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画版里辛巴和丁满、彭彭在一起吃昆虫,观众会觉得很可爱,但在真兽版里你会琢磨:狮子天天吃昆虫,也没见到它进行捕猎训练,营养和捕猎技巧都不足以让辛巴长大后打败刀疤的。山魈拉飞奇几句话就把辛巴劝回去了,在动画版里还可以糊弄过去,但真兽版这样的设定里,这样的剧情处理就比较草率了。

1994和2019对比

迪士尼经典动画《狮子王》时隔25年后再登大银幕,这一次是以真兽版(live action)形式和观众见面。影片上周末内地上映后,上映一周票房刚突破5亿元。即使是在童年回忆杀的加持下,影片在豆瓣也只拿到7.5分、时光网7.6分的评分,这样的成绩绝对谈不上佳片。

北美方面烂番茄60%,MTC57分,也不温不火

1994

2019

翻看国内评分网站对它的评论,好评主要集中在童年回忆、CG特效非常逼真外,差评主要集中在:原样照搬动画版、感觉有违和感,甚至有点尴尬。

真兽版《狮子王》当然有很多优点,太多人已说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为什么会感到尴尬呢?

因为真兽版把动画版所拥有的几大特色给削弱了

一、动物人格化被削弱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动物或者宠物的动画片,除了毛茸茸萌萌哒外,主要是我们喜欢将人格赋予给它们。

关于动物的动画片大多在做这样的事:《疯狂动物城》里动物像人类一样居住在城市甚至还有种族歧视、《马达加斯加》里动物像人类一样越狱、《功夫熊猫》里动物个个都成为武林高手、《爱宠大机密》里宠物在主人离开像人类一样玩游戏……

没法想象《疯狂动物城》拍真兽版

1994年《狮子王》的创举在于:编导们让非洲动物上演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演绎人类宫廷政变。但真兽版设定了过于逼真的动物形象,几乎和《动物世界》和BBC自然纪录片差不多,以假乱真的非洲草原场景。在这种情况下,狮子们的人格化必须要被减弱。

现实世界的狮子

真兽版《狮子王》里的狮子

譬如狮子们在交谈时的嘴型不能太像人,不然会和真实的设定冲突。于是电影明星在动物角色配音,观看时你会觉得配音和动物嘴型脱节,演员的声音更像是旁白。

动画片的动物都被人格化了

动物的人格被减弱后,一些剧情就没法细说了。娜娜的母亲到底是谁,娜娜和辛巴是不是近亲关系,它们俩最后在一起算不算乱伦?在动画版里,这些可以被夸张的画风掩盖过去,但在真兽版里这样的问题没法解答。

动画版里娜娜和辛巴

真兽版里娜娜和辛巴

迪士尼拍摄时也不想解答,不然怎么会把所有狮子的生殖器给去掉呢?

二、动画片夸张感降低

动画片区别于真人电影的优势在于,可以设定非常夸张的剧情,让角色做出疯狂的举动。动画版里荣耀国相当广阔和华丽,但在真兽版里狮子们的据地就在非洲草原,电影里非常写实,有点萧条的草原,木法沙被杀的山谷更是灰头土脸的。

真兽版有这样的场景 没法让剧情夸张起来

和动画版的五彩斑斓不同,真兽版采用了灰色调,大量的夜戏让整体气氛接近写实,给人感觉是狮子们的王国真寒酸呢。

动画版里辛巴吃虫子

动画版里辛巴和丁满、彭彭在一起吃昆虫,观众会觉得很可爱,但在真兽版里你会琢磨:狮子天天吃昆虫,也没见到它进行捕猎训练,营养和捕猎技巧都不足以让辛巴长大后打败刀疤的。

动画版里的场景

山魈拉飞奇几句话就把辛巴劝回去了,在动画版里还可以糊弄过去,但真兽版这样的设定里,这样的剧情处理就比较草率了。

三、歌舞片浪漫感减弱

1994年《狮子王》能全球大卖,歌舞方面的表现也不可忽视。一方面是继承了从《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开始的传统,另一方面首次引入摇滚歌星埃尔顿·约翰,让歌曲类型变得丰富起来。

动画片天然的夸张属性,特别适合歌舞片,譬如“我等不及要成为王”(I just can't wait to be king)这首歌,动画版里辛巴和娜娜是爬到了长劲鹿身上,而且动物们还一起叠罗汉,如同万花筒一般的色彩,和这首摇滚风格的歌特别贴切。

辛巴爬到长劲鹿身上

辛巴和娜娜

这样的场景没法在真兽版里重现

但在真兽版里,你很难要求非洲动物们作出高难度动作,那样就太违和了,于是只能折中处理,弄得有些尴尬。

总体来说,迪士尼在《奇幻森林》中尝到了动物真实化的甜头(1.75亿美元投资拿到9.66亿美元全球票房),让他们敢于在《狮子王》中进行更彻底的实验。

但别忘了,《奇幻森林》在迪士尼动画片里存在感并不强。但《奇幻森林》 里毕竟有人类角色,而是个可爱的孩子,让真实动物带来的尴尬感降低。

《奇幻森林》剧照

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都发展了100来年,观众有着比较强的观影惯性,想强扭过来并不容易。早全CG的《最终幻想》碰到“恐怖谷”,票房砸锅。

真实的动物+明星配音这种模式,真的要慎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