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這是習總書記在3月4日下午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所講的金句,深切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文藝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殷切期盼。文藝工作者應該以此爲指引,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擔當有爲。

擺正位置,提高認識,弘揚傳遞正能量。當今社會正處在一個急速轉型的時期,成功的標準變得多元化,人的選擇也面臨多樣化。明星天價片酬,偶像一呼百應,網絡一夜爆紅,直播收入巨豐……當這些新聞傳遍大街小巷時,“明星夢”幾乎成了全民的夢想。由此而引發出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出名爲上、利益至上、娛樂至死的價值觀讓夢想變得不再純粹。有些人爲了出名弄虛作假,有些人仗着名氣大掙不義之財,有些人打着藝術的幌子違法亂紀……偷稅漏稅,吸毒嫖娼,學術造假,娛樂圈不知何時成了一個大染缸,這一切都有違文藝工作的初衷。文藝工作對社會價值觀的影響毋庸置疑,因此,廣大文藝工作者必須以身作則,端正思想認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加強行業自律,積極擔負起弘揚優秀文化,傳遞社會正能量的使命,擔負起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歷史使命。

紮根人民,腳踏實地書寫動人故事。習總書記在講話中談到:“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紮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古語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作爲文藝工作的受衆,是文藝工作最廣大、最權威的評委,文藝工作只有得民心纔能有生命。因此,文藝工作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紮根人民,凝聚民心,表達民願,真正做到爲人民而做,讓人民創造。

立足時代,描繪精彩中國華章。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風采,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矗立於這樣一個萬象更新,蓬勃發展的新時代,對文藝工作者來說是種幸運,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中國速度、中國魅力……能說的可寫的素材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些時代給予的素材不該被浪費、錯過。立足時代,放飛想象,植根厚土,提高藝術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讓文藝工作真正成爲:“爲時代畫像、爲時代立傳、爲時代明德”的媒介。

作者:左鵬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