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退休大法官約翰·保羅·史蒂文斯2019年7月16日在佛羅里達一家醫院逝世,享年99歲。史蒂文斯從1975年開始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2010年退休,是美國曆史上就任時間第三長的大法官。史蒂文斯深受公衆愛戴,在任職的35年中,他在涉及\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1\"\u003E政府\u003C\u002Fi\u003E規制、死刑、知識產權等問題的案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影響了美國的司法進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TlOLY4S7jJOO\" img_width=\"800\" img_height=\"795\" alt=\"約翰·保羅·史蒂文斯:從海軍軍官到傳奇大法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約翰·保羅·史蒂文斯大法官,圖片來源於網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國著名作家、記者傑弗裏·圖賓在《誓言:白宮與最高法院》中,詳細敘述了史蒂文斯的人生故事與司法理念,以下片段摘自本書。\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TlOLy3r6aInD\" img_width=\"991\" img_height=\"1259\" alt=\"約翰·保羅·史蒂文斯:從海軍軍官到傳奇大法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命運多舛的名門望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世紀初,史蒂文斯家族是芝加哥的名門望族。大法官的祖父詹姆斯·史蒂文斯進軍保險業,並用斬獲的利潤與兒子歐內斯特和雷蒙德在南密歇根大道買下一塊土地,在那裏建起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酒店,它擁有三千間客房。史蒂文斯酒店1927年開業,以裝飾豪華、服務周到而著稱,內設保齡球館和屋頂的小型高爾夫球場,在酒店的大門上豎立着一個巨大的標誌性符號:S。\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TlOMV5CWeeZZ\" img_width=\"347\" img_height=\"279\" alt=\"約翰·保羅·史蒂文斯:從海軍軍官到傳奇大法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照片左側的男孩是史蒂文斯,當時他正與朋友們在史蒂文斯酒店中。圖片來源於網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蕭條對史蒂文斯家族造成了沉重打擊。正如比爾·巴恩哈特和吉恩·施力克曼合作的傳記《約翰·保羅·史蒂文斯:獨立人生》中所記載的,有人質疑史蒂文斯家族是否動用了保險公司的資金來支撐酒店。1933年1月,《芝加哥先驅考察者報》報道:“史蒂文斯家的孩子被趕進了臥室,他們的父親不想讓他們目睹自己被捕的場面。”據傳記所述,歐內斯特·史蒂文斯獲保釋回家後,四名男子揮舞着一把衝鋒槍、兩把獵槍和一把左輪手槍洗劫了史蒂文斯家,希望可以找到現金。歐內斯特、女主人伊麗莎白、兩個孩子——十五歲的威廉和十二歲的約翰——以及家庭廚師和兩名女傭都被趕到樓上,被關在一間臥室裏,入侵者強迫一個孩子去打開一樓書房裏的保險櫃。時至今日,人們仍不清楚入侵者是警察還是歹徒(或兩者皆是),但他們的確沒有發現任何祕密藏匿的現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3年,史蒂文斯家族的大家長詹姆斯因中風而變得衰弱。幾天後,約翰的叔叔雷蒙德因不堪忍受刑事訴訟帶來的恥辱而自殺。歐內斯特·史蒂文斯不得不獨自面對審判。在經濟大蕭條的惡劣環境下,他迅速被定罪,面臨長達十年的監禁。轉機出現於1934年,當歐內斯特的上訴呈至伊利諾伊州最高法院,法官們以一致意見推翻了原判。“在整個記錄中,找不到一星半點史蒂文斯試圖隱瞞或欺詐的證據。”判決書中這樣寫道。儘管如此,史蒂文斯家族再也沒有重現往日輝煌,並失去了一手創辦的酒店。(這個酒店即今天的芝加哥希爾頓酒店,“S”標誌矗立如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從海軍軍官到最高法院大法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歷了少年歲月的創傷後,約翰·史蒂文斯重裝上陣,在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表現出衆。1937年,史蒂文斯考入大學,在那裏他成爲報紙編輯、網球隊的中堅分子、班長和美國大學優等生榮譽學會的成員。大學生活接近尾聲時,學生會主席萊昂·P. 史密斯神祕兮兮地建議史蒂文斯去修一門函授課程。史蒂文斯照做了。他日後才得知,史密斯是從事祕密工作的海軍軍官,上級曾要求他打聽是否有大學生對密碼學感興趣。1941年11月末,美國海軍發函給史蒂文斯,說他已經修完足夠的課程,現在有資格申請軍職。史蒂文斯在珍珠港事件爆發的前一天加入海軍,隨後,在太平洋戰爭的大部分時間,他一直在夏威夷海軍基地服役,分析截獲的日方無線電信號。\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TlOMm4FlRUVx\" img_width=\"150\" img_height=\"198\" alt=\"約翰·保羅·史蒂文斯:從海軍軍官到傳奇大法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身穿海軍軍裝的史蒂文斯,時間約爲1942—1945年。圖片來源於網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5年,史蒂文斯退伍,接下來他在西北大學法學院拼搏了兩年,爲的是提前畢業。他被選爲致告別辭的畢業班學生代表。(這時,他有了一個新名字。一位教授告訴他,每一個法律人都應該有與衆不同之處。史蒂文斯認爲,自己的名字約翰·史蒂文斯特別無趣,決定始終使用自己的中間名,至少在職業領域如此。)約翰·保羅·史蒂文斯贏得了在最高法院做助理的機會,跟隨的是羅斯福總統任命的威利·B. 拉特利奇大法官,史蒂文斯始終很尊敬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結束助理任期後,史蒂文斯回到芝加哥,在本地率先實現宗教融合的一家律師事務所找了份工作。隨着時間的推移,他成爲著名的反壟斷訴訟律師。如果不是因爲芝加哥週期性腐敗醜聞中的一樁,史蒂文斯很可能會富足卻默默無聞地度過一生。謝爾曼·斯科爾尼克是芝加哥本地人,也是一名坐輪椅頻繁出現在法院的當事人,他舉報伊利諾伊州最高法院的兩名法官在一起政治腐敗案中收受賄賂。州最高法院成立了調查委員會,任命史蒂文斯爲法律顧問。1969年,在經過一系列戲劇性的聽證會之後,史蒂文斯證實,這兩名法官確實受賄了。他們當即辭職,而史蒂文斯成了公衆人物。第二年,伊利諾伊州的共和黨聯邦參議員查爾斯·珀西推舉史蒂文斯擔任第七巡迴法院法官。理查德·尼克松表示同意,就這樣,史蒂文斯在1970年開始了他的法官生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4年,傑拉爾德·福特爲了展現注重司法部職業倫理的新氣象,任命芝加哥大學法學院院長愛德華·H. 列維爲部長。1975年,道格拉斯離開最高法院,列維便推薦自己的芝加哥同鄉史蒂文斯爲大法官候選人,在水門事件後,他的反腐業績顯得尤爲可貴。1975年11月28日,福特提名五十五歲的史蒂文斯,十九天後,他就獲得了參議院的一致確認。\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TlON7BuGm6HA\"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1374\" alt=\"約翰·保羅·史蒂文斯:從海軍軍官到傳奇大法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史蒂文斯就任大法官後的畫像,圖片來源於網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保守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自由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朋友蘇特及導師珀西、列維一樣,史蒂文斯是一名溫和的共和黨人。在任職最高法院早期,他穩居意識形態光譜的中間位置:左有威廉·布倫南和瑟古德·馬歇爾,右有倫奎斯特(時爲聯席大法官)和首席大法官沃倫·伯格。史蒂文斯的投票記錄顯示,他一般與波特·斯圖爾特、路易斯·鮑威爾、哈里·布萊克門和奧康納這些共和黨任命的同事觀點相同。但是,在當代的共和\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5\"\u003E黨大\u003C\u002Fi\u003E法官接任他們之後,史蒂文斯發現自己經常被視爲自由派。在一些領域,他的確有些向左走,特別是在死刑和種族問題上。但他之所以變成自由派的領袖,主要是因爲其他同事向右走得太遠。\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TlOd35WDbPuQ\"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13\" alt=\"約翰·保羅·史蒂文斯:從海軍軍官到傳奇大法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1975年,史蒂文斯就任大法官後與家人在一起。圖片來源於網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布萊克門\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5\"\u003E199\u003C\u002Fi\u003E4年離職後,史蒂文斯成爲享有資深地位的聯席大法官。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史蒂文斯一直相信自己能夠把最高法院裏的多數人團結到自己這邊。倫奎斯特法院末期,史蒂文斯享受了一段美好時光:奧康納成了他的盟友,尤其是在關塔那摩相關問題上,肯尼迪在同性戀權利和死刑案件中也加入了他這一方。比起自由派同事,史蒂文斯會更多地投票支持受理爭議性案件。金斯伯格和佈雷耶卻擔心,如果最高法院受理了這些案件,會導致災難,他們常常在投票中徑直拒絕受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約翰·羅伯茨和塞繆爾·阿利托加入最高法院後,約翰·保羅·史蒂文斯不再能保持樂觀。布什任命的這兩位大法官就任還不滿五年,就聯合斯卡利亞、托馬斯,通常還有肯尼迪,推翻或削弱了法院的許多先例。與新晉的保守派同事不同,史蒂文斯和蘇特一樣,是典型的普通法大法官。他認爲,法律應該隨時間推移緩慢發展,每一個案例都應當構築在其先例的邏輯基礎之上。\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TlOdP9hx6xai\"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16\" alt=\"約翰·保羅·史蒂文斯:從海軍軍官到傳奇大法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全體成員(\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5\"\u003E199\u003C\u002Fi\u003E3年),左起第二位爲史蒂文斯。圖片來源於網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深受愛戴的傳奇大法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富蘭克林·羅斯福1939年任命威廉·道格拉斯到最高法院任職。道格拉斯脾氣不好但睿智過人,服務最高法院三十餘載。然而,他在1974年不幸中風,疾病導致身心障礙。道格拉斯拒絕退休,於是,同事們不得不尷尬地發起了一場勸說活動,勸他順從天命。最終,道格拉斯於1975年離開最高法院,傑拉爾德·福特任命史蒂文斯接任。史蒂文斯不希望像道格拉斯那樣不體面地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就交給關係最近的戴維·蘇特一個任務,讓蘇特提醒自己在該離開時就離開。這似乎是一個合理的計劃。畢竟,蘇特比史蒂文斯(最高法院的人都稱他爲“JPS”)年輕近二十歲。\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TlOdh7zUJ8uJ\" img_width=\"1050\" img_height=\"795\" alt=\"約翰·保羅·史蒂文斯:從海軍軍官到傳奇大法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2005年,史蒂文斯在芝加哥小熊隊比賽上開球,他是小熊隊的忠實粉絲。圖片來源於網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史蒂文斯比蘇特在最高法院待得更久。JPS是一個了不起的傳奇人物。他如此高齡,竟仍然經常在早晨打網球。(他還經常打高爾夫,並在辦公室裏鋪設地毯進行練習。)在二十多年的時間中,史蒂文斯和妻子在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的公寓裏度過大量時光,但同時依然辛勤地從事最高法院的工作。在20世紀80年代,史蒂文斯被人暱稱爲“聯邦快遞大法官”(FedEx justice),因爲他在佛羅里達州完成了很多工作,並把成果寄回華盛頓,後來他開始使用電郵。新千年到來,史蒂文斯的年齡和他親切的態度爲他贏得了廣泛愛戴。他頑固地秉承中西部人的禮節,並在言詞辯論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發言時總會先說:“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或“我能問你這個問題嗎?”經常在最高法院出庭的律師發現這個習慣就像他始終佩戴領結一樣,有點有趣和可愛。\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TlOe0AOqPaUd\" img_width=\"840\" img_height=\"615\" alt=\"約翰·保羅·史蒂文斯:從海軍軍官到傳奇大法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多年來,史蒂文斯的領結已成爲他的個人標誌。圖片來源於網絡\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59048324019047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