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給出了對P2P行業的“四條紅線”

2014年銀監會成立普惠金融部開始直接引導和監管P2P,從此p2p有了媽,2014年4月21日,時任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劉張君表示,P2P要明確四條底線,包括平臺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不得搞資金池等。

P2P行業的“四條紅線”之存管銀行

劉張君指出,P2P網絡借貸平臺是一種新興金融業態,在鼓勵其創新發展的同時,要記住四點:一是要明確這個平臺的中介性質,二是要明確平臺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三是不得將歸集資金搞資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衆資金。

P2P行業的“四條紅線”之存管銀行

銀行存管啓蒙期

2014中國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發展論壇於9月27日在深圳召開,時任中國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巖岫在會議上提出了P2P網貸行業監管的十大原則:

一、P2P機構不能持有投資者的資金,不能建立資金池;

二、落實實名制原則;

三、P2P機構是信息中介;

四、P2P需要有行業門檻;

五、資金第三方託管,引進審計機制,避免非法集資;

六、不得提供擔保;

七、明確收費機制,不盲目追求高利率融資項目;

八、信息充分披露;

九、加強行業自律;

十、堅持小額化

其中第一、三、五條原則已經明確了P2P平臺能接觸客戶資金,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大家都在思考;接下來的一年從中央到地方,大部分省市均發佈相關文件,支持和促進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一步助推行業突飛猛進。

P2P行業的“四條紅線”之存管銀行

銀行存管概念的誕生

P2P銀行存管就是由銀行存管資金,平臺管理交易,做到資金與交易的分離,使得平臺無法直接接觸資金,避免客戶資金被直接挪用,P2P實行銀行資金存管後,相當於給平臺進行增信,而其背後暗含的則是平臺實力的競爭,在力求快速“合規”的過程中,不同的平臺會面臨不同的命運。

銀行存管模式探索

A、銀行直連

銀行直連是指P2P網貸平臺直接與銀行開通支付結算通道,不需要充值和提現。在交易過程中,投資人直接通過銀行在線交易,回款的時候,資金直接返還投資人的投資時的賬戶。

B、直接存管

在銀行資金直接存管的模式下,銀行會爲平臺開設存管賬戶、投資人和借款人的獨立個人存管賬戶,存管行爲投融資雙方開設獨立的個人賬戶後會就充值、提現等支付結算和資金流向進行監管。

C、“銀行+第三方支付公司”聯合存管

“銀行+第三方支付公司”聯合存管模式,即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推出聯合存管方案,存管行開設平臺存管賬號,負責用戶賬戶監管和資金存管功能,第三方支付擔任技術輔佐,提供資金結算及所需的終端設備。

P2P行業的“四條紅線”之存管銀行

銀行存管不是保險箱,但沒有銀行存管不合規

2017年12月,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57號文”),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做好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並在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目前已經有北京、上海、廣東、深圳、重慶、浙江、江蘇、江西、山東、合肥、新疆、福建、河南、山西、河北、天津等區下發了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均明確要求P2P平臺需上線銀行存管,未上線銀行存管的不予備案驗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近700家P2P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並有數百家已於銀行簽約銀行存管協議。

對投資者而言,在篩選網貸平臺時,是否上線銀行存管只能作爲參考指標之一,投資者考察平臺的安全性還要從多方面考量。相關監管辦法的制定和出臺有利於藉助市場的力量和手段引導網貸機構規範發展,保護投資者利益。下一步配套制度的全面實施,推動網貸行業逐步進入依法監管、合規經營、規範發展的新階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