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博士生導師徐世傑 探索研究月球一可開採礦物質 二可利用月球進行天文觀測

載人登月需更強大火箭 可以期待長征9號

嫦娥四號在月球的背面着陸,取得“好成績”,也引發了人們對月球的討論。徐世傑就載人探月等問題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載人登月需要更強大的火箭,可以期待的是長征9號火箭。

月球有什麼科研價值

嫦娥四號在月球的背面着陸,取得“好成績”,也引發了人們對月球的討論。月球上是沒有生命的,但爲什麼要研究它,月球有什麼科研價值?

對此,徐世傑向北青報記者表示,探索研究月球,一是開採礦物質——“氦3”是一種無污染的燃料。

還有就是利用月球進行天文觀測,月球本身是一個無菌的環境,沒有月震,沒有空氣,做天文觀測的時候沒有光的散射,溫度也比較低,可以實現“冷觀測”,如果使用紅外線,就可以觀測得很遠了。現在地面上有二氧化碳的反射,想做月球上這種理想的天文觀測是很難的。二是可以作爲深空探測的基地,利用月球極區的充足的太陽能和水,可以電解產生氫和氧,作爲深空探測器的燃料。

徐世傑告訴北青報記者,上世紀60年代,美國實現了載人登月,之後沒有再登。

徐世傑說:“我認爲,美國探測器着陸一開始都是在赤道兩側緯度30度的地區,沒有發現水冰,他們覺得月球沒有多少科學價值和應用價值,不過現在他們改變了想法。2017年,美國公佈了新的‘太空計劃’,包括送美國宇航員到月球。美國人是想把月球做成一個基地,做成深空探測的中轉站。”

長征5號7月將再飛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前幾天,全國政協委員楊利偉在受訪時也表示,關於中國載人登月,現在正在做關鍵技術攻關和深化論證工作,爲將來立項做前期的準備工作。當條件成熟之後,會正式啓動這個工作。隨着工作的推進,登上月球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對此,徐世傑表示,長征5號今年大概7月份要再飛一次。按照國家的規定,連着飛行兩次成功後才能用於型號。如果這兩次都成功了,才能發射嫦娥5號取樣返回探測器。載人探月火箭是最重要的問題,未來大型空間站核心艙也等着長征5號。

載人探月飛船技術如何

談及載人探月飛船,徐世傑表示,現在載人飛船技術是成熟的,比如俄羅斯的聯盟號,中國的神舟號,兩種飛船都能載三個人。前幾天美國SPACE-X公司又發射了一個龍-2號飛船,可以載七個人,但這次是試飛,搭載的是橡皮人。

載人登月飛船如何自主安全地降落在月球表面、安全返回,這些都涉及到生命保障系統。“我覺得載人登月主要還是看火箭的運載能力。比如,嫦娥5號探測器取樣返回來以後,也就是去和回這樣的火箭技術我們都有了,嫦娥5號任務完成後,將給整個載人登月在技術上開闢一條路。當然,載人登月需要更強大的火箭,可以期待的是長征9號火箭。”徐世傑說。

文/本報記者  趙萌

攝影/本報記者  黃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