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62集的大型古裝電視劇《皓鑭傳》熱播了整個寒假,在各位追劇小夥伴們的依依不捨下還是迎來了“劇終”!

這一次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看多了清宮戲、仙俠劇,小編覺得就衝着戰國題材就挺新鮮的,尤其是劇中的服飾造型,也是一大看點。

服裝道具精美升級,將中國式美學表現得淋漓盡致——對不同國家不同身份的角色做了明顯區分,趙國多以白色、金色的服飾爲主,凸顯趙人的浪漫溫婉,秦國多采用黑色、紅色並配以獸型圖案的服飾,凸顯秦人的霸氣和豪放,在演員配飾上更不遺餘力地力求還原歷史。

先看看女主李皓鑭的妹妹岫玉吧,成親前作爲閨中女子,岫玉是這款辮子造型,左右兩側編着兩股大辮子,對摺一下珠鏈綁住,頭髮上也沒有別的頭飾。

因爲秦漢時期大多流行平髻,日常生活中,髻上不梳裹加飾,以頂發向左右平分式較爲普遍。

成親後當上了公子婦的岫玉梳起了辮子+髮箍的造型,側面看她的長髮編了幾股辮子對摺束起在頭頂,用金髮箍固定住,金髮箍中央是一束束金枝玉葉裝飾,兩側耳旁的辮子上墜着一對金葉子吊墜裝飾,好像耳墜一樣。

其實這是仿照古代“步搖”製成的配飾。“步搖”,是一種頭飾和冠飾。戰國時期楚國宋玉《諷賦》曰:“主人之女,垂珠步搖”,是文獻中最早出現的“步搖”之名。漢劉熙《釋名·釋首飾》:“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即頭上的垂珠隨着人的行步而搖曳,稱之爲步搖。

背面看這個步搖並不簡單,後面墜着串串珠玉,像極了北方少數名族的飾品——馬頭鹿形金步搖與牛頭鹿形金步搖。

吳謹言扮演的女主李皓鑭,閨中女子的打扮也是極其簡單的編髮。

李皓鑭獻舞的造型,其實也是編髮,左右兩側長髮一股股編起來拉到腦後束住,頭頂上也是用辮子纏成一個簡單的小圓髻,插着一個銀蝴蝶頭飾和藍色絲帶。

與秦王孫成親後,皓鑭也改變了髮型,頭上也同樣戴了一支步搖。

這隻步搖與現藏於國家博物館的一件北朝頭飾“牛頭鹿角形金步搖”非常相似。

《續漢書輿服志》記皇后服制:“假結步搖簪珥,步搖以黃金爲山題,貫白珠爲桂枝,相繆一爵,九華,熊、虎、赤羆、天鹿、辟邪(有翼的獅)、南山豐大特(牛)六獸,所謂副笄六珈者。爵獸皆翡翠爲毛羽,金題白珠璫,繞以翡翠爲華雲。”句中所說的山題,就是額上正面的裝飾版。所謂副笄六珈的副,就是覆的意思,珈是加的意思。

全文的解析就是覆在頭上的假髻用笄固定之外,還要另加熊、虎、赤羆、天鹿、辟邪、牛等六種動物的飾片爲飾。再與孔雀、黃金山題、九種華勝及用白珠穿成桂枝般的裝飾和白珠做成的耳璫配套,繞以翡翠華雲,金碧輝煌。

當走動的時候,那白珠桂枝和耳璫隨着腳步搖動,能夠化靜爲動,擴大視覺空間,更加引人注目。

劇中這一件明顯要小很多,而且下面加了底座,上面的枝杈也太短,所以戴着它的女主沒有走路頭部搖動時,步搖上的金葉也隨之顫動的曼妙效果。

後期李皓鑭的造型,一身黑袍,妝容精緻,長髮在左右兩側挽成環狀,頭上也戴着象徵尊貴地位的精緻鏤空步搖。

再來看看公主雅,她在劇中可是天仙美人一般的存在~她的長髮也是左右兩側編成辮子折起來固定在頭頂的圓形髮髻上,頭頂戴着一隻精美的金髮冠,重點是金髮冠上筆直地豎着着一隻金色小鳥,被網友戲稱爲“頂個鳥用”。

第一眼看見覺得挺搞笑的,於媽親自在微博中也做了解釋:這個小鳥發冠的造型靈感來源於1972年內蒙古出土的一件戰國文物“匈奴鷹形金冠”。

這頂金冠的下部,是厚金片捶打成的半圓球體,表面還有四狼咬四羊的浮雕圖案,球體頂端立一展翅金鷹,鷹的頭、頸均用兩塊綠松石磨製而成,用一根金絲從鼻孔穿入,通過頸部與腹下相連,雙眼用金片鑲嵌,頭頸還可以左右搖動,整個冠頂構成了雄鷹傲立鳥瞰狼咬羊的生動畫面。

整個金冠飾充滿濃郁的草原氣息,表現了匈奴族勇猛強悍的性格及對英武善狩的崇拜。這種動物紋飾的藝術造型,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北方草原民族的傳統經濟生活和文化藝術。

除了頭上頂着的小鳥,公主雅頭還頂着一枚著名文物頭飾——戰國鹿形金怪獸。這隻“神獸”1957年陝西神木納林高兔出土,現藏陝西曆史博物館,爲匈奴文物。

獸通長11、高11.5釐米,重257克。鷹喙獸身,眼球突出,大耳直立,頭上雙角內彎,作倒八字形側向後展開。這個趙國公主還真是喜愛源自匈奴的頭飾呢~

不過讓網友沒想到的是,楚國太子熊完的造型竟然完爆公主,頭上是一個綠色的奇怪的飾品,正面看有點像雞冠子,側面看又像彎了幾道彎的犄角。熊完的頭飾莫非也有深刻含義嗎?

有精通曆史的網友給出解釋——《淮南子.主術訓》:"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國效之。"高誘注:"獬豸之冠,如今御史冠。""楚冠"即指此冠,後御使﹑使節及執法者皆戴之。

獬豸,傳說中的古代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着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

除外形特別外,據說獬豸還有一種特異功能,就是可以辨別是非曲直,是天生的大法官。所以模仿獬豸的形象而設計的獬豸冠,後代就成了執法官員的標配。而這種獬豸冠又源自楚國,楚文王喜戴,就成了楚國的時尚。

細心看劇的你們肯定會發現,劇中公主雅和皓鑭的造型頻頻使用髮髻。

古代婦女一向用笄固定髮髻,簪是笄的發展,在頭部盛加紋飾,可用金、玉、象牙、玳瑁等貴重材料製作,前端加以紋飾,雕刻成植物(花草)、動物(鳳凰孔雀)、吉祥器物(如意)等形狀。

寧靜扮演的趙國夫人一出場,就被她的大發髻吸引住了。

她的造型也是辮子對摺起來,頭戴精美碩大的一頂金髮冠,背後的長髮用一支又粗又長的金簪插住,一身精美的金線刺繡華服,簡直美爆了!

劇中還有一位老戲骨,就是雪姨王琳。

雪姨這次又演了反派角色,覺比寧靜的造型遜色了不少。頭髮間戴着兩杆大大的橙色玉雕髮髻,腦後的頭髮中間明顯地凸起來。

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能看出這是一部誠意之作,畢竟劇中人物的生活離我們幾千年遠,不能要求做的跟紀錄片一樣考究吧,畢竟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我們帶着一點想象力和包容力去欣賞,豈不是一件更好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