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张公艺这个人,相信大家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在历史上的名气其实并不低,尤其是在古代那种重视宗族、道德的社会背景下,说他是所有家族的治家榜样一点都不为过。说句实话,张公艺张氏家族的“忍”字家训对于现代的我们其实仍然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如今浮躁的社会氛围中,如果多一点忍让之心,和善之心,相信发生的悲剧将会更少,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有一句古话,那就是“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其实很真实地反映了大部分富有家庭衰败的时间规律。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富不过三代”这一魔咒的出现呢?我想,这可能与一个家族传承的精神有关。那么,这种家族传承精神又是怎么培养、表现出来的呢?这就一个家族的家训有关了。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也是一位因为家训而流芳百世的名人——张公艺。

张公艺

对于张公艺这个人,相信大家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在历史上的名气其实并不低,尤其是在古代那种重视宗族、道德的社会背景下,说他是所有家族的治家榜样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张公艺在治家方面的成就可以说是成果斐然,甚至还因此惊动了多位皇帝,获得多次表彰,可以说是千古之家第一人。

根据《旧唐书》记载,张公艺乃郓州寿张人,即现在的今山东阳谷县寿张镇人,一生横跨北齐、北周、隋、唐四个朝代,享年99岁,可以说是一个寿星了。但是他最有名的还不会因为他的长寿,而是他的治家有方。据记载,在张公艺的治理下,其同族九辈同居,合计共九百人,他们在一起生活,父慈子孝,兄友弟和,夫正妇顺,姑婉媳听,每天一起吃饭,连家里养的一百只狗都如此,可以说简直就是大同社会。正因如此,张公艺被很多统治者诣宅旌表,包括北齐时的东安王高永乐,隋朝时的大使、邵阳公梁子恭,唐朝时的唐高宗等,而这其中最戏剧性的旌表还要数唐高宗李治那一次。

百忍堂

唐高宗在封禅泰山的途中,听说了张公艺的事,既好奇其治家之能,又担心他们家成为一个大姓集团,便专程前去他家拜访,并且问他如何能做到这些。张公艺面对高宗的提问,没有说话,而是用笔在纸上写了一百个“忍”字给高宗看,并解释到他们家的家训便是《百忍歌》,其中最核心的便是一个“忍”字。高宗听了之后,心中忧虑全消,并且被张氏家族的这一种处处忍让,处处以和为贵的精神感动,赠绢百端,为之涕流。

故居

说句实话,张公艺张氏家族的“忍”字家训对于现代的我们其实仍然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如今浮躁的社会氛围中,如果多一点忍让之心,和善之心,相信发生的悲剧将会更少,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