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下半月以來,國內豬價從接近10元/公斤的低谷逐漸攀升,達到接近15元/公斤的價位。據發改委公佈的相關數據統計,截止中秋前當週(第38周),全國生豬平均出場價格爲14.67元/公斤,環比上漲0.41%,已經接近2017年同期的14.86元/公斤。雖說近日以來生豬價格出現回落,但伴隨着秋收的持續進行及第四季度的到來,氣溫下降市場豬肉消費需求回升,加上現階段國內非洲豬瘟還未徹底根除,豬價後市究竟將何去何從?

生豬存欄數量下降

在今年7月中旬的時候,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生豬存欄40904萬頭,同比下降1.8%;生豬存欄的下降主要是上半年生豬出欄數量的上漲,加上生豬養殖收益出現虧損,影響了從業者的積極性,不少有計劃擴建的豬場都變得理性,並且還淘汰了不少產能偏低的母豬,從而影響了下半年生豬的存欄數量,較上一年同期出現下滑的情況。在經過了三個多月的持續虧損後,在豬源下降且屠宰企業爲了提價賣庫存後生豬養殖再次出現扭虧爲贏,在3月底到5月初虧損最爲嚴重達到虧損260元/頭以上,後期就算是豬價好轉但飼料等成本投入上漲,不少養殖戶不看好後市,補欄意願不強,從仔豬價格未回落至年後價位就能看出來,畢竟5-8月補欄仔豬能夠在春節之前消費旺季出欄,這樣會影響到後期消費旺季豬肉的供應。

疫情減少生豬後市供應

影響豬市供應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生豬疫情。自8月初以來,國內連續發生了非洲豬瘟疫情。據農業農村部公開的疫情統計,截止9月28日,國內已經發生了22起非洲豬瘟疫情,東北、華北、華中、華東等部分地區都確診了相關的病例。隨着發生非洲豬瘟地區的增多,加上其本身傳播較快的特性,國內生豬市場可能會間斷性的受非洲豬瘟的影響。但從目前確診的發病養豬場來看,除了江蘇連雲港市海州區發病較多外,其地區生豬發病數量相對較少,並且都集中於一些小型的養殖場。在疫病發生後,當地相關行政部門派遣督導人員進行處理,並對養殖場內的全部病豬進行撲殺最後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嚴禁相關的生豬及製品和易感動物進入或流出封鎖區,使得疫情得到有效處理。

受相關政策的影響,國內生豬市場出現區域化的分離狀況。比如一些生豬銷區,例如華東的浙江、福建及上海等地,由於這些地區生豬養殖數量在環保壓力下明顯下降,很大一部分都是依靠外地的生豬調運,但是封鎖及其禁止調運後市場變得供不應求,最誇張的浙江地區生豬出欄報價即將突破10元/斤。與之相對應的是主產區如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河南等地區受豬瘟影響,生豬不能向外調運,但是這些地區本就是生豬調出地區,出現了集中性出欄及提前出欄的情況,豬價受到打壓後持續萎靡,已經多日處於盈虧平衡點上下的低價水平,如果相關政策未解除,在這樣的情況下生豬存欄數量將繼續減少,後市供應的缺口將要出現。

需求旺季到來將拉漲豬價

雖說近日隨着中秋過去生豬價格有輕微的回落,但是隨着第三季度接近尾聲,第四季度即將來臨,屆時隨着氣溫的下降生豬市場會出現明顯的好轉,特別是南方地區臘肉等豬肉製品的製作及元旦至春節前後最大的消費旺季到來,到時候將會明顯拉動豬價的上漲。但由於目前很多生豬主產區的拋售以及提前出欄,這樣降低了生豬的出欄體重,對市場提供的胴體肉會下降,豬市的供應缺口很可能提前,拉動後市生豬價格的上漲。

綜合來看,國內生豬存欄下降疊加疫情的發生導致後期生豬供應減少,加上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消費端對豬市影響有限,近期可能會出現需求回落及拋售造成價格回落,而後期隨着季節性消費旺季的開啓加上生豬供應缺口的出現豬價將出現明顯的上漲趨勢,在去年同期價格以上運行的可能性極大。

【稿件版權聲明】本文爲“農產品期貨網”獨家調研及研究結果,未經農產品期貨網訊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作品中的文字、圖片、圖表等,如需轉載,請與本網010-51289506聯繫;經許可後轉載務必請註明出處,並添加源鏈接,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