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7月17日,由中國佛教協會指導、河南省民宗委批准,嵩山少林寺主辦的“少林寺與禪宗祖庭”學術研討會在禪宗祖庭少林寺開幕。開幕式上,禪宗祖庭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法師、禪宗二祖寺方丈紹雲長老、禪宗三祖寺方丈寬容法師、禪宗四祖寺方丈明基法師、禪宗五祖寺方丈正慈法師、南華禪寺方丈傳正法師六大禪宗寺院方丈齊聚,殊爲難得。\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U8aLx40TgAkV\"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33\" alt=\"六大禪宗寺院方丈罕見齊聚,“少林寺與禪宗祖庭”學術研討會開幕\"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本次研討會開設“禪宗祖庭”“禪宗與宋明理學”“少林學”三個論壇。論文徵集之初,就受到社會各界的熱情關注與支持。17日至19日,來自教內外的140餘位優秀論文作者受邀,共聚少室山下,參訪千年古剎少林寺,對如何光大禪宗獻計獻策,闡釋禪宗與宋明理學之間的殊勝淵源及交互融合,對少林學的研究提供良言良策,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力量、貢獻智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研討會開幕式之前,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週年,少林寺還莊嚴舉行了祈福法會,祈願國泰民安、政通人和、風調雨順。法會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法師與紹雲長老、寬容法師、明基法師、正慈法師、傳正法師共同主法。諸山長老歡喜參加。\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U8aMKAv11Wqc\"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33\" alt=\"六大禪宗寺院方丈罕見齊聚,“少林寺與禪宗祖庭”學術研討會開幕\"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在致辭中說,禪宗是漢傳佛教的重要特質,也是佛教中國化的標誌。祖庭文化是禪宗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禪宗的興盛,爲宋明理學的開創和發展提供了源泉和生命力。禪宗與理學相互影響,爲中華傳統文化留下了燦爛的篇章。當下,以少林文化爲代表的禪宗文化走向了世界,並被廣泛認可,同樣展示了禪宗文化的獨特魅力。文化之間的互鑑與交融,將爲我們當今世界多元文化的並存發展開啓新思路、新方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佛教協會祕書長劉威表示,禪宗是佛教中國化典型宗派,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探究禪宗組庭,有助於增強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定力、激發思想創新,幫助人類迴歸自心。“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少林寺歷史文化建設,積極撰寫與少林寺歷史文化有關的學術論文,少林寺正在成爲當代中國學術界的研究對象,爲少林寺文化發展增添了新的內容。2005年,永信大和尚提出‘少林學’的概念,充分利用少林寺和社會資源,開展更深入、更廣泛地學術與文化研究,使佛教更好地服務社會。”\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U8aMhGvPrdjL\"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75\" alt=\"六大禪宗寺院方丈罕見齊聚,“少林寺與禪宗祖庭”學術研討會開幕\"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黃夏年,河南大學原黨委書記孫培新,武漢大學教授麻天祥,暨南大學教授馬明達,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李向平,湖南師範大學教授徐儀明等專家、學者,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河南省佛教協會祕書長馬佔國主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開幕式結束後,永信方丈與參會嘉賓一起到少林寺練功房合影,並觀看少林功夫展演。禪武合一的少林功夫展演,令現場嘉賓不斷喝彩,掌聲經久不息。再接下來的三天裏,專家學者將於少室山下交流各自關於禪宗祖庭、禪宗與宋明理學、少林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參訪歷史文化古蹟,推動少林學發展,探討禪宗文化服務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附:部分禪宗寺院小知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祖寺,又名無相寺,位於安徽嶽西司空山,它是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傳衣鉢於三祖僧璨的道場,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祖寺,位於安徽天柱山,隋初,禪宗三祖僧璨來此弘法教學,並傳衣鉢給四祖道信,於公元606年在此立化,故稱三祖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祖寺,位於湖北黃岡黃梅縣,創建於唐武德七年(624年),爲唐初佛教禪宗四祖道信道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祖寺,位於湖北省黃梅縣東山,禪宗五祖大滿禪師弘忍於唐永徽五年(654年)創建,是佛教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說法道場,也是六祖惠能大師得衣之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華寺,坐落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是禪宗六祖惠能宏揚“南宗禪法”的發源地,亦爲六祖惠能真身舍利所在地。始建於南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年),因禪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稱六祖道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源:大河客戶端\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61472338129767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