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幾經波折,鬥魚終於IPO敲鐘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投資界消息,鬥魚今晚成功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發行價爲每股美國存托股票(ADS) 11.50美元,據此計算市值超37億美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創立於2014年,鬥魚親歷了中國互聯網那一段最躁動的歷史千播大戰。如今,這場戰爭似乎已經接近終場,而鬥魚也憑藉着2019年第一季度近1.6億活躍用戶成爲了國內最大遊戲直播平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場創業征途不乏資本的身影。自成立以來,鬥魚獲得至少6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深創投、國中創投、騰訊等。而招股書顯示,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持股13.3%,其身家將達到4.9億美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創業兇猛如鬥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國內最大遊戲直播平臺誕生史\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時間回到2014年,陳少傑和張文明創立了鬥魚TV。這兩人都是互聯網老兵,而且還是小學和中學同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此之前,陳少傑和張文明曾一起創辦了“掌門人”遊戲對戰平臺,之後賣給了盛大旗下的杭州邊鋒,陳少傑也隨即出任邊鋒武漢分公司總經理。在這期間,陳少傑以140萬的價格從AcFun創始人手裏買下AcFun。\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4年亞馬遜以9.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的網絡遊戲直播平臺Twitch,這讓陳少傑看到了遊戲直播的前景。他將AcFun旗下的生放送直播更名爲鬥魚TV,從此開始專注於遊戲直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鬥魚其實是泰國的一種魚類,兩雄相遇必定撕咬,陳少傑創業也有一股兒鬥魚的兇猛。他曾對媒體說,初創時唯一的想法就是要快,趁他人還沒明白的時候把市場做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拿到奧飛動漫董事長蔡東青的2000萬元天使投資後,陳少傑出手闊綽,簽約主播、冠名戰隊、廣告投放毫不吝嗇,第一個月就花了1500萬。陳少傑的這種打發雖然激進但卻效果顯著,短短几個月鬥魚就名聲鵲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後2014年9月,紅杉中國一筆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讓剛上起跑線的鬥魚迅速超越了 YY直播。當鬥魚的前身AcFun生放送直播纔剛萌芽時,還沒有從YY分離出來的虎牙直播,背倚YY語音得天獨厚的遊戲玩家池,已經擁有1億用戶,月活用戶近3000萬。但那時誰都沒有想到,劇情轉變的如此之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後,鬥魚就一直身處遊戲直播的第一梯隊。招股書顯示,鬥魚近三年的註冊用戶分別爲9870萬、1.821億、2.536億,平均總月活躍用戶從2016年的8560萬增長至2017年同期的1.126億,2018年同期爲1.364億。2019年第一季度,鬥魚月活躍用戶量(MAU)達1.592億,同比大幅增長25.7%。其中,來自PC端的月活躍用戶達1.101億,同比增長21%;來自移動端的月活躍用戶達4910萬,同比增長37.5%,增速快於PC端。\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UhWBD7mXTDir\" img_width=\"864\" img_height=\"272\" alt=\"終於,鬥魚成功IPO:創業兇猛,市值超37億美元\"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相比虎牙一季度的月活用戶爲1.238億,從用戶基數上來看,鬥魚無疑是國內最大的遊戲直播平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解碼招股書:\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019一季度實現了扭虧爲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遊戲直播平臺,頭部主播是其流量的關鍵。而鬥魚之所以能成長爲國內最大遊戲直播平臺,就是其在頭部主播上優勢明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鬥魚在這方面優勢尤爲明顯。目前,鬥魚已經與國內TOP100遊戲主播中的51位簽訂了獨家直播合同,而且這其中更是包括了TOP10主播中的8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簽約大量頭部主播也是一把雙刃劍,帶來流量的同時也意味着高昂的成本,且流動性和管理成本都帶來負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實上,鬥魚的營收對於頭部主播的依賴性很高,2018年頭部主播帶來的收入佔到直播總收入的50%左右。因此,頂級主播議價權非常,獨家簽約費在業內堪稱頂級,這些頭部主播的存在推升了經營成本。2019年一季度,鬥魚的主播分成支出和內容支出總計爲10.67億元,佔其總營業費用的8成以上,同比增長了121.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整體營收來看,2016年-2018年鬥魚的營業收入分別爲7.87億、18.86億和36.54億元,呈現快速增長趨勢。不過,虧損情況更加嚴重。從2016-2018年,鬥魚的虧損分別爲7.56億元、5.94億元和8.19億元,三年合計虧損約27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UhWBVDuwfEeD\" img_width=\"864\" img_height=\"160\" alt=\"終於,鬥魚成功IPO:創業兇猛,市值超37億美元\"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不過,根據最新招股書,2019年一季度鬥魚終於實現了扭虧爲盈。一季度,鬥魚營收爲14.89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6.67億元增長123.24%,淨利潤爲1820萬元,相比上年同期的虧損1.56億元增長111.67%。\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儘管淨利潤扭虧,但主要是靠賬面現金帶來的利息和貨幣兌換帶來的收入,鬥魚利潤和經營利潤依然爲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簽約主播主播,在遊戲產業鏈的投入也是一項巨大的投資。這些年來,鬥魚在這方面的投入也逐漸增大,以助推平臺能不斷產出優秀內容來吸引遊戲直播用戶。2016年至今,鬥魚獲得了29個全球性及全國性電競賽事的獨家直播權,包括《英雄聯盟》《絕地求生》《DOTA2》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僅如此,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鬥魚開始對11家直播、遊戲相關公司相繼進行了投資,包括 LCD-Gaming、伐木累、NonoLive 等。據瞭解,鬥魚此次IPO所募資的資金35%將用於電子競技內容投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鬥魚的不斷投入,再加上電競產業的發展與成熟,用戶在遊戲直播平臺上的付費意願逐漸增強,每付費用戶平均收益也將從2019年的226元增長到581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鬥魚的收入結構來看,其營收主要由直播以及廣告和遊戲推廣收入兩部分構成。其中,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中直播收入在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爲77.7%、80.7%和86.1%,廣告和遊戲推廣收入分別佔比22.3%、19.3%和13.9%。\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看出,鬥魚的營收大部分依賴直播,廣告帶來的收入比重仍然處在較低的水平,但也已經優於行業其他平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至少獲得6輪融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騰訊、紅杉中國、深創投、國中創投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鬥魚的發展旅途上,少不了VC\u002FPE的身影。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鬥魚此前獲得至少6輪融資,融資金額大約76億元人民幣,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深創投、國中創投、騰訊等。\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UhWBjFvxpPsZ\"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805\" alt=\"終於,鬥魚成功IPO:創業兇猛,市值超37億美元\"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值得一提的是,鬥魚是紅杉中國今年上市的第4家企業。\u003C\u002Fstrong\u003E作爲最早支持鬥魚發展的投資機構之一,紅杉中國在A輪階段就投資了鬥魚,且是該輪唯一的機構投資人。之後,紅杉更是持續多輪加碼,並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數個關鍵戰略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紅杉中國合夥人曹曦表示:“作爲中國最早的直播平臺之一,陳少傑帶領的鬥魚團隊有堅定的信念,始終以爲所有用戶帶來歡樂爲使命,即便在白熱化的競爭中也極致專注於提升產品、服務和用戶體驗。這是紅杉中國持續看好鬥魚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期待鬥魚能夠保持長期心態,不斷創造更大價值,爲更多用戶帶來歡笑和樂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談起當初投資鬥魚,國中創投副總裁史新博士直言,“無論是視頻直播還是音頻直播,網絡直播和主播經濟一直是我們看好的賽道”。一方面內容的製作成本越來越高,用戶的喜好越來越多樣化,傳統視頻網站靠自制內容和熱劇採買來滿足用戶需求的門檻已經非常高;另一方面用戶的獲取成本日益上漲,流量的爭奪卻又變得非常激烈,如何能用較低的成本獲取高粘性的活躍用戶成爲了互聯網平臺的制勝關鍵。在這種背景下,依靠草根成長起來的全民主播經濟和高粘性特徵的遊戲直播平臺,存在着成功的必然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鬥魚無論是在知名主播的培養,直播文化和品牌的塑造,還是在用戶的深度運營方面,自始至終都是行業內的佼佼者,這也是當時我們在衆多直播平臺中選擇投資鬥魚的重要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鬥魚的後續融資中,國中創投有多次退出的機會。“儘管過去三年的‘千播大戰’以及鬥魚的持續虧損出現了不少看衰鬥魚的聲音,但出於對管理團隊的信心和各項運營數據的持續增長,我們堅守到了鬥魚上市的今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騰訊作爲鬥魚的第一大股東,新股發售完成後,仍持股鬥魚37.2%。隨着國內版權意識的不斷增強,作爲一家以遊戲直播爲核心的直播平臺,鬥魚背靠騰訊優勢不言自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11月,騰訊起訴今日頭條旗下的西瓜視頻,稱其在並未獲得授權許可的情況下進行《王者榮耀》這款遊戲的直播行爲嚴重侵犯了騰訊方面的著作權。今年2月,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裁定,西瓜視頻應立即停止直播《王者榮耀》遊戲內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目前直播平臺上的主流遊戲,包括《英雄聯盟》《地下城與勇士》《穿越火線》和手遊《絕地求生》等都是騰訊旗下,可謂佔據遊戲直播半壁江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五年浮沉史\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誰纔是直播平臺的對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過去五年,中國互聯網見證了直播平臺的浮沉史。從2016年的“千播大戰”,到2017年行業洗牌,隨後2018年爭相計劃上市,直播的戰爭似乎已經接近終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直播用戶規模達到4.56億人,較2017年增長14.57%,預計2019年突破5億人。雖然直播行業仍在保持增長,但行業的前景卻不容樂觀從2017年到2020年,在線直播用戶增速將從28%下降至不到5%。\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明顯,直播行業出現了兩極分化。頭部的遊戲直播平臺,除了鬥魚成功登陸紐交所,虎牙也早已在2018年撬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成爲了“遊戲直播第一股”。而泛娛樂直播平臺映客於去年登陸港交所,花椒也已經啓動上市流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除了這碩果僅存的少數直播平臺,大多數都黯然離場,甚至也包括曾經穩坐遊戲直播第三把交椅的熊貓直播和一度號稱“全國最大直播平臺”的全面直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禍不單行。不僅市場增長遇到天花板,更大的挑戰來自其他互聯網平臺跨界直播。根據酷鵝用戶研究院特開展的短視頻專項研究,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短視頻獨立用戶數量達6.4億,月活躍用戶數量超過5億人,而作爲註冊用戶最多直播平臺,鬥魚的月活躍用戶爲1.54億,不足抖音的三分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方面,短視頻的爆發從直播這裏吸引走大量的流量;另一方面,這些短視頻平臺又將獲得的流量通過直播進行變現。據瞭解,快手直播2018年的月收入從10億漲到20億,其全年直播收入在200億左右,直播反而成爲了其收入的大頭。除此之外,淘寶、陌陌、甚至鬥魚、虎牙的金主騰訊,也都在直播上把變現玩得紅紅火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投資人表示,短視頻主要是投內容,只要持續有新人做出新東西,就會持續有人投短視頻;直播主要是投平臺,而平臺的頭部效應很明顯,行業進入洗牌期之後就沒有太多投資標的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眼前:直播已經結束野蠻生長的時期,而留在場上的頭部平臺,又將何去何從?\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65174650689997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