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1bc8f15965d466098a7bf4e365d7aff\"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72\" alt=\"清代“铁帽子王”册封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杜家骥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摘 要:清朝官方政书所说世袭罔替“铁帽子王”爵乃因功所封,是不确切的。清初的宗室封王,既有战功因素,也有受封者的身份因素,而身份因素更重要,甚至是前提性资格条件,清入关前尤其如此。具有优渥特权的爵位,既有因功而封者,也有因身份而封者。综合考察,身份因素更值得注意。最高之王爵主要封予皇家宗室,尽管他们多数都无战功,而异姓只有个别人因有特殊重大功绩才封王。这是古代王朝具有皇家家天下的私有性决定的。往代一般王朝之宗室王爵皆世袭罔替,也可以说都是“铁帽子王”。清代因恩封者降袭、功封者不降袭才有所谓“铁帽子王”之说,因而并不表明清代所谓“铁帽子”王在古代王爵中有特别之处,反而是清代皇子所封的“恩封”王由于爵位的降袭及其特权的不断降低,已不如往代王朝皇子所封的王爵。\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清代宗室王爵中有所谓“铁帽子王”,是对诸王中某些可以“世袭罔替”王爵的俗称;意为该王冠是铁定世袭不变的,在爵位者即使有罪罢免其爵,该王爵的爵位也不削除,而改由亲属中的其他人承袭。铁帽子王主要是指清初开国军功的八个王,称之为“功封”王。“功封”王之外的王爵则称之为“恩封”王,“恩封”王降袭。这种将王爵区分为“功封”“恩封”而实行不同的袭爵制度是逐渐形成的,乾隆三十九年最终确定。那么,清初开国的八个“功封”王,是否凭军功封王?这关系到对古代帝制王朝的特性、清代的铁帽子王是否比往代特别等问题的认识。鉴于目前尚未见到对此有专门探讨,爰以此文简要分析。\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官方典籍称,“世袭罔替”之“功封”王,是清初因军功勋绩而封。嘉庆《大清会典》列举了“世袭罔替”之王及其封爵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凡封爵,有功封,宗室王公有勋绩受封者,为功封。……左翼:和硕睿亲王一人,始封多尔衮,后削,乾隆四十三年,高宗纯皇帝命以淳颕仍续原封。和硕豫亲王一人,始封多铎,后降改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仍晋原封。和硕肃亲王一人,始封豪格,后改显亲王,乾隆四十三年,仍改原封。……右翼:和硕礼亲王一人,始封岱善,后改巽亲王,又改康亲王,乾隆四十三年,仍改原封。和硕郑亲王一人,始封济尔哈朗,后改简亲王,乾隆四十三年,仍改原封。和硕庄亲王一人,始封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后改今封。多罗克勤郡王一人,始封岳托,后改平郡王,乾隆四十三年,仍改原封。多罗顺承郡王一人,始封颕亲王萨哈璘子勒克德浑,今仍袭。……均系功封,其爵皆世袭罔替。左翼和硕怡亲王一人,始封允祥,本系恩封,乾隆三十九年,诏以怡贤亲王公忠体国,其爵亦应世袭罔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此后光绪年间所修《大清会典》,在非功封而又特许世袭罔替的怡亲王允祥之下,又续记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譞。光绪会典修竣以后,又增庆亲王奕劻,皆特许世袭罔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以上所记清初世袭罔替之所谓“功封”八王——礼亲王代善(岱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承泽亲王硕塞(后袭者改号庄亲王)、克勤郡王岳托(初封成亲王,后降袭郡王,号克勤)、顺承郡王勒克德浑——都是因功而封的吗?严格地说,清初宗室封王,既有战功因素也有受封者的身份因素,而身份因素更重要,甚至是先决条件,入关前尤其如此。八王中,只有硕塞、勒克德浑两位是入关后所封,其余六个王都是清入关前崇德元年(1636)同一次所封。记载这次封爵之事的文献较多,学界熟知。为论述完整,还是引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崇德元年四月二十三日,奉宽温仁圣汗之颁谕,分叙诸兄弟子侄功,册封大贝勒为和硕礼兄亲王,济尔哈朗贝勒为和硕郑亲王,墨乐根戴青贝勒为和硕睿亲王,额尔克楚虎尔贝勒为和硕豫亲王,豪格贝勒为和硕肃亲王,岳托贝勒为和硕成亲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a10db5564414f918b4dc92ce8c092dd\" img_width=\"438\" img_height=\"600\" alt=\"清代“铁帽子王”册封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上中所称墨乐根(墨尔根)戴青贝勒,是多尔衮;额尔克楚虎尔贝勒,是多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值得注意的是,入关前所封这六个王都是嫡出。据清皇家宗谱《玉牒》《清实录》等记载,他们的嫡出身份:代善,努尔哈赤元妃佟佳氏(或称“先娶之后”)所出;多尔衮、多铎,努尔哈赤大妃(或称“继立之后”)乌拉纳喇氏所出。这里所称的“元妃”“大妃”都是嫡妻,后来又称“后”即“皇后”,因此代善、多尔衮、多铎都是嫡子。济尔哈朗是舒尔哈齐(努尔哈赤同母弟)的嫡六子。豪格是太宗皇太极继妃乌拉纳喇氏所出之嫡长子。继妃,是继元妃之后的妃,也是嫡妻。岳托,是代善的嫡长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因为这6人是嫡出的高身份,所以才分封为领旗的旗主;因为是旗主,才得以封为和硕亲王。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封为正红旗旗主,得以封和硕礼亲王。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嫡子(大排行为第十四子),封为镶白旗旗主(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改为正白旗主),得以封和硕睿亲王。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的嫡六子,封为镶蓝旗旗主,得以封和硕郑亲王。多铎是努尔哈赤的嫡幼子(大排行为第十五子),封为正白旗旗主(皇太极死后,多铎改为镶白旗旗主),得以封和硕豫亲王。豪格是太宗皇太极的嫡长子,封为正蓝旗旗主,得以封和硕肃亲王。岳托是代善的嫡长子,封为镶红旗旗主,得以封和硕成亲王。这6位封和硕亲王者全部是旗主。非旗主者没有封和硕亲王者,最高只能封多罗郡王,前提也是嫡出,如阿济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附带说明,皇太极也是嫡出,而非庶出;正因为是嫡出,才得以在努尔哈赤时期封为正白旗主,并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一起被封为汗之下地位最高的大贝勒。以后皇太极被推举为汗,首先也是因嫡子身份,这与满族之重嫡、严嫡庶之分的宗法是一致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如果是庶出,即使功劳再大、辈分再高、年龄再长,也不封旗主,因而也不能封亲王。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庶出的阿巴泰,年龄超过多尔衮和多铎,辈分高于豪格和岳托,战功也大于这四人,但仅封低于亲王二等的多罗贝勒。这还是庶出诸子中封爵最高的,其他庶出子弟所封还要低得多。宗室封爵的等次从高到低排序为:第一等和硕亲王、第二等多罗郡王、第三等多罗贝勒、第四等固山贝子、第五等镇国公、第六等辅国公、第七等镇国将军、第八等辅国将军、第九等奉国将军、第十等奉恩将军。努尔哈赤的庶出儿子们,因身份低,最高者只能封第三等多罗贝勒,多数封第七等镇国将军,身份最低的甚至不封。典型如:努尔哈赤的庶妃兆佳氏所生之子阿拜(大排行为第三子),庶妃钮祜禄氏所生汤古岱(大排行为第四子)、塔拜(大排行为第六子),他们都是皇太极的长兄,年龄更在多尔衮、多铎之上;其中阿拜比多铎大29岁,但都因是庶出,所以只封为镇国将军,比嫡子所封和硕亲王低六等。当时制度规定:“崇德元年……定庶子受封制,凡皇子系庶妃所生者,封镇国将军”。努尔哈赤的第十三子赖慕布,因生母是努尔哈赤的侍婢,连庶妃的身份都没有,所以勉强封最低的第十等奉恩将军。甚至还有未受封者,如努尔哈赤的第十六子费扬古(又作费扬果),其生母是连姓氏都不见记载的女奴,因而所生之子未封爵。在最早撰修的《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赖慕布与费扬古都没有记入努尔哈赤的儿子之列。努尔哈赤的庶出子中,最高的是侧室(汉族民间称“偏房”之妾)所出子,即上文所说的阿巴泰,他是努尔哈赤侧室伊尔根觉罗氏所生,崇德元年封第三等多罗贝勒,比其他媵妾庶出子所封的镇国将军高四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清初宗室封爵凭的是出身之身份,嫡出子年龄再小,也可封为第一等和硕亲王。庶出子年龄再大,所封之爵也低得多。嫡出是封王的前提条件,没有战功也可封为旗主,进而封和硕亲王。六王中的多铎和多尔衮就是最好的证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多铎被封为旗主,是努尔哈赤生前确定的。在制定身后实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的天命七年(1622)三月以后,努尔哈赤已经把他统领的两个旗,一旗分给阿济格和多尔衮,一旗分给嫡幼子多铎。这三个嫡子为一母所出,生母为努尔哈赤最后一个嫡妻大妃(后称皇后)。当时努尔哈赤自己暂领多铎之旗,死后自然而然地传与多铎(这也是满蒙等民族父家产传与嫡幼子的习俗),而当时多铎仅9岁(虚岁,下述各人年岁皆虚岁)。4年后的天命十一年八月努尔哈赤死,皇太极继位,多铎继而为一旗之主,当时也仅13岁。也就是说,多铎之被分封为旗主,完全是因为他是汗努尔哈赤的嫡出之子,9岁的孩童根本没有上阵打过仗,更不要说立功了。换言之,多铎被封为旗主,是凭借后金汗之嫡子的身份,进而以旗主受封为和硕亲王,从根本上说不是凭军功。皇太极继位后的天聪二年,15岁的多铎与同母兄17岁的多尔衮,才第一次随从后金大军出征。据《清太宗实录》载:天聪二年三月,后金汗皇太极“上谕曰:蒙天眷佑,初次令两幼弟随征远国,克著勤劳,克期奏凯,宜锡美号,以示褒嘉。于是赐贝勒多尔衮号为墨尔根戴青、多铎为额尔克楚虎尔”。这段记载说明,多尔衮在努尔哈赤在世时没打过仗,被分封入旗为领主,进而成旗主,也不是凭军功,而是凭嫡子的身份,又进一步因旗主而封和硕睿亲王。在努尔哈赤在世时的天命七年三月至天命八年正月之间,多尔衮已与他的同母兄阿济格(努尔哈赤第十子,嫡出)共领正黄旗,每人一半牛录属人。因阿济格是兄长,按照长幼为序的宗法原则,以兄阿济格为旗主。阿济格为旗主,也是因为其嫡子身份。天聪二年三月,阿济格因违反政令被罢免旗主,改以同旗嫡子多尔衮为旗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如果身份低,即使有战功,也不能封为和硕贝勒旗主,也就不可能封和硕亲王,阿巴泰的情况是明证。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皇太极之兄,也是多铎、多尔衮等幼弟的兄长,早在后金建立前的1611年(明万历三十九年),就与五大臣出征建功,那时多铎和多尔衮都还没有出生。之后,阿巴泰与众宗室贝勒领兵征蒙古扎鲁特部,大胜凯旋,后金汗努尔哈赤亲自出都城迎接。阿巴泰虽然军功甚高,但就是因为他是庶出,乃努尔哈赤侧妃伊尔根觉罗氏所生,所以分封待遇明显低于嫡出子,分封仅得6牛录,与领全旗数十个牛录或半旗牛录的嫡出者如多铎、多尔衮等人比较,相差甚大。其汗父在世时,阿巴泰不敢明言;皇太极继位后,他的身份是汗之兄(类似皇兄),但仍让他与比他小的弟、侄们同列,比如筵宴、接见外人的座次,就按如此等次安排。阿巴泰因此发牢骚说:“战则我披甲胄而行,猎则我佩弓矢而往,赴宴而坐於子弟之列,我觉可耻。”他表示以后不出席这样的礼仪了。皇太极及诸大贝勒闻知,立即对他进行严厉批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台吉德格类、台吉济尔哈朗、台吉杜度、台吉岳托,及台吉硕托,早已随班议政。因尔阿巴泰在诸弟之列,幸得六牛录诸申,方入诸贝勒之列。今尔欲欺谁乎?阿哥阿济格、阿哥多尔衮、阿哥多铎,皆父汗分给全旗之子。诸贝勒又先尔入八分之列。尔今为贝勒,心犹不足,欲与三大贝勒并列,以乱朝政。尔若为大贝勒,岂不更生称汗之念耶?如此紊乱纲纪,尔如若领罪,则治以应得之罪。若不领罪,则必治以重罪矣。\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尽管阿巴泰战功卓著,又是德格类、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等人的兄长,是杜度、岳托、硕托等侄子们的长辈,但因庶出的低身份,而与这些嫡出弟弟、嫡出侄子的贝勒们同列。代善等大贝勒们甚至还指出:你“幸得六牛录诸申,方入诸贝勒之列”,已经是对你高待遇了,怎么能与领全旗牛录的旗主多铎等人相比?此后,在天聪一朝的9年间,阿巴泰又多次与诸贝勒统兵征战,多有战绩,但在崇德元年大封宗室时,仍仅封多罗贝勒。而前述旗主诸人,因是嫡出而封旗主,进而得以封和硕亲王,身份地位的档次都在阿巴泰之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再以另外一个所谓“功封”的世袭罔替之王——清太宗之子硕塞为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清入关后的顺治朝,由于受汉制影响,皇子之庶出者身份提高,庶出者也可封王,但仍只限于庶妻中的高身份者——侧室所生子,如太宗庶出皇子硕塞。而在侧室之下的庶妻媵妾所出子,仍封的很低,如太宗皇太极之子叶布舒、高塞、常舒、韬塞,仅封公爵,低亲王四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硕塞,太宗侧妃叶赫那拉氏所出,顺治元年十月受封多罗承泽郡王。这年硕塞16岁,此前他没参加过征战,无军功可言,封王完全是因为他是太宗皇子、顺治帝的皇兄。顺治元年十月,顺治帝由关外迁入北京,再次举行定鼎中原的登基仪式,庆贺典礼延展至懿亲而封宗室。封硕塞的册文称:“我太祖武皇帝肇基立业,垂裕后昆。太宗文皇帝绍缵洪绪,奄有蒙古诸国,平定朝鲜。朕今嗣服,定鼎中原,景命维新,诞登大宝。尔硕塞,乃太宗之子、朕之庶兄,当兹国庆,宜笃懿亲,特授以册印,封尔为多罗承泽郡王,本支百世,与国咸休。”顺治八年闰二月,硕塞晋封和硕亲王,才与其军功有关。封其为和硕亲王的增注军功金册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我军破流贼、灭明福王、平定河南江南时,尔同多罗豫郡王于潼关破流贼李自成兵二十万,遂入潼关,得西安府,平定秦地。又定河南。克扬州府。渡扬子江,取江宁府。又追苏尼特部落腾机思时,闻腾机思在滚噶鲁台地方,尔同多罗豫郡王凡两夜三日追及之,俘获腾机思部落及其性畜。喀尔喀部土谢图汗兵迎战于查济布喇克地方,尔率众列阵,大败彼兵。次日,硕雷汗兵迎战,复率众列阵,大败之。围困大同时,坚守汛地,贼兵有至者,辄同众挥兵杀败之。又贼众万余入据代州关,尔与和硕端重亲王树梯攻克。又得胜路、助马路贼兵七千,去我兵三里许立为两营,尔亲督战败之。尔原系多罗郡王,加恩封为和硕承泽亲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如果硕塞没有之前的郡王爵、没有当朝皇帝皇兄的身份,仅凭如上军功,不可能骤封最高之爵和硕亲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豫亲王多铎、承泽亲王硕塞之外的其他“功封”世袭王——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克勤郡王岳托,封王以前之最初册封的原因,其实也都是缘于其高身份,因嫡出而为旗主——和硕贝勒(管旗务的职务称是“固山贝勒”),进而封和硕亲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铁帽子王中最后一个王勒克德浑,也是嫡出。他是代善嫡三子萨哈廉的嫡次子,受封顺承郡王,既有嫡出、战功因素,还有特殊原因。他的父亲萨哈廉(或作萨哈璘)与皇太极的关系极为密切;皇太极继汗位,与萨哈廉与岳托的首先推举有关。此后天聪一朝,萨哈廉是皇太极最得力的行政助手,因而皇太极给他的待遇甚高,封他只有旗主才达到的贵族等级——和硕贝勒。萨哈廉是唯一非旗主而有和硕贝勒之称的汗家之人。可惜他在皇太极称帝而大封宗室的前3个月病亡,皇太极亲临其丧,痛哭4次,称帝后追封其为颖亲王。《大清会典》叙述勒克德浑的郡王爵时说,“多罗顺承郡王一人,始封颕亲王萨哈璘子勒克德浑”,强调“始封颕亲王萨哈璘子”,说明封郡王与其父萨哈璘受封亲王有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清初,努尔哈赤家族之子孙都参与战事,其身份高为领主者,多充当领兵统帅。清初封高爵者,如后世所谓铁帽子八王都是如此。代善、多尔衮、济尔哈朗、多铎、豪格、岳托、硕塞等,其封爵都是既凭借高身份,又曾在开国时期参战,有军功。但是若深入考察,便可知最初的分封主要凭身份,其次才看军功。在立军功之前,其年纪小者便封旗主或高爵,如多铎、硕塞。个别如勒克德浑之封王爵,则因其父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密切。\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入关后由于汉化,宗室中低身份者的地位有所提高。由于他们在定鼎中原的过程中多立战功,朝廷为奖酬军功,也封他们以亲郡王的高爵。如阿巴泰之子博洛,入关前的天聪年间便随军出征,崇德元年封固山贝子。此后他多次参加征战明朝的战役,入关后参加消灭李自成军和征讨南明福王政权的战争。博洛两次担任统兵主帅:顺治三年为征南大将军,率师平定福建、浙江;顺治六年为定西大将军,平定山西。他以军功晋爵,初晋多罗贝勒,顺治四年晋多罗郡王,六年晋亲王,但还是因身份低于前述旗主封和硕亲王者,而“不得与大藩等”,即不能与嫡出身份的和硕亲王的“大藩”等同,只称“亲王”而不带“和硕”之号。顺治八年,博洛才晋封为和硕端重亲王。再如褚英之子尼堪,立军功、封爵的过程与博洛类似,也曾在入关前后多次参战,担任过统兵主帅。崇德元年,尼堪受封固山贝子,入关后的顺治元年晋多罗贝勒,五年、六年先后因功晋多罗郡王、亲王,亲王不带“和硕”号;八年,晋封和硕敬谨亲王。尼堪在任定远大将军征西南李定国军时阵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博洛、尼堪二人封王,确实因军功。他们封亲王与前述硕塞是同时,但硕塞封郡王是凭太宗皇子、顺治帝皇兄的身份,而博洛和尼堪不是皇帝本支,因此顺治元年所封是低硕塞之郡王一等的多罗贝勒。后因再立军功才晋封郡王,再晋亲王。从军功上看,博洛、尼堪都曾任统兵主帅“大将军”,而硕塞从未担任过“大将军”,参战都是随主帅从征,功劳与主帅不能相比。但是,硕塞因功晋封之爵与博洛、尼堪相等,都是亲王爵,这表明硕塞较高的身份仍是封爵中重要的前提因素。还有一个明显的例证:博穆博果尔是太宗皇太极的嫡子、顺治帝与硕塞的幼弟,顺治十二年15岁,毫无战功便封和硕亲王,号“襄”,称襄亲王。他的生母是太宗五宫后妃之一的西麟趾宫妃,这五宫后妃均属“嫡”的阶层,在“庶”阶层的侧妃之上,所以博穆博果尔的生母比硕塞生母的身份高,顺治九年被尊封为懿靖大贵妃。因此,她的儿子博穆博果尔始封爵便是和硕亲王。封亲王的册文很明确:“尔博穆博果尔,乃太宗文皇帝之子,朕之弟也,锡以金册、金印,封为和硕襄亲王。”先帝的皇子、当朝皇帝的皇弟,这就是理由。毫无军功的博穆博果尔,初封便是和硕亲王。而博洛和尼堪,虽然因“功封”王,但身份低,即使封亲王,起初也不加“和硕”之号,不得与“和硕亲王”的“大藩”平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再看博洛、尼堪和硕亲王爵后来的情况。博洛、尼堪死后,他们的儿子第一次承袭之爵,都是和硕亲王。但以后因诸种原因,袭爵的子孙却一再降袭,甚至降至公爵以下。博洛之父阿巴泰的其他儿子,如安亲王岳乐及其子孙,也都是如此,与前述身份高又有军功的世袭罔替王爵的后裔之承袭爵级等次,有明显差异,说明初封王爵者身份的高低,对其后裔袭爵是有直接影响的。尼堪及阿巴泰之子博洛、岳乐等,封爵虽凭军功,甚至为国捐躯,但因身份较低,王爵不能世袭罔替。以高身份为主要因素而封的“铁帽子王”爵,后代袭爵者即使犯罪甚至是犯了死罪,也只是罢黜犯罪者的承袭资格,王爵改由其他子孙继承,这个王爵是铁帽子。如礼亲王代善的第一位承袭者满达海,顺治六年袭和硕亲王,与博洛、尼堪同称“理政三王”,后因罪削爵,其子常阿岱承袭和硕亲王(巽亲王);顺治十六年,因父满达海罪而降为贝勒,代善的另一个孙子杰书承袭了和硕亲王(康亲王)。代善的后裔子孙一直世袭和硕亲王,这与尼堪及阿巴泰之子博洛、岳乐子孙们之袭爵大不相同。再如,咸丰帝死后的辛酉政变,郑亲王端华被处死,但铁帽子王爵并不削除,郑亲王爵由济尔哈朗后嗣族人承志继续承袭。光绪朝的庄亲王载勋,因义和团事件被赐死、夺爵,庄亲王爵也没有废除,改由其弟载功承袭。这也说明,铁帽子王之‘铁’,是指该王爵之铁定的世袭不变,而不是指该王冠戴在某人头上铁定不会摘掉。因为无论是犯罪、故世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世袭罔替之王爵桂冠不可能总戴在一人头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前述内容又引申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中国古代的封爵,究竟以什么为前提因素,是功还是人的身份;进一步说,赋予优渥特权的爵位之分封,首先考虑的是哪些人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封爵是赋予得爵者优渥的政治、经济等特权。以军功封爵是古代王朝激励臣属拼死战斗以建立或巩固王朝统治的手段,因而长期实行。如果把全部得爵者的情况作综合考察,就会得知,封爵不完全凭功绩,还有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身份。皇家成员的封爵及其特权是最优渥的,甚至带有一定的垄断性。因为古代王朝具有皇帝家族的私有性,爵又不能无度烂封,因而作为王朝掌权者的皇帝,首先考虑的是将最高爵位及其特权给予本皇家之人。这些皇家人不一定有功,也可封爵,而且封最高之爵,位在异姓功臣之上。最高之王爵,主要封予皇家同姓成员。每一朝代的各朝皇子,一般皆封王,因而其封王数量也远较异姓为多。如西汉,诸朝皇帝之皇子,除继皇位、殇折未封者外,共封王34个,加上皇帝旁支所封者则更多。明朝各帝皇子,除继皇位、殇折未封者外,共封63王(其中郡王一人)。由于亲王之子除一人袭亲王外,其余皆封郡王,因而郡王数量要大得多。明隆庆万历之际,仅当时在世的郡王就有251位,若加上明初以降所封故去的郡王,其数量之大可想而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而异姓,仅个别功绩特别高、贡献特别大者封王,而且主要在非常时期:王朝开国立基之时,与王朝中、后期挽救统治危急之际。前者如西汉建国之初,曾封八个异姓王(下述异姓封王、郡王者,皆生前所封,死后追封不为实封者不计),后来先后诛灭了七王,只封同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伐之”。后者如唐中期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郭子仪、李光弼;宋朝抵抗金兵、中兴南宋的有功者韩世忠、张俊、吴璘等。唐宋及以后异姓封王,多封下一等的郡王,如北宋的王景,生封太原郡王。明代则异姓功臣无生前封王者,诸如徐达封中山王、常遇春所开平王等,都是对死者的追封,非实封,即明末给事中金堡所言:本朝“异姓不王,而徐、常、汤、李皆王矣,乃彼以赠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异姓所以封爵乃至封以较高的王爵,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为皇家王朝的建立或巩固立了功,作出贡献甚至捐躯,皇家因而分其一杯羹以作酬答奖励。掌握封爵的皇帝是不可能在本家皇朝特权的分配上,亏待本姓而优待异姓,更不能容忍异姓王凌驾皇家诸王之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此外,异姓中的皇家亲戚,如历代外戚,虽无功绩也可封爵,而且有封王者。这种有皇家私性关系之人凭外戚身份封爵,也是古代王朝之皇家私性的一种体现,是皇帝之私恩赐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具体到清代,其异姓封王也仅实行于清初,并对异姓中的汉人封王,但这不过是当时的政治需要,属权宜之计,待时过境迁就会改变。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为了利用他们而封其为亲王,后来便彻底除爵,而除爵并非完全因为藩乱,其王爵降袭是早晚之事。如顺治朝抗清的孙可望降清后,封为义王,但子孙降袭,至乾隆年间爵除。即使满族内部,封王者也都是皇家宗室,旗人异姓功臣功劳再大也没有实封为王爵者。汉人更低,平息太平天国的功臣曾国藩,不过封个侯爵,比公爵还低。至于蒙古贵族,则另当别论。满族皇帝为笼络利用他们,保持其对旧有部众、领地的领有,将其作为“藩部”,封皇家宗室同样爵等之爵——和硕亲王、多罗郡王以下,公爵以上;而其爵禄则显著少于皇家王公之爵(大约相当于宗室王公爵禄的四分之一,有银无禄米,而代之以绸缎)。因为他们私有领地的收入,不交国家赋税。清代外戚所封,谓之“承恩公”,是封公爵。异姓功臣功劳最高者一般也就封公爵。因此,外戚仅凭皇家之亲戚的身份,就封得公爵而享受特权,也算是相当优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72f220f78e348199b88472e098a6239\" img_width=\"974\" img_height=\"655\" alt=\"清代“铁帽子王”册封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总之,古代王朝以“爵”赋予的优渥特权这块大蛋糕,皇家占有最大份额。也可以说,古代帝制王朝具有封爵最优特权者一般都是皇家成员,这是古代家天下王朝之皇家私属性,这一特殊性质决定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官方典籍所谓清初世袭罔替之王是因“功封”,因此导致今人对清朝皇家分封制度之实质与缘由的错解,以致对相关史事认识不清。古代王朝具有皇家的私属性,因而皇族即使无军功,仅凭身份,其封爵特权、经济特权也优于异姓功臣。\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宗室王爵分为降袭与不降袭,是清代对以往王朝皇家封爵制度的重要改革。一般说来,往代王朝之宗室所封王爵并不降袭,只有个别王朝降袭,如宋朝。马端临《文献通考》谓:\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诸侯王与列侯,皆以其嫡子嫡孙世袭。其所受之封爵,自非有罪者与无后者,则爵不夺而国不除,此法汉以来未之有改也。至唐,则臣下之封公侯者,始止其身而无以子袭封者,然亲王则子孙袭封如故。\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这说的是汉唐时期宗室王爵世袭不降的情况。其所述宋代情况如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至宋,则皇子之为王者,封爵仅止其身……必须历任年深,齿德稍尊,方特封以王爵,而其祖父所受之爵则不袭也。……又按蔡元道《祖宗官制旧典》称:皇子生……两遇大礼移镇,再遇封国公,出合拜使相、封郡王、纳夫人、建外第,方除两镇封王。然则皇子虽在所必王,然其迁转亦有次第,不遽封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明代的情况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明制,皇子封亲王……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这里所说明代宗室的亲王嫡长子10岁立为亲王世子,就是立其为亲王继承人,如同预立的皇位继承人太子。亲王的其他儿子“诸子年十岁”是“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是立其为将来郡王的承袭人。简单总结其王爵袭封情况就是:亲王一子(嫡长子,立为世子)袭亲王,余子都封郡王。郡王一子(嫡长子,立为世子)袭郡王。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清初,凡亲郡王皆世袭,正是对往代一般王朝宗室王爵世袭罔替之制的沿袭,而直接承袭的是明代制度。也可以说,一般往代王朝的宗室封王,皆世袭罔替,都是铁帽子王。清代因为后来分为恩封者降袭、功封者不降袭,才有所谓“铁帽子王”之说,并不因此表明清代“铁帽子”王在古代王爵中有什么特别之处,反而是清代皇子所封的“恩封”王由于爵位的降袭及其特权的不断降低,已不如往代王朝皇子所封的王爵。而清代所以将一部分王爵降袭,是为了减少因皇族人口繁衍而不断增多的高爵阶层的爵位数量,降低宗禄对国家财政造成的负担。这是清朝皇帝汲取明代教训而对传统封爵制度的改革,这一问题已作专论,不作赘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来源:《经济社会史评论》2019年第2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说明:注释从略。如需查阅或引用,请阅原刊\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6528305541289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