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be8207e7e3d4a3881b7cd425c5400b2\" img_width=\"484\" img_height=\"332\" alt=\"公考常識積累:中國航天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嫦娥三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嫦娥三號探測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嫦娥工程二期中的一個探測器,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着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3年12月2日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當月14日成功軟着陸於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着陸器巡視器分離,並陸續開展了“觀天、看地、測月”的科學探測和其它預定任務,取得一定成果。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中國航天發展史\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航天史是從1956年二月開始的,當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56年四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委員會,統一領導中國的航空和火箭事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聶榮臻任主任,黃克誠、趙爾陸任副主任,航空工業委員會的成立標誌着中國的航天事業創業的開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588707ef3144d3580cfcfe38723a22d\" img_width=\"484\" img_height=\"312\" alt=\"公考常識積累:中國航天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中國航天發展四大里程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明朝的萬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制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着大風箏。他最先開始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着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爲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他的行爲卻鼓舞和震撼了人們的內心。促使人們更努力的去鑽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成功升空!成爲了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第二個里程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載人航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3年10月15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表明中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爲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深空探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隨着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順利完成了一期工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82f6fa29a2e41f28817c99d0510464f\" img_width=\"484\" img_height=\"321\" alt=\"公考常識積累:中國航天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載人飛船\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起飛,21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着陸,圓滿完成“處女之行”。這次飛行成功爲中國載人飛船上天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3年,“神舟五號”搭載首位中國宇航員楊利偉前往太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8年,“神舟七號”搭載三名宇航員進入太空,翟志剛完成首次\u003Cspan\u003E出艙\u003C\u002Fspan\u003E行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神舟一號 1999年11月20日 第一次測試飛行,成功實現天地往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神舟二號 2001年01月09日 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行試驗的主要目的是對工程各系統從發射到運行、返回、留軌的全過程進行考覈, 檢驗各技術方案的正確性與匹配性,取得與載人飛行有關的科學數據和實驗數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神舟三號 2002年03月25日 飛行試驗的主要目的是考覈火箭逃逸功能、控制系統冗餘、飛船應急救生、 自主應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這次任務載有模擬宇航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神舟四號 2002年12月29日 無人狀態下全面考覈的一次飛行試驗,主要目的是確保宇航員絕對安全, 進一步完善和考覈火箭、飛船、測控系統的可靠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神舟五號 2003年10月15日 首次載人飛行,承載的宇航員是楊利偉,成功圍繞地球十四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神舟六號 2005年10月12日 首次進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飛行,承載的宇航員是費俊龍和聶海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神舟七號 2008年09月25日 首次承載三名宇航員進入太空,承載的宇航員是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 成功進行\u003Cspan\u003E出艙\u003C\u002Fspan\u003E活動(又稱太空行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9e2952331e74c60a691e81151c199b6\" img_width=\"484\" img_height=\"350\" alt=\"公考常識積累:中國航天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神舟八號 2011年11月01日 由改進型“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順利發射升空。2011年11月3日凌晨,與組合天宮一號成功實施首次交會對接任務,成爲中國空間實驗室的一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神舟九號 2012年6月16日下午 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3名航天員進入太空,景海鵬、劉旺和劉洋(中國首位女航天員)。6月18日下午,神舟九號成功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現自動交會對接。6月24日,航天員劉旺操作飛船順利完成於天宮一號的手控交會對接。標誌着中國完全掌握了載人交會對接技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神舟十號 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搭載三位航天員飛向太空, 將在軌飛行15天,並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探月工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嫦娥一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左右,嫦娥一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衛星發射後,將用8天至9天時間完成調相軌道段、地月轉移軌道段和環月軌道段飛行。經過8次變軌後,於11月7日正式進入工作軌道。11月18日衛星轉爲對月定向姿態,11月20日開始傳回探測數據。2007年11月26日,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公佈嫦娥一號衛星傳回的第一幅月面圖像。2009年3月1日16時13分,嫦娥一號衛星在控制下成功撞擊月球。爲中國月球探測的一期工程,劃上了圓滿句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嫦娥二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嫦娥一號衛星的姐妹星,由長三丙火箭發射。“嫦娥二號”於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獲得了圓滿成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be8207e7e3d4a3881b7cd425c5400b2\" img_width=\"484\" img_height=\"332\" alt=\"公考常識積累:中國航天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嫦娥三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嫦娥三號探測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嫦娥工程二期中的一個探測器,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着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嫦娥三號探測器由月球軟着陸探測器(簡稱着陸器)和月面巡視探測器(簡稱巡視器,又稱玉兔號月球車,英文:Yutu,或Jade Rabbit)組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3年12月2日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當月14日成功軟着陸於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着陸器巡視器分離,並陸續開展了“觀天、看地、測月”的科學探測和其它預定任務,取得一定成果。2013年12月16日,中國官方宣佈嫦娥三號任務獲得成功。2016年8月4日,嫦娥三號正式退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軟着陸以來,我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創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長紀錄。其拍攝的月面照片不久前首次公佈。據悉,這些照片是人類時隔40多年首獲最清晰月面照片,其中包含大量科學信息,照片和數據向全球免費開放共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1月9日,嫦娥三號工程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嫦娥四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嫦娥四號探測器,簡稱“四號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它由着陸器與巡視器組成,巡視器命名爲“玉兔二號”。作爲世界首個在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探測的航天器,其主要任務是着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層次更加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號成功發射,爲嫦娥四號的着陸器和月球車提供地月中繼通信支持。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着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的預選着陸區,月球車“玉兔二號”到達月面開始巡視探測。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號着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完成兩器互拍,達到工程既定目標,標誌着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2月11日,嫦娥四號着陸器、玉兔二號月球車進入第二個月夜休眠模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3月20日,嫦娥四號探月工程團隊獲“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5月16日,根據《自然》發表的論文,嫦娥四號着陸月球背面後所得的測量結果顯示,着陸點存在來自月球地幔的物質。2019年5月16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宣佈,利用嫦娥四號探測數據,證明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欖石和低鈣輝石爲主的深部物質,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佈了這一重大發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fccdd6c4c5b41c6b442de3475af0fae\" img_width=\"484\" img_height=\"300\" alt=\"公考常識積累:中國航天發展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嫦娥五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嫦娥五號探測器,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的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航天器。其計劃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嫦娥五號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着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將由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1月14日,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2019年年底前後將發射嫦娥五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刷題鞏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國首顆人造繞月探測衛星( )在累計飛行494天后,於北京時間2009年3月1日16時13分10秒成功落在月球的豐富海區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A.“嫦娥一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B.“長征二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C.“長征三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D.“神舟七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案】 A\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解析】2007年“嫦娥一號”繞月探測衛星發射成功,圓滿實現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後,於2009年3月1日完成任務,準確落入月表指定區域,成功完成硬着陸。因此,選擇A選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拓展】B項:“長征二號”是中國研發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之一,用於發射高度在500km以下的近地軌道衛星和其它航天器。1975年11月成功將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送入預定軌道。C項:“長征三號”是在長征二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三級運載火箭,主要承擔高軌道的發射任務。1990年4月首次成功地將美國製造的亞洲1號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標誌着我國航天開始進入國際航天發射市場。D項:“神舟七號”是我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爲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它是我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作爲世界首個在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探測的航天器,其主要任務是着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層次更加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A.“嫦娥一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B.“嫦娥二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C.“嫦娥三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D.“嫦娥四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案】 D\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解析】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它由着陸器與巡視器組成,巡視器命名爲“玉兔二號”。作爲世界首個在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探測的航天器,其主要任務是着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層次更加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82489867966926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