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

即便不懂建筑的人

也会被熙南里青砖小瓦、鳞次栉比的古风建筑所折服

“小桥流水桃源家,粉墙黛瓦马头墙”这是对徽派建筑最为形象生动的描述,可以看出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标志,它类似马头的抽象外形设计给人无限遐想。

马头墙,又名封火墙、防火墙,是指高出两边山墙墙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墙面以白灰粉刷,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白墙青瓦,明朗而雅素。

马头墙以层楼叠院,楼台亭榭等元素交相呼应,各尽所能,为人们描绘着一副美不胜收的写意风景画,而且这些元素中又以马头墙最具代表性,因此被视为徽派建筑造型中的经典。

徽州地处东南山区,多风多雨易潮湿,暴风重者吹毁房屋,轻者吹翻屋瓦,因此,盖砖墙瓦顶较为实用;徽州多山多树,建筑材料大量利用砖木结构,在屋顶边的处理上往往较难,若直接用瓦收边,风极易吹掉瓦片,漏渗水问题也难以解决。

故而马头墙具有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的保护实用功能。

徽派建筑的色彩很有特色,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而且马头墙与徽派建筑的整体色彩倾向是一致的,它的色彩基调以粉墙黛瓦为主。

徽州受到宋代的朱熹和清代的戴震两位大师的美学思想影响,他们都主张人与自然的共存,相通与和谐,这种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的思想观念对马头墙的美学价值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影响。

马头墙的造型毫无疑问与人们对马的喜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种“寓意于形”的美学思想。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寓意了主人对“读书做官”理想的追求。

我们能做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