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國時期的學生食堂與我們想的不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富連成京劇科班的弟子們(圖片 | 百度圖片)\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不管是未來的名角兒,還是普通的京劇演員,他們的少年時代都無一例外的在罩棚下喫着饅頭就白菜湯,分享、品嚐着誰家帶來的鹹菜更美味。民國時期的學生食堂與我們想的不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西南聯大湘黔滇旅行團(學軍團)沿途燒柴做飯(圖片 | 搜狐歷史)\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不過辦法總是比困難多的,有一幫學霸經常出去兼職幫人做家教,能得到一點兒錢偶爾喫頓汽鍋雞之類,至不濟也能在零食上改善一下生活了。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高考、中考相繼結束,大同學、小同學們愉快地享受着自己暑期生活的同時,還憧憬着即將到來的、新的學校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實從清末改革學制產生新式學校以來,學校就不只負擔了教授知識的作用,它同時還培養着學生的人格和某些生存技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課堂、食堂、宿舍三點一線,學生們把大部分時光都交付給了學校。學堂中讀書,宿舍中休息,這兩處暫且不提,但食堂裏發生的故事可真是不少,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幾個民國時期的學校食堂。\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b619d5128ca4c77afbe22a5004fe7ec\" img_width=\"638\" img_height=\"99\" alt=\"京味 | 長見識!民國時期的學生食堂與我們想的不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u003Cem\u003E No.1 京劇科班富連成\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科班”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相當特殊的私人學校,用來培養戲曲演員。說它特殊,是因爲科班基本上都是盈利的組織,學員們隨學隨演,不僅能給科班帶來一些維持運營的收入,還兼爲出資人贏利。其中很典型的就是北京“富連成”京劇科班。\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1d209def44a4d1cbae1f811c74d76cd\" img_width=\"491\" img_height=\"302\" alt=\"京味 | 長見識!民國時期的學生食堂與我們想的不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富連成京劇科班(圖片 | 百度圖片)\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富連成科班創辦於1904年,停辦於1948年,共培養出“喜、連、富、盛、世、元、韻”八科共八百多名學生,是京劇歷史辦學時間最長、培養人才最多、影響最爲深遠的科班,故有“一座富連成,半部京劇史”的說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富連成只招收6—11歲的男童,坐科(在學校的時間)七年。這七年中學生受到非常嚴厲的管束,需要簽訂“賣”給科班七年的文書(雖然後來這基本上成爲了一種形式),不得隨意離開科班,不得隨意回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就是這麼嚴苛的條件,來應考的人確實不少,可能是因爲這條當明星的道路實在是太誘人了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富連成同時在校的學生並不是很多,一方面由於京劇培養人才方式的特殊性,另外一方面也因爲富社的“校區”確實不大,學生們喫飯、練功都在一個有頂的院子裏(稱爲罩棚)。\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8b26e308bd2489f9d4e958ca1f5d7b1\" img_width=\"567\" img_height=\"580\" alt=\"京味 | 長見識!民國時期的學生食堂與我們想的不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富連成京劇科班的弟子們(圖片 | 百度圖片)\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不管是未來的名角兒,還是普通的京劇演員,他們的少年時代都無一例外的在罩棚下喫着饅頭就白菜湯,分享、品嚐着誰家帶來的鹹菜更美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富連成的畢業生,架子花臉藝術家袁世海先生後來“吐槽”,科班的飯一直都非常難喫,維持在半涼不熱的程度,只有一個賣燒餅、麻花、糖耳朵、熱煎餅的小販,是他們的“人生之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許多富社的孩子喫這種“外賣”十分節儉。因爲那時進科班學戲的孩子大多家境貧寒,在科班領來的“小份兒”往往還要貼補家裏,哪還有剩餘的錢拿來買小食呢!科班的白麪饅頭對於他們而言已經比家裏的玉米麪窩頭好太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神童詩》雖然滿紙糟粕,卻有這麼兩句很有用:“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用在這兒,正合適。\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b619d5128ca4c77afbe22a5004fe7ec\" img_width=\"638\" img_height=\"99\" alt=\"京味 | 長見識!民國時期的學生食堂與我們想的不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u003Cem\u003E No.2 北京大學\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當富連成的孩子們在朝陽下踢腿、喊嗓子的時候,同一座城市裏的另外一些學生也迎着晨鐘開始了一天的學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時候北京有公立、私立高校若干,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燕京大學。可是這些學生在喫飯這個問題上也有點苦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時的大學待遇很好,以北京大學爲例。食堂是免費、無限制的,但其中的油水,有點兒成問題。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年輕學子們來說,尤其是飯量頗大的男孩兒們,偶爾還得出去找補一頓好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cb4ed618bbd430fad9a89939725f21b\" img_width=\"488\" img_height=\"353\" alt=\"京味 | 長見識!民國時期的學生食堂與我們想的不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大學食堂裏用餐的女生(圖片 | 搜狐歷史)\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北京大學(原址在沙灘)附近的大小飯館是比母校還魂牽夢縈的地方,以至於我們去看那些當時畢業的學生們留下來的著作,裏面常常會有它們的身影。有一位畢業生在文章裏回憶說:“北大的小喫是絕對的自由,愛怎麼喫就怎麼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中最出名的飯店當推海泉成,它堪稱北大附近小館中的翹楚,以炒腰花著名。胡適常來這家飯店喫飯,還跟老闆成爲了朋友。當時老闆請胡適給店裏題個字,胡適不愧“我的朋友胡適之”的海交之名,爽快地提筆就寫:“學術文章,舉世鹹推北大老;羹調烹飪,沙灘都道海泉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下,海泉成就更加名聲大噪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7c384c62dc5408e90919581684d7dbf\" img_width=\"952\" img_height=\"408\" alt=\"京味 | 長見識!民國時期的學生食堂與我們想的不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清華大學合作社、食堂餐飲廣告(圖片 | 《清華副刊》,1934年第40卷第9期)\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但學生還是不富裕的佔多數,他們付得起的多半是十幾個銅子到半毛來錢,這樣大概一個菜的市價,能解饞而且經濟實惠。當時北大附近這樣的小飯鋪也很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家小飯鋪接受學生賒賬,時常是先喫了,等家裏匯款到了再給錢,實在沒錢老闆也不會強逼硬要,總是笑眯眯的。學生們非常喜歡這家飯鋪,經常有人畢業之後還郵寄土特產回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民國二十六年的夏天,喜歡學生們的老闆沒能盼到北大再次開學——那一年爆發了“七七事變”,北大西遷,等到八年後再回到北京,已經是滄海桑田,時移世易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b619d5128ca4c77afbe22a5004fe7ec\" img_width=\"638\" img_height=\"99\" alt=\"京味 | 長見識!民國時期的學生食堂與我們想的不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u003Cem\u003E No.3 西南聯合大學\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有這麼一批北大、清華、南開的學生,他們在學生時代從來沒見過坐落在繁華北方城市的學校,他們的畢業證上印着同一個名字——西南聯合大學。\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c00db456495439a943a819f98739f18\"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61\" alt=\"京味 | 長見識!民國時期的學生食堂與我們想的不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西南聯大圖書館(圖源 | 搜狐歷史)\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辦學校從來就是一件難事。西南聯合大學倉促從內地西遷,又趕上抗戰軍興,戰火紛飛,物價飛漲,所以尤其之難,體現在伙食的問題上就更是一言難盡:整個女生食堂一頓飯大概開二十桌,燒菜只用十兩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難怪汪曾祺先生說女生也窮,而且饞,只好一把把的喫小胡蘿蔔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時國民政府供給的米十分劣質,有某位後來成爲著名科學家的校友寫信跟女朋友吐糟:\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剛來的時候,喫的還算好,可現在物價漲起來了,一頓只能喝上幾勺清水白菜湯。還有惱人的‘八寶飯’,麗芸你知道什麼是‘八寶飯’嗎?就是砂子、稗子、糠皮、老鼠屎與大米主食混在一起的一種戰爭時代的特殊食品。奇怪的是喫這種難以下嚥的‘八寶飯’,居然有人把老胃病給喫好了,你說奇怪不奇怪?也許是我們顛沛流離感動了上帝,耶和華大人要讓我們堅強地活下去,爲了這個苦難的民族。”\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就像西南聯大的校歌中說的:“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560528f3b12432ea35d53c44d362015\" img_width=\"500\" img_height=\"489\" alt=\"京味 | 長見識!民國時期的學生食堂與我們想的不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西南聯大湘黔滇旅行團(學軍團)沿途燒柴做飯(圖片 | 搜狐歷史)\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不過辦法總是比困難多的,有一幫學霸經常出去兼職幫人做家教,能得到一點兒錢偶爾喫頓汽鍋雞之類,至不濟也能在零食上改善一下生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甘於喫這種“八寶飯”的人也還是有的,西南聯大的歷史上出現過一個“男生伙食團”,他們不辭辛苦到處去尋找合適的米源,跟老鄉講價,爭取把有限的伙食經費發揮出無限的可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甚至有不少女生申請加入這個伙食團,大家都認爲男生伙食團的團長齊亮是一個有辦法的人,簡直想讓齊亮留在西南聯大工作,繼承老師的衣鉢當個學者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實上齊亮確實有這個天分,但他沒有選擇這條路。齊亮是地下黨員,後來做了革命烈士。我想,他的願望是以後的學生沒有人再喫這種“八寶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食堂雖然只是學校中一個普普通通的組成部分,卻反映着時代的變遷,這其中包含了多少一言難盡的故事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行旅的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編輯:戚彧卿\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END\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刪)\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54682559807539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