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近日,英國交通部發布《移動未來:城市戰略》報告。該報告指出,數據科學、人工智能和傳感技術加速了交通創新,催生了更清潔和自動化的交通,以及新的商業模式和旅行方式,並因此改變人員、商品和服務的運輸方式,帶來社會、環境和經濟方面的新變化。技術變革如果能夠加以引導,則會提高生產力和投資,增加出口機會,創造高質量的就業機會;反之,如果技術變革沒有得到有效管理,則會產生擁堵增加和可持續旅行減少等不良影響。該戰略提出了一系列政府在促進交通創新方面應遵循的原則,並確定了四大部分共十二項2019年及以後的優先事項。\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0cbec007d694b74b970e70979fdeb21\" img_width=\"480\" img_height=\"477\" alt=\"英國的未來之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圖1:技術和態度的關鍵變化爲幫助實現交通目標帶來許多機遇\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技術讓城市交通更智能更綠色\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正在顛覆傳統的城市交通方式,一場繼汽車革命之後的重大變革正在發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互聯網、傳感器技術與計算能力、軟件工程,推動城市主要交通工具向智能網聯乃至無人駕駛的方向發展。自2010年以來,包括谷歌、蘋果、優步在內的一大批互聯網企業、以特斯拉爲代表的造車新勢力以及傳統汽車巨頭紛紛涉足無人駕駛汽車,外部投資總額超過400億美元,谷歌旗下無人駕駛技術公司Waymo已累計自駕超過1000萬英里。儘管L4、L5級無人駕駛汽車的商業化尚待時日,但從L1到L3不同級別的無人駕駛汽車已有多家公司量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傳感器、移動互聯網的普遍使用使可使用的數據量不斷增加,並且車輛之間、車輛與用戶、城市交通管理部門之間可以實時通信。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交通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優化交通基礎設施和車輛的配置,用戶可以更好地規劃出行方式和路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方面,政策的支持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進步,電池價格快速下跌、能量密度和電動機持續改進,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和使用量快速增長,將會減少各種模式的排放;而更加智能化的交通意味着車輛利用效率的提高、擁堵的減少,也會對綠色交通有所裨益。英國許多城市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綠色交通發展計劃,例如,擁有1.4億公民的26個城市計劃到2030年城市主要區域零排放;英國計劃到2040年所有新汽車和麪包車均實現零排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城市交通模式正在發生變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技術的發展帶來新的城市交通工具及其組合模式。在城市道路上,基於電動滑板車、電動助力踏板循環車(電動自行車)和電動貨物自行車的微型移動交通快速發展。隨着無人機的發展,城市的空域將會獲得更充分的利用。無人機可以用於緊急服務支持、基礎設施檢查、商品運輸等用途。有報告估計,全球城市航空市場規模2040年將達到1.5萬億美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共享經濟快速發展,而城市交通成爲共享經濟最主要的領域之一。在共享經濟模式下,使用權比所有權更重要,用戶可以只租不買、按需付費,這就意味着一方面資源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相比於通過購買而擁有使用權的情況,用戶的使用成本大幅度下降,因此共享交通甫一出現就受到熱烈歡迎。報告指出,共享移動有三種新模式:一是共享旅程,如乘車共享和動態需求響應交通;二是共享使用,即用戶共享汽車、自行車、電動滑板車等各種車輛進行各自的旅行;三是貨運行業通過信息化平臺實現更高效的配貨,降低車輛的空駛率。車輛利用效率的提高使交通更綠色、出行更方便。隨着汽車向智能網聯化、無人駕駛方向的發展,使用而不佔有的共享移動會更加普及,甚至會成爲主流的出行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設定面向移動未來的優先事項\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移動未來:城市戰略》提出了2019年四大部分共十二項優先事項。一是實施靈活的監管框架,包括啓動微動性汽車、移動即服務、數據共享以及巴士、出租車和私人租用車輛立法等四個領域的監管審覈;二是支持行業和當地領導,包括促進移動未來區的實驗和試驗,鼓勵共享和利用數據,支持汽車行業變革,建立本地能力,改善城市環境;三是確保政府決策的穩定性,包括將未來思維融入政府決策,進行交通技術和服務及其影響的分析研究,瞭解公衆的看法;四是技術專用計劃,包括對零排放汽車、聯網和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和未來飛行器的支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9070a4348ca4c0eaa3995120e1f314c\" img_width=\"631\" img_height=\"611\" alt=\"英國的未來之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75bc817fd2f4a0db449a253fa8eec76\" img_width=\"630\" img_height=\"201\" alt=\"英國的未來之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10f00d4a6f745159372d852e49ca192\" img_width=\"629\" img_height=\"552\" alt=\"英國的未來之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 表1:移動未來大挑戰:2019年的優先事項\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 注:本表不包括更廣泛的跨政府機構措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政策啓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具有積極外部影響的技術變革、模式變革和產業變革,需要政府的積極參與而不是僅僅扮演守夜人的決策。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新技術、新模式可能會突破現有的監管框架。法律法規主要是對已經存在的經濟社會活動的規範,雖然法律有其自身的靈活性、擴展性,但很難涵蓋未來所有的新經濟社會現象。技術的變革會催生新的產品和服務,突破既有的監管框架。在未來城市交通領域,電動滑板車、電動助力踏板循環車、載貨無人機都是以前未有的交通工具,其安全設計標準、基本操作參數需要給出規範,交通管制和街道設計也需要加以調整。移動即服務(MaaS)包含了多種交通模式的無縫集成、共享經濟模式涉及權利的重新劃分,都對既有的監管框架構成了挑戰。對於更具顛覆性的無人駕駛汽車,更需要由國家在對風險和收益進行評估的基礎上明確上路行駛的條件,劃分汽車製造廠、共享出行服務商、保險公司等參與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新科技的正外部性導致明顯的投資不足。許多新科技存在投資主體所不能完全獲得的正外部性。例如在交通領域,新能源汽車大幅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智慧交通提高交通運行效率、縮短出行時間、降低能源消耗等,都屬於技術創新的溢出。這些外部收益由於不能爲創新主體所獲得,造成企業投資低於社會最優投資,因此需要政府對於科技創新予以支持,以促進新技術的發展和成熟。《移動未來:城市戰略》報告2019年優先事項的“技術專用計劃”明確提出了一系列政府的直接資金支持項目,包括:以9000萬英鎊資金推動四個城市的“移動未來區”轉型;啓動4億英鎊的充電基礎設施投資基金推動公共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對無需停車的低成本充電解決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提供4000萬英鎊支持;啓動耗資200萬英鎊的電動載貨自行車補助計劃;從工業戰略挑戰基金中拿出1.25億英鎊實施未來飛行計劃;通過國家生產力投資基金保留的資金,對數字基礎設施給予7.4億英鎊的支持;額外投資4.06億英鎊用於教育和技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對新技術的創新和產業化進行支持並不意味着政府對市場運作的直接干預。從該報告可以看到,政府的作用更多的在於提出未來發展的願景,引導企業等市場主體的進入;在法律法規、基礎設施、人才等方面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對科技創新予以支持;對用戶端進行補貼拉動上游供給側的投入。這些做法不屬於“挑選優勝者”的選擇性產業政策,具有普適性,體現出鮮明的功能性產業政策的特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預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趨勢下,通過政府部門、企業、科研機構的共同努力以及用戶的積極參與,一個智能化、綠色化的城市交通體系正向我們逼近。移動未來,城市生活更美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作者\u003C\u002Fstrong\u003E(李曉華: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更多精彩原創內容,請關注微信公衆號“知識自動化”\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10564579406695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