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1bc8f15965d466098a7bf4e365d7aff\"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72\" alt=\"清代“鐵帽子王”冊封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杜家驥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摘 要:清朝官方政書所說世襲罔替“鐵帽子王”爵乃因功所封,是不確切的。清初的宗室封王,既有戰功因素,也有受封者的身份因素,而身份因素更重要,甚至是前提性資格條件,清入關前尤其如此。具有優渥特權的爵位,既有因功而封者,也有因身份而封者。綜合考察,身份因素更值得注意。最高之王爵主要封予皇家宗室,儘管他們多數都無戰功,而異姓只有個別人因有特殊重大功績才封王。這是古代王朝具有皇家家天下的私有性決定的。往代一般王朝之宗室王爵皆世襲罔替,也可以說都是“鐵帽子王”。清代因恩封者降襲、功封者不降襲纔有所謂“鐵帽子王”之說,因而並不表明清代所謂“鐵帽子”王在古代王爵中有特別之處,反而是清代皇子所封的“恩封”王由於爵位的降襲及其特權的不斷降低,已不如往代王朝皇子所封的王爵。\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清代宗室王爵中有所謂“鐵帽子王”,是對諸王中某些可以“世襲罔替”王爵的俗稱;意爲該王冠是鐵定世襲不變的,在爵位者即使有罪罷免其爵,該王爵的爵位也不削除,而改由親屬中的其他人承襲。鐵帽子王主要是指清初開國軍功的八個王,稱之爲“功封”王。“功封”王之外的王爵則稱之爲“恩封”王,“恩封”王降襲。這種將王爵區分爲“功封”“恩封”而實行不同的襲爵制度是逐漸形成的,乾隆三十九年最終確定。那麼,清初開國的八個“功封”王,是否憑軍功封王?這關係到對古代帝制王朝的特性、清代的鐵帽子王是否比往代特別等問題的認識。鑑於目前尚未見到對此有專門探討,爰以此文簡要分析。\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官方典籍稱,“世襲罔替”之“功封”王,是清初因軍功勳績而封。嘉慶《大清會典》列舉了“世襲罔替”之王及其封爵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凡封爵,有功封,宗室王公有勳績受封者,爲功封。……左翼:和碩睿親王一人,始封多爾袞,後削,乾隆四十三年,高宗純皇帝命以淳頴仍續原封。和碩豫親王一人,始封多鐸,後降改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仍晉原封。和碩肅親王一人,始封豪格,後改顯親王,乾隆四十三年,仍改原封。……右翼:和碩禮親王一人,始封岱善,後改巽親王,又改康親王,乾隆四十三年,仍改原封。和碩鄭親王一人,始封濟爾哈朗,後改簡親王,乾隆四十三年,仍改原封。和碩莊親王一人,始封和碩承澤親王碩塞,後改今封。多羅克勤郡王一人,始封嶽託,後改平郡王,乾隆四十三年,仍改原封。多羅順承郡王一人,始封頴親王薩哈璘子勒克德渾,今仍襲。……均系功封,其爵皆世襲罔替。左翼和碩怡親王一人,始封允祥,本系恩封,乾隆三十九年,詔以怡賢親王公忠體國,其爵亦應世襲罔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此後光緒年間所修《大清會典》,在非功封而又特許世襲罔替的怡親王允祥之下,又續記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光緒會典修竣以後,又增慶親王奕劻,皆特許世襲罔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以上所記清初世襲罔替之所謂“功封”八王——禮親王代善(岱善)、睿親王多爾袞、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承澤親王碩塞(後襲者改號莊親王)、克勤郡王嶽託(初封成親王,後降襲郡王,號克勤)、順承郡王勒克德渾——都是因功而封的嗎?嚴格地說,清初宗室封王,既有戰功因素也有受封者的身份因素,而身份因素更重要,甚至是先決條件,入關前尤其如此。八王中,只有碩塞、勒克德渾兩位是入關後所封,其餘六個王都是清入關前崇德元年(1636)同一次所封。記載這次封爵之事的文獻較多,學界熟知。爲論述完整,還是引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崇德元年四月二十三日,奉寬溫仁聖汗之頒諭,分敘諸兄弟子侄功,冊封大貝勒爲和碩禮兄親王,濟爾哈朗貝勒爲和碩鄭親王,墨樂根戴青貝勒爲和碩睿親王,額爾克楚虎爾貝勒爲和碩豫親王,豪格貝勒爲和碩肅親王,嶽託貝勒爲和碩成親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a10db5564414f918b4dc92ce8c092dd\" img_width=\"438\" img_height=\"600\" alt=\"清代“鐵帽子王”冊封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上中所稱墨樂根(墨爾根)戴青貝勒,是多爾袞;額爾克楚虎爾貝勒,是多鐸。\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值得注意的是,入關前所封這六個王都是嫡出。據清皇家宗譜《玉牒》《清實錄》等記載,他們的嫡出身份:代善,努爾哈赤元妃佟佳氏(或稱“先娶之後”)所出;多爾袞、多鐸,努爾哈赤大妃(或稱“繼立之後”)烏拉納喇氏所出。這裏所稱的“元妃”“大妃”都是嫡妻,後來又稱“後”即“皇后”,因此代善、多爾袞、多鐸都是嫡子。濟爾哈朗是舒爾哈齊(努爾哈赤同母弟)的嫡六子。豪格是太宗皇太極繼妃烏拉納喇氏所出之嫡長子。繼妃,是繼元妃之後的妃,也是嫡妻。嶽託,是代善的嫡長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因爲這6人是嫡出的高身份,所以才分封爲領旗的旗主;因爲是旗主,才得以封爲和碩親王。代善是努爾哈赤的嫡次子,封爲正紅旗旗主,得以封和碩禮親王。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嫡子(大排行爲第十四子),封爲鑲白旗旗主(皇太極死後,多爾袞改爲正白旗主),得以封和碩睿親王。濟爾哈朗是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的嫡六子,封爲鑲藍旗旗主,得以封和碩鄭親王。多鐸是努爾哈赤的嫡幼子(大排行爲第十五子),封爲正白旗旗主(皇太極死後,多鐸改爲鑲白旗旗主),得以封和碩豫親王。豪格是太宗皇太極的嫡長子,封爲正藍旗旗主,得以封和碩肅親王。嶽託是代善的嫡長子,封爲鑲紅旗旗主,得以封和碩成親王。這6位封和碩親王者全部是旗主。非旗主者沒有封和碩親王者,最高只能封多羅郡王,前提也是嫡出,如阿濟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附帶說明,皇太極也是嫡出,而非庶出;正因爲是嫡出,才得以在努爾哈赤時期封爲正白旗主,並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一起被封爲汗之下地位最高的大貝勒。以後皇太極被推舉爲汗,首先也是因嫡子身份,這與滿族之重嫡、嚴嫡庶之分的宗法是一致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如果是庶出,即使功勞再大、輩分再高、年齡再長,也不封旗主,因而也不能封親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努爾哈赤的第七子,庶出的阿巴泰,年齡超過多爾袞和多鐸,輩分高於豪格和嶽託,戰功也大於這四人,但僅封低於親王二等的多羅貝勒。這還是庶出諸子中封爵最高的,其他庶出子弟所封還要低得多。宗室封爵的等次從高到低排序爲:第一等和碩親王、第二等多羅郡王、第三等多羅貝勒、第四等固山貝子、第五等鎮國公、第六等輔國公、第七等鎮國將軍、第八等輔國將軍、第九等奉國將軍、第十等奉恩將軍。努爾哈赤的庶出兒子們,因身份低,最高者只能封第三等多羅貝勒,多數封第七等鎮國將軍,身份最低的甚至不封。典型如:努爾哈赤的庶妃兆佳氏所生之子阿拜(大排行爲第三子),庶妃鈕祜祿氏所生湯古岱(大排行爲第四子)、塔拜(大排行爲第六子),他們都是皇太極的長兄,年齡更在多爾袞、多鐸之上;其中阿拜比多鐸大29歲,但都因是庶出,所以只封爲鎮國將軍,比嫡子所封和碩親王低六等。當時制度規定:“崇德元年……定庶子受封制,凡皇子系庶妃所生者,封鎮國將軍”。努爾哈赤的第十三子賴慕布,因生母是努爾哈赤的侍婢,連庶妃的身份都沒有,所以勉強封最低的第十等奉恩將軍。甚至還有未受封者,如努爾哈赤的第十六子費揚古(又作費揚果),其生母是連姓氏都不見記載的女奴,因而所生之子未封爵。在最早撰修的《清太祖武皇帝實錄》中,賴慕布與費揚古都沒有記入努爾哈赤的兒子之列。努爾哈赤的庶出子中,最高的是側室(漢族民間稱“偏房”之妾)所出子,即上文所說的阿巴泰,他是努爾哈赤側室伊爾根覺羅氏所生,崇德元年封第三等多羅貝勒,比其他媵妾庶出子所封的鎮國將軍高四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清初宗室封爵憑的是出身之身份,嫡出子年齡再小,也可封爲第一等和碩親王。庶出子年齡再大,所封之爵也低得多。嫡出是封王的前提條件,沒有戰功也可封爲旗主,進而封和碩親王。六王中的多鐸和多爾袞就是最好的證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多鐸被封爲旗主,是努爾哈赤生前確定的。在制定身後實行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的天命七年(1622)三月以後,努爾哈赤已經把他統領的兩個旗,一旗分給阿濟格和多爾袞,一旗分給嫡幼子多鐸。這三個嫡子爲一母所出,生母爲努爾哈赤最後一個嫡妻大妃(後稱皇后)。當時努爾哈赤自己暫領多鐸之旗,死後自然而然地傳與多鐸(這也是滿蒙等民族父家產傳與嫡幼子的習俗),而當時多鐸僅9歲(虛歲,下述各人年歲皆虛歲)。4年後的天命十一年八月努爾哈赤死,皇太極繼位,多鐸繼而爲一旗之主,當時也僅13歲。也就是說,多鐸之被分封爲旗主,完全是因爲他是汗努爾哈赤的嫡出之子,9歲的孩童根本沒有上陣打過仗,更不要說立功了。換言之,多鐸被封爲旗主,是憑藉後金汗之嫡子的身份,進而以旗主受封爲和碩親王,從根本上說不是憑軍功。皇太極繼位後的天聰二年,15歲的多鐸與同母兄17歲的多爾袞,才第一次隨從後金大軍出征。據《清太宗實錄》載:天聰二年三月,後金汗皇太極“上諭曰:蒙天眷佑,初次令兩幼弟隨徵遠國,克著勤勞,剋期奏凱,宜錫美號,以示褒嘉。於是賜貝勒多爾袞號爲墨爾根戴青、多鐸爲額爾克楚虎爾”。這段記載說明,多爾袞在努爾哈赤在世時沒打過仗,被分封入旗爲領主,進而成旗主,也不是憑軍功,而是憑嫡子的身份,又進一步因旗主而封和碩睿親王。在努爾哈赤在世時的天命七年三月至天命八年正月之間,多爾袞已與他的同母兄阿濟格(努爾哈赤第十子,嫡出)共領正黃旗,每人一半牛錄屬人。因阿濟格是兄長,按照長幼爲序的宗法原則,以兄阿濟格爲旗主。阿濟格爲旗主,也是因爲其嫡子身份。天聰二年三月,阿濟格因違反政令被罷免旗主,改以同旗嫡子多爾袞爲旗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如果身份低,即使有戰功,也不能封爲和碩貝勒旗主,也就不可能封和碩親王,阿巴泰的情況是明證。阿巴泰是努爾哈赤的第七子、皇太極之兄,也是多鐸、多爾袞等幼弟的兄長,早在後金建立前的1611年(明萬曆三十九年),就與五大臣出征建功,那時多鐸和多爾袞都還沒有出生。之後,阿巴泰與衆宗室貝勒領兵徵蒙古扎魯特部,大勝凱旋,後金汗努爾哈赤親自出都城迎接。阿巴泰雖然軍功甚高,但就是因爲他是庶出,乃努爾哈赤側妃伊爾根覺羅氏所生,所以分封待遇明顯低於嫡出子,分封僅得6牛錄,與領全旗數十個牛錄或半旗牛錄的嫡出者如多鐸、多爾袞等人比較,相差甚大。其汗父在世時,阿巴泰不敢明言;皇太極繼位後,他的身份是汗之兄(類似皇兄),但仍讓他與比他小的弟、侄們同列,比如筵宴、接見外人的座次,就按如此等次安排。阿巴泰因此發牢騷說:“戰則我披甲冑而行,獵則我佩弓矢而往,赴宴而坐於子弟之列,我覺可恥。”他表示以後不出席這樣的禮儀了。皇太極及諸大貝勒聞知,立即對他進行嚴厲批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臺吉德格類、臺吉濟爾哈朗、臺吉杜度、臺吉嶽託,及臺吉碩託,早已隨班議政。因爾阿巴泰在諸弟之列,幸得六牛錄諸申,方入諸貝勒之列。今爾欲欺誰乎?阿哥阿濟格、阿哥多爾袞、阿哥多鐸,皆父汗分給全旗之子。諸貝勒又先爾入八分之列。爾今爲貝勒,心猶不足,欲與三大貝勒並列,以亂朝政。爾若爲大貝勒,豈不更生稱汗之念耶?如此紊亂綱紀,爾如若領罪,則治以應得之罪。若不領罪,則必治以重罪矣。\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儘管阿巴泰戰功卓著,又是德格類、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等人的兄長,是杜度、嶽託、碩託等侄子們的長輩,但因庶出的低身份,而與這些嫡出弟弟、嫡出侄子的貝勒們同列。代善等大貝勒們甚至還指出:你“幸得六牛錄諸申,方入諸貝勒之列”,已經是對你高待遇了,怎麼能與領全旗牛錄的旗主多鐸等人相比?此後,在天聰一朝的9年間,阿巴泰又多次與諸貝勒統兵征戰,多有戰績,但在崇德元年大封宗室時,仍僅封多羅貝勒。而前述旗主諸人,因是嫡出而封旗主,進而得以封和碩親王,身份地位的檔次都在阿巴泰之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再以另外一個所謂“功封”的世襲罔替之王——清太宗之子碩塞爲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清入關後的順治朝,由於受漢制影響,皇子之庶出者身份提高,庶出者也可封王,但仍只限於庶妻中的高身份者——側室所生子,如太宗庶出皇子碩塞。而在側室之下的庶妻媵妾所出子,仍封的很低,如太宗皇太極之子葉布舒、高塞、常舒、韜塞,僅封公爵,低親王四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碩塞,太宗側妃葉赫那拉氏所出,順治元年十月受封多羅承澤郡王。這年碩塞16歲,此前他沒參加過征戰,無軍功可言,封王完全是因爲他是太宗皇子、順治帝的皇兄。順治元年十月,順治帝由關外遷入北京,再次舉行定鼎中原的登基儀式,慶賀典禮延展至懿親而封宗室。封碩塞的冊文稱:“我太祖武皇帝肇基立業,垂裕後昆。太宗文皇帝紹纘洪緒,奄有蒙古諸國,平定朝鮮。朕今嗣服,定鼎中原,景命維新,誕登大寶。爾碩塞,乃太宗之子、朕之庶兄,當茲國慶,宜篤懿親,特授以冊印,封爾爲多羅承澤郡王,本支百世,與國鹹休。”順治八年閏二月,碩塞晉封和碩親王,才與其軍功有關。封其爲和碩親王的增注軍功金冊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我軍破流賊、滅明福王、平定河南江南時,爾同多羅豫郡王於潼關破流賊李自成兵二十萬,遂入潼關,得西安府,平定秦地。又定河南。克揚州府。渡揚子江,取江寧府。又追蘇尼特部落騰機思時,聞騰機思在滾噶魯臺地方,爾同多羅豫郡王凡兩夜三日追及之,俘獲騰機思部落及其性畜。喀爾喀部土謝圖汗兵迎戰於查濟布喇克地方,爾率衆列陣,大敗彼兵。次日,碩雷汗兵迎戰,復率衆列陣,大敗之。圍困大同時,堅守汛地,賊兵有至者,輒同衆揮兵殺敗之。又賊衆萬餘入據代州關,爾與和碩端重親王樹梯攻克。又得勝路、助馬路賊兵七千,去我兵三里許立爲兩營,爾親督戰敗之。爾原系多羅郡王,加恩封爲和碩承澤親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如果碩塞沒有之前的郡王爵、沒有當朝皇帝皇兄的身份,僅憑如上軍功,不可能驟封最高之爵和碩親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豫親王多鐸、承澤親王碩塞之外的其他“功封”世襲王——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鄭親王濟爾哈朗、肅親王豪格、克勤郡王嶽託,封王以前之最初冊封的原因,其實也都是緣於其高身份,因嫡出而爲旗主——和碩貝勒(管旗務的職務稱是“固山貝勒”),進而封和碩親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鐵帽子王中最後一個王勒克德渾,也是嫡出。他是代善嫡三子薩哈廉的嫡次子,受封順承郡王,既有嫡出、戰功因素,還有特殊原因。他的父親薩哈廉(或作薩哈璘)與皇太極的關係極爲密切;皇太極繼汗位,與薩哈廉與嶽託的首先推舉有關。此後天聰一朝,薩哈廉是皇太極最得力的行政助手,因而皇太極給他的待遇甚高,封他只有旗主才達到的貴族等級——和碩貝勒。薩哈廉是唯一非旗主而有和碩貝勒之稱的汗家之人。可惜他在皇太極稱帝而大封宗室的前3個月病亡,皇太極親臨其喪,痛哭4次,稱帝后追封其爲穎親王。《大清會典》敘述勒克德渾的郡王爵時說,“多羅順承郡王一人,始封頴親王薩哈璘子勒克德渾”,強調“始封頴親王薩哈璘子”,說明封郡王與其父薩哈璘受封親王有關。\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清初,努爾哈赤家族之子孫都參與戰事,其身份高爲領主者,多充當領兵統帥。清初封高爵者,如後世所謂鐵帽子八王都是如此。代善、多爾袞、濟爾哈朗、多鐸、豪格、嶽託、碩塞等,其封爵都是既憑藉高身份,又曾在開國時期參戰,有軍功。但是若深入考察,便可知最初的分封主要憑身份,其次纔看軍功。在立軍功之前,其年紀小者便封旗主或高爵,如多鐸、碩塞。個別如勒克德渾之封王爵,則因其父與皇帝的私人關係密切。\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入關後由於漢化,宗室中低身份者的地位有所提高。由於他們在定鼎中原的過程中多立戰功,朝廷爲獎酬軍功,也封他們以親郡王的高爵。如阿巴泰之子博洛,入關前的天聰年間便隨軍出征,崇德元年封固山貝子。此後他多次參加征戰明朝的戰役,入關後參加消滅李自成軍和征討南明福王政權的戰爭。博洛兩次擔任統兵主帥:順治三年爲徵南大將軍,率師平定福建、浙江;順治六年爲定西大將軍,平定山西。他以軍功晉爵,初晉多羅貝勒,順治四年晉多羅郡王,六年晉親王,但還是因身份低於前述旗主封和碩親王者,而“不得與大藩等”,即不能與嫡出身份的和碩親王的“大藩”等同,只稱“親王”而不帶“和碩”之號。順治八年,博洛才晉封爲和碩端重親王。再如褚英之子尼堪,立軍功、封爵的過程與博洛類似,也曾在入關前後多次參戰,擔任過統兵主帥。崇德元年,尼堪受封固山貝子,入關後的順治元年晉多羅貝勒,五年、六年先後因功晉多羅郡王、親王,親王不帶“和碩”號;八年,晉封和碩敬謹親王。尼堪在任定遠大將軍徵西南李定國軍時陣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博洛、尼堪二人封王,確實因軍功。他們封親王與前述碩塞是同時,但碩塞封郡王是憑太宗皇子、順治帝皇兄的身份,而博洛和尼堪不是皇帝本支,因此順治元年所封是低碩塞之郡王一等的多羅貝勒。後因再立軍功才晉封郡王,再晉親王。從軍功上看,博洛、尼堪都曾任統兵主帥“大將軍”,而碩塞從未擔任過“大將軍”,參戰都是隨主帥從徵,功勞與主帥不能相比。但是,碩塞因功晉封之爵與博洛、尼堪相等,都是親王爵,這表明碩塞較高的身份仍是封爵中重要的前提因素。還有一個明顯的例證:博穆博果爾是太宗皇太極的嫡子、順治帝與碩塞的幼弟,順治十二年15歲,毫無戰功便封和碩親王,號“襄”,稱襄親王。他的生母是太宗五宮后妃之一的西麟趾宮妃,這五宮后妃均屬“嫡”的階層,在“庶”階層的側妃之上,所以博穆博果爾的生母比碩塞生母的身份高,順治九年被尊封爲懿靖大貴妃。因此,她的兒子博穆博果爾始封爵便是和碩親王。封親王的冊文很明確:“爾博穆博果爾,乃太宗文皇帝之子,朕之弟也,錫以金冊、金印,封爲和碩襄親王。”先帝的皇子、當朝皇帝的皇弟,這就是理由。毫無軍功的博穆博果爾,初封便是和碩親王。而博洛和尼堪,雖然因“功封”王,但身份低,即使封親王,起初也不加“和碩”之號,不得與“和碩親王”的“大藩”平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再看博洛、尼堪和碩親王爵後來的情況。博洛、尼堪死後,他們的兒子第一次承襲之爵,都是和碩親王。但以後因諸種原因,襲爵的子孫卻一再降襲,甚至降至公爵以下。博洛之父阿巴泰的其他兒子,如安親王嶽樂及其子孫,也都是如此,與前述身份高又有軍功的世襲罔替王爵的後裔之承襲爵級等次,有明顯差異,說明初封王爵者身份的高低,對其後裔襲爵是有直接影響的。尼堪及阿巴泰之子博洛、嶽樂等,封爵雖憑軍功,甚至爲國捐軀,但因身份較低,王爵不能世襲罔替。以高身份爲主要因素而封的“鐵帽子王”爵,後代襲爵者即使犯罪甚至是犯了死罪,也只是罷黜犯罪者的承襲資格,王爵改由其他子孫繼承,這個王爵是鐵帽子。如禮親王代善的第一位承襲者滿達海,順治六年襲和碩親王,與博洛、尼堪同稱“理政三王”,後因罪削爵,其子常阿岱承襲和碩親王(巽親王);順治十六年,因父滿達海罪而降爲貝勒,代善的另一個孫子傑書承襲了和碩親王(康親王)。代善的後裔子孫一直世襲和碩親王,這與尼堪及阿巴泰之子博洛、嶽樂子孫們之襲爵大不相同。再如,咸豐帝死後的辛酉政變,鄭親王端華被處死,但鐵帽子王爵並不削除,鄭親王爵由濟爾哈朗後嗣族人承志繼續承襲。光緒朝的莊親王載勳,因義和團事件被賜死、奪爵,莊親王爵也沒有廢除,改由其弟載功承襲。這也說明,鐵帽子王之‘鐵’,是指該王爵之鐵定的世襲不變,而不是指該王冠戴在某人頭上鐵定不會摘掉。因爲無論是犯罪、故世還是其他什麼原因,世襲罔替之王爵桂冠不可能總戴在一人頭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前述內容又引申出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中國古代的封爵,究竟以什麼爲前提因素,是功還是人的身份;進一步說,賦予優渥特權的爵位之分封,首先考慮的是哪些人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封爵是賦予得爵者優渥的政治、經濟等特權。以軍功封爵是古代王朝激勵臣屬拼死戰鬥以建立或鞏固王朝統治的手段,因而長期實行。如果把全部得爵者的情況作綜合考察,就會得知,封爵不完全憑功績,還有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身份。皇家成員的封爵及其特權是最優渥的,甚至帶有一定的壟斷性。因爲古代王朝具有皇帝家族的私有性,爵又不能無度爛封,因而作爲王朝掌權者的皇帝,首先考慮的是將最高爵位及其特權給予本皇家之人。這些皇家人不一定有功,也可封爵,而且封最高之爵,位在異姓功臣之上。最高之王爵,主要封予皇家同姓成員。每一朝代的各朝皇子,一般皆封王,因而其封王數量也遠較異姓爲多。如西漢,諸朝皇帝之皇子,除繼皇位、殤折未封者外,共封王34個,加上皇帝旁支所封者則更多。明朝各帝皇子,除繼皇位、殤折未封者外,共封63王(其中郡王一人)。由於親王之子除一人襲親王外,其餘皆封郡王,因而郡王數量要大得多。明隆慶萬曆之際,僅當時在世的郡王就有251位,若加上明初以降所封故去的郡王,其數量之大可想而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而異姓,僅個別功績特別高、貢獻特別大者封王,而且主要在非常時期:王朝開國立基之時,與王朝中、後期挽救統治危急之際。前者如西漢建國之初,曾封八個異姓王(下述異姓封王、郡王者,皆生前所封,死後追封不爲實封者不計),後來先後誅滅了七王,只封同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伐之”。後者如唐中期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郭子儀、李光弼;宋朝抵抗金兵、中興南宋的有功者韓世忠、張俊、吳璘等。唐宋及以後異姓封王,多封下一等的郡王,如北宋的王景,生封太原郡王。明代則異姓功臣無生前封王者,諸如徐達封中山王、常遇春所開平王等,都是對死者的追封,非實封,即明末給事中金堡所言:本朝“異姓不王,而徐、常、湯、李皆王矣,乃彼以贈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異姓所以封爵乃至封以較高的王爵,歸根結底是因爲他們爲皇家王朝的建立或鞏固立了功,作出貢獻甚至捐軀,皇家因而分其一杯羹以作酬答獎勵。掌握封爵的皇帝是不可能在本家皇朝特權的分配上,虧待本姓而優待異姓,更不能容忍異姓王凌駕皇家諸王之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此外,異姓中的皇家親戚,如歷代外戚,雖無功績也可封爵,而且有封王者。這種有皇傢俬性關係之人憑外戚身份封爵,也是古代王朝之皇傢俬性的一種體現,是皇帝之私恩賜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具體到清代,其異姓封王也僅實行於清初,並對異姓中的漢人封王,但這不過是當時的政治需要,屬權宜之計,待時過境遷就會改變。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吳三桂,爲了利用他們而封其爲親王,後來便徹底除爵,而除爵並非完全因爲藩亂,其王爵降襲是早晚之事。如順治朝抗清的孫可望降清後,封爲義王,但子孫降襲,至乾隆年間爵除。即使滿族內部,封王者也都是皇家宗室,旗人異姓功臣功勞再大也沒有實封爲王爵者。漢人更低,平息太平天國的功臣曾國藩,不過封個侯爵,比公爵還低。至於蒙古貴族,則另當別論。滿族皇帝爲籠絡利用他們,保持其對舊有部衆、領地的領有,將其作爲“藩部”,封皇家宗室同樣爵等之爵——和碩親王、多羅郡王以下,公爵以上;而其爵祿則顯著少於皇家王公之爵(大約相當於宗室王公爵祿的四分之一,有銀無祿米,而代之以綢緞)。因爲他們私有領地的收入,不交國家賦稅。清代外戚所封,謂之“承恩公”,是封公爵。異姓功臣功勞最高者一般也就封公爵。因此,外戚僅憑皇家之親戚的身份,就封得公爵而享受特權,也算是相當優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72f220f78e348199b88472e098a6239\" img_width=\"974\" img_height=\"655\" alt=\"清代“鐵帽子王”冊封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總之,古代王朝以“爵”賦予的優渥特權這塊大蛋糕,皇家佔有最大份額。也可以說,古代帝制王朝具有封爵最優特權者一般都是皇家成員,這是古代家天下王朝之皇傢俬屬性,這一特殊性質決定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官方典籍所謂清初世襲罔替之王是因“功封”,因此導致今人對清朝皇家分封制度之實質與緣由的錯解,以致對相關史事認識不清。古代王朝具有皇家的私屬性,因而皇族即使無軍功,僅憑身份,其封爵特權、經濟特權也優於異姓功臣。\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宗室王爵分爲降襲與不降襲,是清代對以往王朝皇家封爵制度的重要改革。一般說來,往代王朝之宗室所封王爵並不降襲,只有個別王朝降襲,如宋朝。馬端臨《文獻通考》謂:\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諸侯王與列侯,皆以其嫡子嫡孫世襲。其所受之封爵,自非有罪者與無後者,則爵不奪而國不除,此法漢以來未之有改也。至唐,則臣下之封公侯者,始止其身而無以子襲封者,然親王則子孫襲封如故。\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這說的是漢唐時期宗室王爵世襲不降的情況。其所述宋代情況如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至宋,則皇子之爲王者,封爵僅止其身……必須歷任年深,齒德稍尊,方特封以王爵,而其祖父所受之爵則不襲也。……又按蔡元道《祖宗官制舊典》稱:皇子生……兩遇大禮移鎮,再遇封國公,出合拜使相、封郡王、納夫人、建外第,方除兩鎮封王。然則皇子雖在所必王,然其遷轉亦有次第,不遽封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明代的情況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明制,皇子封親王……親王嫡長子,年及十歲,則授金冊、金寶,立爲王世子……諸子年十歲,則授塗金銀冊銀寶,封爲郡王。嫡長子爲郡王世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這裏所說明代宗室的親王嫡長子10歲立爲親王世子,就是立其爲親王繼承人,如同預立的皇位繼承人太子。親王的其他兒子“諸子年十歲”是“封爲郡王”。郡王“嫡長子爲郡王世子”,是立其爲將來郡王的承襲人。簡單總結其王爵襲封情況就是:親王一子(嫡長子,立爲世子)襲親王,餘子都封郡王。郡王一子(嫡長子,立爲世子)襲郡王。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清初,凡親郡王皆世襲,正是對往代一般王朝宗室王爵世襲罔替之制的沿襲,而直接承襲的是明代制度。也可以說,一般往代王朝的宗室封王,皆世襲罔替,都是鐵帽子王。清代因爲後來分爲恩封者降襲、功封者不降襲,纔有所謂“鐵帽子王”之說,並不因此表明清代“鐵帽子”王在古代王爵中有什麼特別之處,反而是清代皇子所封的“恩封”王由於爵位的降襲及其特權的不斷降低,已不如往代王朝皇子所封的王爵。而清代所以將一部分王爵降襲,是爲了減少因皇族人口繁衍而不斷增多的高爵階層的爵位數量,降低宗祿對國家財政造成的負擔。這是清朝皇帝汲取明代教訓而對傳統封爵制度的改革,這一問題已作專論,不作贅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來源:《經濟社會史評論》2019年第2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說明:註釋從略。如需查閱或引用,請閱原刊\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6528305541289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