因爲它們找不到搭窩的地方——過樑改用天花板了。多樣化的森林變成了楊樹純林,林下沒有灌叢,鳥類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做窩。大量溼地消失致使青蛙等兩棲類動物喪失家園,河裏的魚蝦因爲污染而消失。即使讓人生畏的蛇,也因爲誤食了喫了耗子藥的老鼠(蛇是老鼠的天敵)而喪生,就連那渾身有毒的蠍子也逃脫不出食客的嘴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類爲了喫飽飯(喫好飯成爲奢侈享受),生活得更加舒服,農業大力藉助化學合成物與大型機器,從事農業的人羣越來越少。社會進步了,但是代價變大了,一些物種可能永久地消失了。環境中增加的大量的不可降解的物質如塑料膜,不能降解的重金屬持續不斷地進入農業生態系統,這些“化學定時炸彈”最終會有引爆的一天。先人類之前,一些敏感的小精靈已經消失了。鄉村裏那些消失的小生靈的生命抗爭,能否感化那些貪婪的資本及其豢養的所謂科學家放下屠刀?\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52001656320870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